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掩盖的宇宙真相(上)】

 未来科技世界 2022-03-06

一个全新的'反重力’理论

能否开启人类对宇宙的全新认知 

一提到'反重力’,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遍布世界各地的UFO(飞碟)现象。UFO(飞碟)无视地球重力的反常现象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也成为人类急于想破解的重大谜题之一。因为,破解了'反重力’之迷,不仅能彻底解决人类文明发展的能源问题,而且人类的理论科学以及对宇宙的认知也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然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除了一些民间的传言外,关于反重力的技术成果仍然没有见到大的突破。为什么?难道是人类对'重力以及宇宙法则’的认知存在误区吗?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对重力的生成机制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

现代科学认为:重力就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即地球施加给物体的引力。既然重力就是引力,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现代科学体系对'引力’是如何解读的。在经典物理学中'引力’被认为是宇宙中几大基本力之一,跟质量成正比、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F=G*Mm/r2。但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引力已经不是一种基本力了,而仅仅是时空结构发生弯曲后的表现而已。而导致时空结构发生弯曲的原因是因为所有天体都拥有巨大的质量。今天,我们重点分析的是'万有引力定律’。之所以选择万有引力定律进行分析,是因为,一个理论的正确与否,首先要看它对人类的科学实践有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万有引力定律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时空弯曲’造成引力效应的理论则少有建树!

既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是不是说人类对重力(引力)的理论认知就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呢?然而并非如此,因为,还存在太多的现象用万有引力理论无法解释。

比如:不能解释,为什么引力的大小会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更不能解释位于引力场中的两个物体在质量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什么距离的变化会导致引力的变化。 再比如,如果大质量天体间确实有这种由'质量’引发的'引力’存在,那么行星在轨道运行的过程中,随着相互之间距离的接近必然会出现明显的'扰动’,但是,在实际观测中并没有明显观测到这种现象的发生。

为了解释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一个全新的恒星与行星等'球状’天体的形成原理。

图(1-1)恒星形成原理示意

                                                     图(1-2)行星形成原理示意

前面,我在《解读光的奥秘,探索能量波操控下的——宇宙真相》这本书中曾详细解读过恒星与行星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原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头条号'天堂使者’中翻看我以前的内容)。如上图(1-1)和(1-2)所示:恒星与行星等'球状’天体,都是形成于'辐射波’与'返射波’相遇后生成的'波腹(或称之为'共振腔)’之中,是在辐射波与返射波的裹挟下,宇宙尘埃被强行压缩的结果。这种现象与物体在'驻波’中的悬浮原理完全一致。

       既然所有天体都是辐射波与返射波压缩宇宙尘埃后形成的,那么,在所有天体外围都会形成一个'压力场’。接下来我们将这个压力场对天体产生的压力形象成一条条的能量线,就会得到下面这张图(1-3)。

                                                 图(1-3)天体周围压力场示意

从上面这张图我们能明显看到,由辐射波与返射波在天体周围形成的这个'压力场’,其方向指向这个天体的中心,且呈现出:与天体中心的距离越小密度越大的特性。同时,能量线的密度越大又代表着能量越大。应如何理解'能量的密度越大能量越大’这句话呢?举个例子,几个人去推动一辆车,一个人去推时,给这辆车施加的能量值为1,当5个人一起去推,这时给这辆车施加的能量值就变成了5,这个15就可以被视为施加给这辆车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由1变成5后,这辆车受到的作用力也就增大了5倍。

                                       图(1-4)压力场在天体周围随距离变化示意

如图(1-4)所示,当这个物体分别位于AB点时,压力场施加给这个物体的能量密度线由3条,变成了5条,假设这个物体在A点受到的压力效应为:F=3ma那么它在B点受到的压力效应就变成了F=5ma。接下来我再来解释一下:处于引力场中的两个物体在质量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什么距离的变化会导致引力大小的变化。因为,当一个物体处于这个所谓的'引力场’时,指向这个天体的能量密度会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成,而能量密度的变化又导致了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的变化。这就是在一个天体周围一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力随距离不断减小而不断增大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个随着距离不断变化的作用力,遵循着怎样的变化规律。

