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山这个“千年IP”,何以代表中国迎客天下?

 nj200801 2022-03-06

图片

1000多年前

在尚未被唐玄宗更名“黄山”的黟山

玉屏峰上

一件惊世之作

悄然诞生着

没有人知道

是怎样的一粒青松种子

何时落在

玉屏峰的文殊洞之上

也没有人知道

在接下来漫漫的千年岁月里

北纬30°的江南四季

竟将这粒种子

孕育成传世的国宝

迎客松

图片

植根于花岗岩石缝深处的迎客松

以侧枝伸展的独特姿势

欢迎着每一位登高望远的客人

图片

在黄山迟到的春日

它的松花

准时绽放

在黄山清凉的夏日

它的苍翠

从未减少

在黄山醉人的秋日

它的松果

如期而至

在黄山绝美的冬日

它的傲然

未曾消失

图片

它见证着千百年来的

日出和日落

它目睹着恍若仙境的

绝美云海

它彰显着黄山冬雪

最经典的

顶风立雪、百折不挠之精神

图片

它在石上

轻舒巨臂邀诸客

亦在画上

铮铮铁骨呈世人

它在空中

伫立千年总挺拔

亦在景里

风姿卓然寓徽州

它在峰颠

四季常青饱风霜

亦在光焰

广迎宾客示热情

图片

从玉屏峰石上的青松

到玉屏楼的创意咖啡

每一次与迎客松结缘

都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图片

从呈现于人民大会堂铁画作品

到“黄山好礼”的迎客松系列

每一种迎客松的形象

都是峻节风骨的展示

都是创意无限的担当

图片

黄山的城市形象

中国的对外名片

迎客松

担当起一方热土的情怀

似乎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蕴藏着

坚韧、卓然、热情、包容

图片

图片

寿逾千年的迎客松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迎客松烟花”绽放天际,“中国式浪漫”惊艳世界。

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挺立于黄山风景区内玉屏峰前青狮石旁、文殊洞上。树破石而生,树冠平整,枝干遒劲,一侧枝桠斜空而出,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因其生长于黄山前山游人上山的必经之路,世人赞颂其为“迎客松”。

图片

迎客松每年都在生长。根据最新的测量数据,迎客松树龄有1000多年,目前树高10.2米,胸围2.16米,生长状况良好。

为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对迎客松造成的损伤,黄山风景区特意将游客游玩通道进行了改道,同时首创专人守护机制,为迎客松配备了专职守松人,实行全天候守护。截至目前,已有19任守松人接棒守护迎客松。

图片

历史长河中的迎客松


黄山迎客松名始见于1859年黄肇敏《黄山游记》,1912年,著名画家汪采白第一次将迎客松摄入镜头,而目前留存的最早的迎客松的照片系1914年由中国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黄炎培所拍摄。同年,安徽省第一本摄影集《中国名胜第一种·黄山》,就收录了《迎客松》。

图片

1929年,太平县(现黄山市黄山区)议长陈少峰在编篡《黄山指南》时将迎客松照片置于正文之前,大大提高了迎客松的知名度。30年代起,游客慕名而来,黄山迎客松闻名海内外。

1959年,巨幅迎客松铁画代表安徽特色传统工艺品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

1981年起,黄山风景区确定由专人对迎客松进行24小时特级“护理”,迎客松成为中国唯一配有“警卫”的树木。

1990年,迎客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片

1996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冯·德罗斯特考察黄山时,站在迎客松前翘起大拇指说:“黄山——中国的名片,我为她骄傲!”

2010年,迎客松被安徽省文物部门评选为中国首例黄山松属“活文物”。

2017年,中国林学会“寻找最美树王”活动张榜公示,全国共有72株古树名木入选,迎客松作为黄山松的唯一代表名列榜首,成为“王中之王”。

图片

2018年5月7日,我国向东盟秘书处赠送中国山水画《黄山迎客松》,象征中国人民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由黄山迎客松、徽派建筑等装点的“美好安徽”彩车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展现安徽的美丽自然风光与丰厚文化内涵。

图片

图片

人民大会堂的迎客松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安徽省选送巨幅迎客松铁画至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周恩来总理到安徽厅观赏时大为赞赏,并指示工作人员将其安置于接待厅,作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象征,广迎五洲宾客,广结四海朋友。坚韧不拔的迎客松与铁画相结合,象征着铁打的祖国山河永固,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图片

如今,铁画《迎客松》已与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李芝卿的脱胎漆器狮子一起,成为人民大会堂的镇堂之宝,历经风云变幻依旧保持着坚韧挺拔,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图片

来源:安徽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