分享

讀書筆記·資治通鑑 第二 · 吾道窮 嗟麟泣 傷麟嘆鳳 嘆鳳嗟麟

 为什么73 2022-03-06
原创汉学道学研读 大漢天祿閣

資治通鑑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國河内郡開國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實封一千户賜紫金鱼袋 臣 司馬光 奉敕編集

資治通鑑 卷第一

···

二十三年(戊寅、前四○三)上距春秋获麟七十八年,距左传赵襄子惎智伯事七十一年。〔惎,毒也,音其冀翻。〕

吾道窮 嗟麟泣 傷麟嘆鳳  嘆鳳嗟麟

春秋

編年體史書名。相傳 孔子 據 魯 史修訂而成。所記起於 魯隱公 元年,止於 魯哀公 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敍事極簡,用字寓褒貶。為其傳者,以《左氏》、《公羊》、《穀梁》最著。

《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 懼,作《春秋》。” 宋 范仲淹 《近名論》:“ 孔子 作《春秋》,即名教之書也。善者褒之,不善者貶之,使後世君臣,愛令名而勸,畏惡名而愼矣。”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十節:“《春秋》是一部編年體的歷史。”

古編年史通稱。如 周 之《春秋》, 燕 之《春秋》等。漢 以後有《楚漢春秋》、《吳越春秋》等。亦泛指史册、歷史。《史記·樂毅列傳》:“臣聞賢聖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 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 墨子 曰'吾見百國春秋’,蓋皆指此也。” 

春秋 、 戰國 諸子之書,也有以“春秋”為名的,如《晏子春秋》、《呂氏春秋》等。

時代 孔子 《春秋》記事,從 周平王 四十九年,至 周敬王 三十九年。計二百四十二年,史稱 春秋 時代。今多以 周平王 東遷至 韓 、 趙 、 魏 三家分 晉 共二百九十五年,為 春秋 時代。《孟子·盡心下》:“ 春秋 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 春秋 之末,羣經方備。” 唐 韓愈 《進士策問》:“ 春秋 之時,百有餘國。”

图片

春秋筆

相傳 孔子 據史實修《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字寓褒貶,不佞不諛,使亂臣賊子懼。後遂以“春秋筆”指據事直書的史筆。宋 劉辰翁 《讀社拾遺百憂集行有感》詩:“毁譽都忘月旦評,姓名不上《春秋》筆。”

傳癖  左傳癖   春秋癖   書癖

《裴子語林》~2~
王武子性愛馬,亦甚別之,故杜預道王武子有馬癖,和長輿有錢癖。武帝問杜預:『卿有何癖?』對曰:『臣有左傳癖。』

《晉書》卷三十四〈杜預列傳〉~03~
預身不跨馬,射不穿札,而每任大事,輒居將率之列。結交接物,恭而有禮,問無所隱,誨人不倦,敏於事而慎於言。既立功之後,從容無事,乃耽思經籍,為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又參攷眾家譜第,謂之釋例。又作盟會圖、春秋長曆,備成一家之學,比老乃成。又撰女記讚。當時論者謂預文義質直,世人未之重,唯祕書監摯虞賞之,曰:「左丘明本為春秋作傳,而左傳遂自孤行。釋例本為傳設,而所發明何但左傳,故亦孤行。」時王濟解相馬,又甚愛之,而和嶠頗聚斂,預常稱「濟有馬癖,嶠有錢癖」。武帝聞之,謂預曰:「卿有何癖?」對曰:「臣有左傳癖。」

杜預春秋癖,揚雄著述精。 元稹 哭呂衡州六首

曉達兵家流,飽聞春秋癖。 杜甫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曾為詩書癖,寧惟耕稼任。 蔡希寂 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

公才山吏部,書癖杜荊州。 高適 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陳希烈)

图片

《孝經右契》曰:孔子夜夢豐沛邦有赤烟氣起,顔回、子夏侶徃觀之。驅車到楚,西北范氏之廟,見芻兒捶麟,傷其前左足,束薪而覆之。孔子曰:「兒,汝來,姓爲誰?」兒曰:「吾姓爲赤松子。」孔子曰:「汝豈有所見乎?」:「吾所見一禽,如麏,羊頭,頭上有角,其末有肉,方以是西走。」孔子發薪下,麟視孔子而蒙其耳,吐三卷書。孔子而讀之。