                                               图(1-5)能量线在天体周围分布示意

上面这张代表图(1-5)代表的是一个天体周围能量线的分布。这些能量线在这个天体的周围形成一个'锥体’型结构。接着我们在距天体中心8r的位置截取一个平面,然后每隔一个'r’的高度截取一个平面,然后就得到了8个横截面,然后再假设L8的长度为12r,然后按照三角函数,我们很快就能计算出:L7=10.5rL6=9rL5=7.5r…L1=1.5r。接着通过计算我们又会发现:L的长度与高度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L=1.5r(此时的'r’代表的是'L’所在的横截面距天体中心的垂直距离)。然后再以L为直径就可以计算出每个横截面的面积:S=π(1/2L)2=π(0.75 r)2。接着我们再来观察一下上面这张图,在上面这张图中,从L8所在的平面到L1所在的平面,高度由8r变成了1r时,能量线的数量没有发生变化,都是17条,但是,这些能量线所占据的空间面积由S8=π6r2=36πr2,变成了S1=π0.75r2=0.5625πr2,面积缩小了64倍,但是,能量线的密度增大了64倍。这时我们就可以认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1r的高度比在8r的高度所受到的作用力大了64倍。反之,这个物体在8r的高度比在1r高度所受到的作用力也就减小64倍。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结论:这个物体所受到的作用力与高度的'平方’成反比。同时根据现有的物理知识我们又知道,一个物体所受到的作用力又与这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所以,在描述上面这个天体周围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时,就可以表述为:

这时需要强调的是,这个m代表的是这个物体的质量,而非它所处空间天体的质量,这里的r代表的是这个物体与这个天体'中心’之间的距离。

在上面这个公式中,有个数字:0.75,这个数字同样是一常数,我们用K来表示,代表着我们假设的上面这个天体周围的空间特性。对于不同的天体来讲,这个常数不同。那么如何能求得某一个天体周围的这个常数呢?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力又可以表示为:F=ma这里的m代表这个物体的质量,a代表在某个特定作用力下的加速度。因此,将上述两个公式结合后就变成了:

        因此,要计算一个物体在一个天体周围受到的作用力时,只需要在距离这个天体的某一个位置点上测出这个位置点的'加速度’值,就能计算出这个常数K的数值,然后将这一数值代入F=m/πKr2,就可以计算出这个物体在距离这个天体周围任一位置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

解读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发现,运用压力效应推导出来的受力公式与运用引力效应推导出来的万有引力公式还是存在一些不同。

接着我把这两个公式做进一步的整理

        从表面来看,这两个公式非常相似,在第一个公式中1/πK2是一个常数,第二个公式中当用来计算一个特定天体周围不同物体的受力作用时'GM也是一个常数,但是从深层次来分析,它们却有着本质性的不同:

(1)第一个公式中的K,是直接在压力场中通过测量这个场中的'加速度’计算出来了,所以应该更准确,可信度也更高;而万有引力公式中的G是在地球环境中通过其他途径测量出来的,所以实际运用中,不得不加入恒星的质量来进行调节,而加入的理由也比较牵强,这也就大大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2)F仅能用来计算大质量天体间作用力的大小,而F适用于计算一个天体周围任何有质量的物体所受作用力的大小。

(3)F无法表明受力大小随距离发生变化的本质和作用机制,更不能表明这种变化为什么会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而F不仅能够清晰的表明这种力的本质,而且其变化过程和作用机制一目了然,是'单位面积内能量密度’的变化导致了处于这个力场中的物体受力大小的变化。

(4)引力理论,无法解释天体为什么会呈现出球状特征,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天体的密度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大,而压力理论能轻松解决这些疑惑。

(5)引力场理论认为:是由于质量的聚集引发了引力场的生成,也就是说,一个天体周围引力场的大小是由这个天体质量的大小所决定的;而压力场理论表明:是在辐射波与返射波的相互作用下,'共振腔’中的宇宙尘埃发生聚集并生成了大质量天体,物质之间不存在因质量聚集而生成的引力效应。也就是说,是一个天体周围压力场的大小决定了这个天体质量的大小。就像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去团雪球,大人团的雪球肯定又大又硬又重,小孩团的雪球相对就会又小又软又轻,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两个人的手掌大小和力度所决定的,反之就背离了事件的本质。

