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田各所中学的校名是怎么来的?

 溪畔枫叶红aort 2022-03-06

古田各所中学的历史变迁……

根据《古田县志》1997年版编辑

  

民国13年(1924年),原英美教会在古田旧城创办的4所由私塾改制而成的两等学制小学(精英、史荦伯、超古、毓馨),又遵章改为“三三制”,成为私立初级中学附设小学的学校。民国18年,省教育厅通令各地,私立中学要办理立案手续后方准开办,精英因学生人数不足未获批准,其他3校均获准立案,分别定名为古田私立史荦伯初级中学、古田私立超古初级中学、古田私立毓馨女子初级中学。精英女中并入史荦伯中学,不再独立开办。民国31年,超古初中与毓馨女中合并,改名私立超古毓馨联合初级中学。

  民国15年,古田始办县立中学,次年改名为公立文峰初级中学;因经费困难而于民国23年停办。至民国32年才在凤埔重办,定名为古田县立初级中学。次年,地方人士在鹤塘创办私立大东初级中学。民国36年,古田华侨和地方人士在旧城龙首山办私立玉田高级中学。抗日战争期间,福州三一中学、陶淑女中曾前后2次迁至古田县办学,到抗战胜利后迁回福州。至解放前夕,境内计有高中1所,学生85人;初中4所,学生837人;共有教师79人。

  解放初期,县人民政府先后接办公私立中学并进行调整改名,将县立初中与玉田高中合并,定名为古田第一中学;将超毓联中与史荦伯初中合并,改称解放中学,后定名为古田第二中学;将私立大东初中收为公办,定名为古田第三中学。1958年,古田迁城,将第二中学一分为二,其中迁往大桥部分保留二中名称;迁往凤都部分定名为古田第四中学。1959年8月,将平湖小学附设初中班改为独立初中,定名为古田第五中学;同时又将开设于城关的私立培新初级中学收为公办,迁至局下,定名为古田第六中学。至1966年夏,计有完中1所,初中5所。初、高中合计70个班,学生4135人,教职员工310人。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各校“停课闹革命”。1969年复课时,根据上级指示,各公社都办起完全中学。除古田一中外,其他中学均以公社命名,计有大桥中学、鹤塘中学、凤都中学、平湖中学、局下中学(以上原为二中至六中)、湖滨中学、莪洋中学、凤埔中学、吉巷中学、卓洋中学、杉洋中学、大甲中学、泮洋中学(以上为新办)等13所,还有不少小学也办起附设初中班。由于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办学,多数学生未能达到原定的学业要求。1980年各中学改以序列命名,除原二中至六中恢复原有校名外,将湖滨中学改名第七中学,莪洋中学改名第八中学,凤埔中学改名第九中学,吉巷中学改名第十中学,卓洋中学改名第十一中学,杉洋中学改名第十二中学,大甲中学改名第十三中学,泮洋中学改名第十四中学。同时进行高中部调整,除二中、三中、五中、六中等4校保留高中部,十中、十一中改为职业高中班外,其他新办中学一律改为独立初中学校。1981年,县人民政府为发扬华侨创办玉田高中的传统,将新办的城关中学改名为古田县玉田中学(完全中学)。1986年,县恢复水口镇建制,于水口增设第十五中学。是年,又在原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基础上,成立岭里、谷口、西洋等3所独立初中。1989年,为满足新城镇小学毕业生升学要求,增设新城初级中学。至1990年,计有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14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1处。有高中46个班,学生1983人;初中266个班,学生12322人;教职员工1292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