可請麒麟擺件放置書櫃 書桌 文昌位或財位

陳攖寧仙學文選
大漢天祿閣
56

鶴歸華表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道於 靈虛山 。後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冲天。”後常用“鶴歸華表”感嘆人世的變遷。唐 趙嘏 《舒州獻李相公》詩:“鶴歸華表山河在,氣返靑雲雨露全。” 明 孫蕡 《〈朝雲〉詩序》:“鶴歸華表添新塚,燕蹴飛花落舞筵。”

鶴語記春秋

《異苑》卷三
晉太康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見二白鶴語於橋下,曰:「今茲寒不減堯崩年也。」於是飛去。

鸞歌無歲月,鶴語記春秋。 崔湜 幸白鹿觀應制

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 杜甫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題短作簡李公二首之一

图片

获麟

春秋 魯哀公 十四年獵獲麒麟事。相傳 孔子 作《春秋》至此而輟筆。《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 杜預 注:“麟者仁獸,聖王之嘉瑞也。時無明王出而遇獲, 仲尼 傷 周 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故因《魯春秋》而脩中興之教。絶筆於'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 唐 李白 《古風》之一:“希聖如有立,絶筆於獲麟。”

《史記·太史公自序》:“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年,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絶。”《舊唐書·文苑傳上·王勃》:“﹝祖 通 ﹞依《春秋》體例,自獲麟後,歷 秦 漢 至於 後魏 ,著紀年之書,謂之《元經》。” 

《漢書·武帝紀》:“往者( 太始 二年)朕郊見上帝,西登 隴首 ,獲白麟以饋宗廟。”《後漢書·班彪傳》:“ 孝武 之世,太史令 司馬遷 ……據 楚 漢 列國時事,上自 黃帝 ,下訖獲麟,作本紀,世家、列傳、書、表凡百三十篇。”

喩指著作的絶筆。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無涯之智,余將養性養神,獲麟於《金樓》之制。” 唐 唐彥謙 《弔方干處士》詩之一:“別號行鳴雁,遺編感獲麟。”

獲麟臺

唐 李白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西过 获麟臺 ,为我弔 孔丘 。” 王琦 注引《一统志》:“ 获麟臺 ,在 鉅野县 东南……即西狩获麟之所,后人於此筑臺。”

獲麟堆

獲麟臺 的別稱。《史記·孔子世家》“狩 大野 ” 張守節 正義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 獲麟堆 在 鄆州 鉅野縣 東十二里。《春秋》十四年《經》云'西狩獲麟’。

图片

《拾遺記》:“夫子未生時,有麟吐玉書於闕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繫衰周而素王。’故二龍繞室,五星降庭。徵在賢明,知為神異。乃以繡紱繫麟角,信宿而麟去。相者云:'夫子繫殷湯,水德而素王。’至敬王之末,魯定公二十四年,魯人鋤商田於大澤,得麟,以示夫子。繫角之紱,尙猶在焉。夫子知命之將終,乃抱麟解紱,涕泗滂沱。且麟出之時,及解紱之歲,垂百年矣。”

可請麒麟擺件放置書櫃 書桌 文昌位或財位

春秋繁露
大漢天祿閣
60

大野麟  獲麟  魯郊西狩   麒見處   麒麟絕句

《春秋左傳正義》卷五十九〈哀公·經十四年〉~030~
經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晉·杜預注:「麟者,仁獸。聖王之嘉瑞也,時無明王,出而遇獲。仲尼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故因《魯春秋》而脩中興之教,絕筆於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冬獵曰狩,蓋虞人脩常職,故不書狩者;大野在魯西,故言西狩。」

《春秋左傳正義》卷五十九〈哀公·傳十四年〉~030~
傳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晉·杜預注:「大野,在高平鉅野縣東北大澤是也。」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42~
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喟然歎曰:「莫知我夫!」子貢曰:「何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獲麟書諸冊,豢龍醢為臡。 元稹 青雲驛