天体的斥力效应

F=m/π*(Kr)2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一个物体在一个天体周围受到的压力吗?还不是,因为,当一个物体处于一个天体周围时还会受到另一个作用力的影响,这个作用力是天体因吸收外部能量导致核心温度升高后对外进行二次能量释放时生成的'辐射波’所导致的,如图(1-6)所示。但是对于一颗恒星来讲,这个辐射波产生的能量全部由这颗恒星的核聚变所提供。

             图(1-6)外层空间辐射波被球型天体折射后形成汇聚效应

如图(1-6)所示,当一颗行星类天体周围的能量波被'球形’天体折射后,就会因能量汇聚导致这个天体核心处的温度持续升高。这也是一颗行星类天体核心温度的主要来源,与内部物质的核衰变关系不大。(其原理在前面发表的《解读光的奥秘,探索能量波操控下的——宇宙真相》中有详细解读。)

                                      图(1-7)行星类天体对外能量释放示意

图(1-7)表示的是一颗行星类天体在吸收外界能量,并导致核心温度升高后再次对外进行能量释放的过程。由于这些辐射波的的方向与外部空间压力波的方向相反,因此,我将这个作用力称之为'斥力’。

这样一来,处于一个天体外部空间中的物体就会受到两个作用力的影响:一个由外向内指向天体的中心,我们视其为对物体的'压力’;一个由内向外指向天体的外部空间,我们视其为对物体的'斥力’。所以,F=m/π*(Kr)2计算出来的结果既不是真正的'压力’,也不是'斥力’,而是这两种作用力综合后的结果,由于来自这一个天体外部空间的压力场必然要大于来自其内部的斥力场,所以综合作用后,这个作用力的方向仍然指向这颗天体的中心。又因为这个力的大小是我们通过测量这个场效应中加速度的大小计算出来的,所以由F=m/π*(Kr)2这个公式最终计算出来的结果应该被称之为'重力’。

正是由于来自外部空间的压力与来自内部空间的斥力同时存在于一个天体的周围,所以,所有恒星与行星类天体的周围才会有'大气分层、行星环、行星轨道以及天体被宇宙泡包裹’等现象的存在。

       所以,严格来讲处于轨道中的行星(比如'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并不受所谓的太阳'引力’的影响,在轨道中运行的卫星也不存在地球引力的影响。因为,所有星球都形成于'辐射波与返射波’组成的一个'压力平衡区’(一个管状隧道)内。这也是所有星球能够在宇宙空间'悬浮’的根本原因。只有当它们脱离轨道平面后,才会受太阳或地球重力影响并产生'向心运动’的趋势。

如何来验证这套理论是否正确?

经查询,赤道地区海平面(距地心:6376公里)实测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780,将这一数代入

这个公式后,求得常数K=0.28301X10-7;接着将这个常数代入F=m/π*(Kr)2来计算赤道地区上空12公里处的加速度数值,得到的结果是9.74336,然后经查询,位于赤道上空12公里处实测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743。而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来这一位置点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78638

反重力原理:

既然知道了'重力’的构成要素:重力是由来自地球外围的'压力场’与来自其内部的'斥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接下来就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如何解决反重力的问题。消弱施加在物体上方的'压力效应’,增强来自天体内部的'斥力效应’从而通过实现两个场强的局部逆转来达到物体的反重力悬浮和快速飞升的目的。至于如何实现,由于本人也尚在不断的验证中,且因受资金的限制,进展比较缓慢,所以还不便公布更多细节。但可以说明的一点:要实现两个场强的局部逆转,'碟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根据理论推测,当一个碟形飞行器,达到悬浮状态尤其是快速移动状态时,会呈现出以下现象: 

1、在其周围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能量泡’结构,这个能量泡结构出现后,在宇宙空间航行时,不仅能够有效屏蔽宇宙射线对乘员的伤害,而且,物体的惯性也将不复存在。因此,像传言中的飞碟那样瞬间加速,甚至是直角转弯都属正常现象。

2、由于飞行器是通过消弱其'前方场强效应’,增强其'后方场强效应’,这种借助宇宙空间中固有的定向能为动力,所以,理论上这种飞行器仅需很少的能量消耗就能实现超大空间的高速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