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门文明网

 新用户28582222 2022-05-22 发布于江苏
清末民初的教育奇葩

  1. 创建早。锡类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是由茅镇天主教神父李秀芳创办的经学堂,谓教会学校,迄今159年,它比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乡绅龚自清创办的“私立启秀初等小学堂”早52年;比清宣统元年(1909)由海门商会创办的私立能仁初中前身“海门乙种商业学校”早55年。在海门中学百年校庆之际,对外宣布海门中学的前身为清嘉庆十七年(1812)由海门厅同知刘平骄创办的“师山师院”,则锡类的创建仅比海门中学迟42年。

  2. 是一所多等级、多科性的综合学校。锡类初为学堂期,清光绪七年(1881)至民国二年(1913)又二易学堂名(圣心—类思)。专收教民子弟,不收女生。民国5年(1916)起,采用新学制,改“小学”名,开始招收教外学生。民国15年(1926)添办初中,改名为“私立锡类初级中学”(原类思小学为初中附属学校)。民国23年(1934)在筹办普通高中未获批准后开办高中农科一个班(40名),翌年改办高级土木科,续招新生一个班(40名),改校名为“海门私立锡类高级土木科职业学校”。 

  锡类高级土木科职业学校学员来自海门、崇明、启东各县,大部分是信教学生,也有部分教外学生,全系男生,学制三年,所授科目除普通高中规定的科目外,另设土木工程专业课和军训课,它开创了海门近代职业教育的先河。民国27年(1938)日军入侵海门后,土木科被迫停办。是年冬,小学、初中复课。民国32年(1943)始招普通高中2个班,同时还在大洪镇、崇明大丰镇、启东北新镇天主堂分别开设锡类初中一、二、三分校至抗战胜利。普通高中班直至1950年7月并至苏北海门中学。

  3. 名师云集。锡类是教会学校,学校管理者必须是称职的神父。朱开敏,江苏青浦人,毕业于徐家汇大修道院,攻读哲学。民国13年(1924)升任总本堂神父。翌年罗马教廷将崇明、海门(包括启东)、南通、如皋、泰兴、靖江等县划为海门教区,朱开敏为海门教区首任主教。他除传教外,在海门等地创办了学校、医院及其他各种慈善事业。抗战时期海门教区外来经费断绝,朱开敏艰苦支撑,维持各项事业。1956年90大寿时,南通专署及海门党政领导人前往祝贺。神父施竹兰,长期在锡类从事英语教学,因教学有方深受学生欢迎。海门解放后由政府与教会协商充任校长,1952年调至苏州医学院任教。

  锡类千方百计从社会上邀请名师任教。抗战时期曾任私立海门中学校长的黄照青任中学部教务长。他不为日伪拉拢、坚持名族气节、一度失业在家,后任私立能仁中学校长的陈贞吉也到校上课。抗战胜利后,曾被蒋介石邀请在其故乡浙江溪口武岭中学任教的朱国兴老师任数学课;曾任民国《海门日报》编辑张家鑫老师任语文课;在民国全运会上获奖的全能运动员孙宝珊老师上体育课。黄纪才老师通晓中学各科教材,先任教员后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

  名师出高徒,土木科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入高等学校深造。解放前夕一部分在南洋、欧美成为建筑交通事业的栋梁。另一部分在国内高校和科研机关任职,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的高端人才。民国时期学校多次受国民党省教育厅嘉奖,国民政府副总统孙科还为学校名作匾额题字。

  4. “海强盗”与“锡乌毛”。

  海中与锡类均位于海门县治茅镇市区。民国时期,政府与民间常常组织各种庆典或比赛活动,两校学生是主要参加者。由于海中有一部分学生是达官贵族子弟,富有“骄娇”二气,加上一些国民党党棍执掌海中,仗势欺人。锡类多数学生是商家、农家子弟,敦厚诚实,加上教会学校无强硬的政治背景,因此竞争结果往往应得的荣誉莫享受,应享的待遇不沾边。海门人民尤其是茅镇市民看在眼里,不平在心里,于是社会上流传一句“海强盗”与“锡乌毛”的戏语。

  解放以来十易其名

  1. 六十年间十易校名,活像一盏“走马灯”。

  1951年10月,锡类改名为“海门县私立培新初级中学。”