別號行鳴雁,遺編感獲麟。 唐彥謙 吊方于處士二首

鸚鵡摛文至,麒麟絕句來。 李嶠 筆

漢祀應祥開,魯郊西狩回。 李嶠 麟

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 李白 古風

西過獲麟臺,為我吊孔丘。 李白 送方士趙叟之東平

高興知籠鳥,斯文起獲麟。 杜甫 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

時傷大野麟,命問長沙鵩。 白居易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

如經麟見處,駐馬瞰荒丘。 許棠 送劉校書遊東魯

图片

蔡邕《月令章句》:凡麟,生於火,遊於土,

故循其母致其子。

五行之精也,視明禮脩則麟臻。

可請麒麟擺件放置書櫃 書桌 文昌位或財位

仲尼窮 傷鳳麟 傷麟 傷麟嘆鳳 吾道窮 嗟麟泣 嘆鳳嗟麟 宣尼掩袂 宣尼袂 悲麟 感麟翁 抱麟 泣西狩 泣麟 泣麟嗟鳳 泣麟老人 絕麟 荻麟 西狩麟 道將窮 道窮 魯獲麟 魯麟絕 麟何來哉 麟窮 麟筆 麟終 麟絕 麟荻 麟莖 麟非其時 麟鳳 麟鳳悲歌

《春秋公羊傳注疏》卷二十八〈哀公十四年〉~355~
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非中國之獸也。然則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則微者也。曷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為大之。為獲麟大之也。曷為為獲麟大之。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而角者。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獲麟。孔子曰。吾道窮矣。春秋何以始乎隱。祖之所逮聞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何以終乎哀十四年。曰。備矣。君子曷為為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則未知其為是與。其諸君子樂道堯舜之道與。末不亦樂乎。堯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義。以俟後聖。以君子之為。亦有樂乎此也。

《孔子家語》卷四〈辯物〉~42~
叔孫氏之車士曰子鉏商,採薪於大野,獲麟焉,折其前左足,載以歸,叔孫以為不祥,棄之於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麇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來哉?胡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叔孫聞之,然後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爾?」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害,吾是以傷焉。」

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
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也。今麟出非其時,虛其應而失其歸,此聖人所以為感也。絕筆于「獲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為終也。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及西狩見麟,(孔子)曰:『吾道窮矣!』」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麟者,太平之獸,聖人之類也。時得而死,此天亦告夫子將歿之證,故云爾。」

图片

《宋書》: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

不刳胎剖卵則至。

麕身而牛尾,狼項而一角,黃色而馬足。

含仁而戴義,音中鍾呂,步中規矩,

不踐生蟲,不折生草,不食不義,不飲洿池,

不入坑阱,不行羅網。

明王動靜有儀則見。

牡鳴曰逝聖,牝鳴曰歸和,

春鳴曰扶幼,夏鳴曰養綏。

可請麒麟擺件放置書櫃 書桌 文昌位或財位

偶持麟筆侍金閨,夢想三年在故溪。 吳融 送弟東歸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 孟郊 寄張籍

驥不驟進,麟何來哉。 李白 上崔相百憂章

孔聖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此詩。蕭土贊云是偽作。)

二侯行事在方冊,泣麟老人終困厄。 李白 鞠歌行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李隆基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嗚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 杜甫 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

豺遘哀登楚,麟傷泣象尼。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

不但時人惜,祗應吾道窮。 杜甫 奉漢中王手札報韋侍御蕭尊師亡

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鸞鳳有鎩翮,先儒曾抱麟。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旅泊吾道窮,衰年歲時倦。 杜甫 積草嶺

攀龍與泣麟,哀樂不同塵。 盧綸 同兵部李紓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麟筆刪金篆,龍綃薦玉編。 盧綸 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十二韻寄贈江南徐薛二侍郎

逶迤勢已久,骨鯁道斯窮。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十八

魯聖虛泣鱗,楚狂浪歌鳳。 鮑溶 寓興

樂矣賢顏子,窮乎聖仲尼。 齊己 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图片

許愼 説文解字: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

可請麒麟擺件放置書櫃 書桌 文昌位或財位

麟筆

孔子 作《春秋》,絶筆於獲麟,故稱史官之筆為“麟筆”。唐 王勃 《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考龍圖而括運,撫麟筆以傷時。” 宋 陸遊 《小軒》詩:“麟筆殘功成水品,蛇圖餘思入棋枰。” 章炳麟 《與人論國學書》:“史可私作,不嫌僭竊王章,上擬麟筆,獨於《太玄》、《潛虛》,謂其非分,適自相攻伐矣。”

