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条紧挨城墙的街区,估计是西安曝光量最大的地方,没有之一

 衆妙之門 2022-03-06
文章图片1

这条街区就是建国门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出站地铁,走进和平门,拐到城墙根儿,情绪立即披上了一层“静谧”。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过建国门后逐渐热闹起来,街边的铺位收拾一新,走到信义巷口,买菜的人买菜,拍照的人拍照。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巷子里,手撕烤鸭、各式卤味、炒货、豆包等归列于整齐的店铺内,肉皮的油光可鉴已吊起食欲,芝麻味儿、烧饼味儿、香油味儿又不请自来地飘进鼻腔……

文章图片7

再朝里走,还有五金店、日用品店、服装店……有当年康复路市场的影子,也有点像城中村。传说中的几个“黄色大楼梯”就“夹”在市场中,上楼会发现很多惊艳的店和有趣的人。

文章图片8

白晓皓和庄小美,一个国企员工,一个大学教师,结婚后便辞去工作成为独立摄影师,曾斩获“全球艺术婚礼摄影师协会”的冠军。

文章图片9

2019年,走过20多个国家,几百个城市的夫妻俩落脚老菜场,将开了5年的“庄小美咖啡馆”升级为“树岛咖啡”。

文章图片10

鹿影和常筱,合开一间花艺工作室,名曰“鹿小花”。

文章图片11

收来的老门做操作台,干花垂下来做吊顶,旧式藤条行李箱做茶几,废旧货架做隔板……没花什么钱,工作室的“调调”就出来了。

文章图片12

去年,“小花们”与隔壁奶茶店联手推出“鲜花奶茶”,结果一不小心成了“网红”。

文章图片13

刘雯,带着她的回音公园概念书店,也来到老菜场。大学专业是“战斗机发动机制造”的刘雯是个地道的理科女生,当年术业对口的她放下工作,一心想着去鼓浪屿开书店,虽然海边没去成,但在德福巷诞生了“回音公园”,这是西安最早的独立书店之一。

文章图片14

两年前,“回音公园”在老菜场再次开启,“露台+菜场”的魔性组合,将继续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故事……

文章图片15

陈尧,带来了他的“玩乐刺青”。一进店面,就仿佛走进“复古电影”中,法国老家具、日本能面、一桢桢气定神闲的佛祖造像画……视野中每一个物件都出自店主私藏。

文章图片16

别具一格的店面完全颠覆了小编之前对“纹身”的印象。陈尧说:“'冷酷’是对纹身的错觉,它本身是一件历史悠久,且美好优雅的事情。”

……

文章图片17

行着民宿

文章图片18

醒莲酒吧

告别探店,下楼出信义巷,拐到顺城巷,朝东走,依然一街店面,精酿店、咖啡店、民宿……各个“情绪饱满”,腔调十足。

文章图片19

从地图上看,老菜场创意街区包括建国门内顺城巷、信义巷和菜市场,呈“T”字形,其前身是已有20余年历史的建国门综合市场。更早的时候,这里是西安平绒厂的厂址,世纪之交,工厂倒闭,废弃的车间变成综合市场,在满足附近居民日用的同时,也安置了部分下岗职工。

文章图片20

2018年,建国门市场迎来了改造,但改造不是连根拔起地“拆”。“过去很长时间,城市发展以空间资源经济价值最大化为单一目标,呈现出'大拆大建’的特征,结果出现了空间破碎、不可持续、用地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原居民生活状态’'菜市场市井风貌’的尊重和顺应,是改造建国门市场的前提。”西安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负责人全建彪如是说。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在“微更新”与“轻改造”的原则下,拥有20余年历史的建国门综合市场被保留下来,留下市场之形,也留下了那份不变的“温情内核”。

文章图片23

同时给老建筑,适度注入新创意,比如请画家赵海涛为水果大棚绘制了上千平米的彩色屋顶。

文章图片24

既有“烟火气儿”又有“艺术范儿”的老菜场强烈地吸引着各路“宝藏”青年,美食、民宿、文创、阅读、娱乐等多种新兴业态相继落户老菜场,“丰富多样”取代了“传统单一”,满足了附近中老年居民追求“性价比”的消费习惯,也对应了年轻人追求“个性、主张”的消费特点。

文章图片25

每一天,街区内都上演着这样的情景:老人提着菜从潮流店门前走过,年轻人在喧闹的市场里穿梭,原本平行的世界交织了,而且发生了“化合反应”

文章图片26

天台上出现了菜场上第一个酒吧(CLOUD):夜色中,品酒望长安,“网红”基因被挖掘出来;

文章图片27

身着国潮风的女孩拿根大葱叶,随意摆个Pose就引爆了粉丝点赞;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文章图片30

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展,以水泥墙为背景,以旧厂房为舞台……不断汇集而来的各类创意与活动,让老菜场的身份不断加持:市井文化体验空间、人文旅游目的地、文艺中心、创意中心…在各类媒体的推动下,老菜场迎来了巨大客流,也让“原著商户”更加闪光。

文章图片31

任新宇师傅,在菜场已卖肉十余年,因为爱写诗,曾作为特邀嘉宾参加CCTV首届中国诗词大会。面对各种采访,他已习以为常,但对各类媒体的稿件都要提前阅读,以校正其中的错别字。

去年,任师傅再次受邀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因为生意太忙只能拒绝了,但学诗从来步履不停,未来,想出一本自己的诗集。

文章图片32

“谷哥”杜鹏,来菜场已20年,其经营的“石磨全麦粉”是他开着车,深入农家一户一户收来旱地麦,经清洗、甩干,最后用传统石磨制成,保留了麸皮及胚芽部分的纤维素和微量元素,6元一斤,供不应求。

文章图片33

汤改侠师傅坚持做“手工馍”,她做的馍,用“老酵面”发酵,热吃,香甜松软;放凉,掰开,是齐茬,皮不卷不硬,吃到嘴里酥脆、可口。现在,连三环外的客人都开车来买……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热气腾腾的老菜场,令人联想到广袤的热带雨林,生物和生物之间彼此共生、寄生,在“你中我有”,“我中有你”中一同进化,一同发展……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在进入老菜场的“界口”,建国路与顺城巷交叉的地方,有一个“飞”来的“太空舱”,螺旋桨正对着建国门。

文章图片38

它叫“未来者城市展厅”,出自设计师王俊宝。建筑由细柱撑起,里面是空腔,可以举办小型发布会,音乐会,艺术展览等。

文章图片39

看得出来,降临城墙根儿的“未来者”蕴含着更多寓意:用潮流融合市井,用轻盈化解厚重,“闯入者”碰撞了“在地性”,“未来”要对话历史……

不论你如何解读,每一天,都有市民、孩子甚至老年人来打卡,大家都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有趣的、具有美好故事的地方。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这不正是一个超级大城市该有的样子?!尊重、包容,创新、开放……从这个角度讲,老菜场更像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城市微缩样板”,参差多态,生机勃勃。

不信,你就去实际看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