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服饰手工艺之不甘于言败的民族手工刺绣

 开念服饰工艺集 2022-03-06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刺绣/601645?fr=aladdin

自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穿衣保暖,通过打磨出骨针、骨锥、木锥,制作各种简易而淳朴的衣物,手工艺服饰也就由此演化而来甚是久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当中就包括有底蕴丰厚的传统服饰手工艺。就拿传统手工刺绣工艺来说,象征高大上的如龙凤神腾,代表喜吉庆的如日月祥云,还有山水经纬分明,花草丝缕有间,精美绝伦的民族刺绣,承传千年的古老手艺。

中国刺绣,古称“针黹”,俗称“女红”。集绘、绣、镂、包、滚、镶、钳、贴等综合手工工艺,刺绣不仅讲究针法精细,更有工艺的多元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化,除了平绣被视为普遍的一种针绣法,常见的还有珠绣、布贴绣、十字绣、打仔绣、锁绣、割绒绣等民间刺绣手法。同步于刺绣工艺的演化,发展到现在的绣花线也是品类繁多,如棉线、尼龙线、合股线、机绣线、真丝线、毛线、金银线等,主要以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合成纤维加工而成。

伟大的民族,当然有着特色的审美,形成的就是民族本色文化里的独特元素。中国服饰手工艺发源于生活与自然,发展于历史与实践,并出现了苏绣、粤绣、蜀绣、湘绣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关于苏绣,有据可考的就已经有着4000年的悠长历史,在光绪年间,苏州绣坛有一位刺绣艺术家沈云芝(后改名为沈寿),经其亲手制作的多幅“仿真绣”作品,跻身于国际名流,享誉海外。

随着现代生活环境与方式的改变,机械化,甚至智能机械化带来的的强大生产冲击力,导致传统手工艺出现发展危机,包括民族手工刺绣工艺。一是机械化与手工艺相对于生产效率的成本落差大,二是从事手工艺的人员越来越少,于是,运用到手工刺绣工艺的服饰产品越来越少。

引以民族刺绣发展至今的艰难,折射其它手工艺普遍面临的生存危机现状。需要强调,传统不是绝对的糟粕,创新也不是悉数的去旧,传承民族文化,汲取传统精华,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适当保持民族性的特立独行,所强调的一定是基于民族文化内涵的传统本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