麟史 

指《春秋》。唐 張説 《崔司業挽歌》之二:“鳳池傷舊草,麟史泣遺編。” 唐 李商隱 《賀相國汝南公啓》:“ 仲尼 麟史,不令 遊 夏 措辭。” 宋 劉克莊 《念奴嬌·丁卯生朝》詞:“但願從今,疾行如鹿,更細書如蟻。都無用處,畱他教傳麟史。”

麟經

即麟史。唐 黃滔 《與羅隱郎中書》:“誠以麟經下筆,諸生而不合措辭;而 史馬 抽毫, 漢 代而還陳別録。” 元 馬祖常 《都門一百韻用韓文公〈會合聯句〉詩韻》:“羣儒修麟經,諸將宣豹略。”

感麟

春秋 魯哀公 十四年,西狩獲麟。孔子 見而感傷,曰:“吾道窮矣!”乃因 魯 史記作《春秋》。上起 魯隱公 元年,下至獲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見《史記·孔子世家》。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故余以為感麟而作,作起獲麟,則文止於所起,為得其實。”

图片

鉏商

春秋 時 魯國 叔孫氏 的車夫名。狩獵時曾獲麟。《左傳·哀公十四年》:“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 叔孫氏 之車子 鉏商 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 杜預 注:“ 鉏商 ,名。” 宋 王安石 《悲哉孔子沒》詩:“蚩蚩盡 鉏商 ,此物誰能珍。” 王闓運 《愁霖賦》:“獨不見非時之麟定出,始戹於 鉏商 。”

麟父筆

孔子 作《春秋》,絶筆於獲麟。後因以“麟父筆”指修史。元 揭傒斯 《史館獨坐》詩:“寂寥麟父筆,才薄欲辭官。”

吞炭 形容變盡 擊衣 斬空衣 漆身 

漆身吞炭 炭欲吞 豫讓擊衣 豫讓橋 豫讓聲消

《戰國策》卷十八《趙策一》
晉畢陽之孫豫讓,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說,去而就知伯,知伯寵之。及三晉分知氏,趙襄子最怨知伯,而將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乃變姓名,為刑人,入宮塗廁,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問塗者,則豫讓也。刃其扞,曰:「欲為知伯報讎!」左右欲殺之。趙襄子曰:「彼義士也,吾謹避之耳。且知伯已死,無後,而其臣至為報讎,此天下之賢人也。」卒釋之。豫讓又漆身為厲,滅鬚去眉,自刑以變其容,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識,曰:「狀貌不似吾夫,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又吞炭為啞,變其音。其友謂之曰:「子之道甚難而無功,謂子有志則然矣,謂子智則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讓乃笑而應之曰:「是為先知報後知,為故君賊新君,大亂君臣之義者無此矣。凡吾所謂為此者,以明君臣之義,非從易也。且夫委質而事人,而求弒之,是懷二心以事君也。吾所為難,亦將以愧天下後世人臣懷二心者。」 居頃之,襄子當出,豫讓伏所當過橋下。襄子至橋而馬驚。襄子曰:「此必豫讓也。」使人問之,果豫讓。……襄子乃喟然歎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為計,寡人不舍子。」使兵環之。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義,忠臣不愛死以成名。君前已寬舍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故伏誅,然願請君之衣而擊之,雖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義之,乃使使者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呼天擊之曰:「而可以報知伯矣。」遂伏劍而死。死之日,趙國之士聞之,皆為涕泣。

中夜自將形影語,古來吞炭是何人。 周匡物 及第後謝座主

豫讓斬空衣,有心竟無成。 李白 東海有勇婦

漆身恩未報,貂裘弊豈嫌。 雍裕之 四色

图片

《春秋演孔圖》:蒼之滅也,麟不榮也。麟,木精也。麒麟鬦,日無光。

可請麒麟擺件放置書櫃 書桌 文昌位或財位

趙襄子

趙襄子。名或作毋。春秋末晉國人。趙鞅之子。鞅以其賢,廢太子伯魯而立之。曾設計殺代王,興兵平代地。趙襄子四年,聯合知伯、韓、魏盡分范氏、中行氏故地,并逐走晉出公。二十一年,知伯索地于趙、韓、魏,獨趙不與,知伯遂率韓、魏攻趙,無恤固守晉陽,歲余不下,知伯引水灌城。后無恤私與韓、魏合謀,反滅知伯,三分其地,為此后三家分晉奠定基礎。卒謚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