  1952年11月  学校转为公办,定名为“海门县海门初级中学”,翌年更名为“海门县初级中学”。

  1969年   惨遭文化大革命破坏,权属下滑,更名为“海门镇初级中学”。

  1974年,学校始招高中班,更名为“海门县海门镇中学”。

  1981年1月,恢复原有权属,获准为完全中学,改名为“海门县中学”。

  1990年为避免与海中校名混淆,更名为“海门县复兴中学”。

  2000年经群众要求,恢复为“海门县锡类中学”。

  2006年,学校降级,教师分流,更名为“海门中学附属中学”。

  2008年更名为“海门市育才中学”。

  2011年更名为“能仁中学”。

  2. 瘦身失地,致使学校难于运作。

  解放前的锡类,坐落向东,东临大河,西接农田,南与天主教堂、广慈医院(人民医院前身)毗邻,北与居民住宅区接壤。内有木结构朝南、朝北、朝东二层教学楼三幢,钢筋水泥结构楼四层一幢。周围还有数十间办公及生活用房。学校西侧有大操场和试验田,规模远大于同期的海门中学(海门师范原址)。

  解放后,教育局的直属机构陆续迁至锡类内部,教师进修学校一度在原锡类小学部办公,学校的西北隅筹建文教工场和聋哑学校。1962—1964年间,茅镇民办初中与茅镇初级农业职业学校相继迁入,是时“一个学校,三块牌子”,学校行政各自办公,人们戏称为“大杂烩”。上世纪六十、九十年代人民医院两次割占学校南端土地,建造宿舍及住院大楼。

  瘦身失地后教室不够用,就废大操场建混砖结构四层教学楼;办公、实验、图书馆缺乏,就调整钢筋水泥结构四层楼内部结构;另外拆除了东校门建造师生食堂。最为突出的是千人学校无运动场地,体育课借体育场上,课外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学校硬件建设达不到要求,长时间为一座“二星级”学校。

  3. 几度规模调整,最后榜上除名。

  解放初期,全县只有海中与锡类两所正规中学(其余均是初中补习班),有条件在全县范围内择优录取新生,因此教育质量与海中不相上下。1956年起,各区、乡发展了一批初中,学校开始划片招生,由于引进了一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任教,教育质量仍然逐年上升。如曾任江苏省省长的季允石就是1961年的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威琪也是锡类校友。1962年起为压缩学生吃供销粮,政府指定缩小规模,由15个班调整为9个班。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几乎被关闭。

  上世纪80年代获准为完全中学后,配备了领导班子,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加上教师敬业奉献,虽然新生来源受划片限制,但教育质量仍能与除海中外的其他完中相匹敌。2000年后在海门县市内增设了“冠今中学”,从此西部地区生源挤轧更为严重,加上学校领导频繁更替引起群众议论,后经市教育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高中降为初中,待教师分流后榜上除名。

  “永锡尔类”余音缭绕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过:“帝国主义列强对于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的一个方面也不放松,这就是他们的文化侵略政策。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就是这个侵略政策的实施。”锡类之名长时期来传说为源自《圣经》,诠释为“上帝恩赐于人类”。因此新中国成立初革新校名运动,对轻视、蔑视、鄙视外国帝国主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战斗意义。但社会上有少数人从此十分憎恶锡类。直到1990年讨论更改校名时仍力排众议,说恢复锡类名就是要吃“二遍苦”,学校既然位于复兴街就改为“复兴”好。“锡类”究竟源于何处?原麒麟中学校长乐启春作了专门考证:锡类之词源于中国文化典籍“诗经”,诠释为“永锡尔类”。原来锡类有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怎不令人庆幸!

  目前锡类虽已面目全非,但钢筋水泥四层楼尚存(如图),它是民国23年(1934)由天主教徒朱开敏、黄辉烈、郁震东等在上海筹集办学经费银洋8.5万元砌成的,在海门旧城改造前,当你登上楼顶,西眺狼山,南望长江,俯瞰一片广大的绿土,心情特别舒畅。近80年来几经修缮仍屹立在圩角河边,上了年纪的人都认得它,看到它时竟喊出这是锡类!锡类!看来锡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存在若干年!

  (作者曾在锡类供职过,并参与《海门教育志》的编写)

  传奇海门

  张中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