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量商业盘活的另类演绎,年轻人如何与老市集、旧街区和解?

 春衫犹湿 2022-07-13 发布于江苏

引言

老派市井与潮流文化并非剑拔弩张、水火不容的关系,经过富含人文关怀的微更新和轻改造,在存量商业盘活的舞台上做出了精彩的演绎。

满地的烂菜叶、滴着血水的肉摊、屠刀斩在砧板上的声音此起彼伏,对于那些梦想着永远光鲜亮丽的年轻人而言,陪长辈去菜市场买菜和把Jordan踩进泥坑一样让他们生无可恋。而一些旧改项目,让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一头扎进了老菜市场里,无论昼夜。由此,我们看到了年轻人与菜市场、旧街区的和解,看到了存量商业盘活的一种演绎。


01

西安老菜场

市井文化创意街区

项目的核心是一个老旧菜市场,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信义巷5号,前身为始建于1952年的西安市平绒厂,改造范围还包括建国门内顺城巷和信义巷,从地图上看呈“T”字形,并分为了四大板块:信义巷子、寻味板块、悦夜板块及有戏板块。

在“保留原居民原有生活状态”和“保持菜市场的市井风貌”的前提下,对老菜市场进行“微更新”和“轻改造”,以创意、潮流和艺术的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改造成为西安首个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带动社区更新,振兴区域活力。

作为发起点,现有菜场部分被完全保留。项目最核心的“修补”有三处:连接市场入口与1、2号楼的台阶广场,连接地面层与2号楼屋顶的交通筒,以及连接2号楼屋顶和3号楼的连桥。

开敞的台阶广场层层上行,不仅引导人流进入上层空间,还成为了菜场公共生活的舞台。

楼梯和屋顶的玻璃体块一方面与老建筑形成对比,凸显老厂房的深重感,另一方面给楼梯间带来明亮的视野,注入新活力。

蓝色钢网空中廊桥以看似简单的结构,轻盈地将两栋旧楼连通,给建筑增添了一抹亮色的同时也与周遭的复古工业氛围浑然一体,成为项目的标志性空间。

老菜场在升级改造过程中没有一味地推翻重建,而是保留了西安平绒厂的原有建筑外立面、结构以及内部空间的颓败基调。

废旧厂房改造成了如今免费开放的艺术展区,这里不定期会举办各式不同主题的展览活动,已经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盛地。

顶楼天台的铁艺栏杆与钢网廊桥遥相呼应,高饱和黄色地标、彩绘屋顶、涂鸦墙等酷潮元素无处不在。

这样的轻改造同样运用在整个街区的老店铺设计上,没有表情的水泥墙上一句简单的介绍就是铺名,楼梯栏杆上竖挂一幅卷轴题字即可自成一店。

新店铺活泼的色调与街区的风格和谐相融,铁网上的绿色霓虹灯,红砖墙上新添的文化标识,随处可见老旧设施与新潮元素的碰撞,彰显着街区的态度。

夜晚不同于白天的烟火气,各式各样的霓虹灯为老城墙边的信义巷带来赛博朋克的意味,新潮与老派趁着夜色越界握了个手。

各色的业态吸引各色的人群,项目融入美食、民宿、咖啡、杂货、阅读、展览、酒吧等元素,在城门里,营造与展现“市井西安”的独特魅力。四大板块集中不同的业态。

信义巷子主要汇集特色小铺,一楼布满如陕西特产、小磨香油、新鲜肉铺等门面,二楼则由咖啡馆、美甲店等小店组成。每家店铺顶部都有悬挂老菜场统一设计的小旗帜,既和谐统一又各含特色。

经过一层菜市场,台阶广场正是吸引文艺青年的有戏板块的入口,有戏主题板块主要以脱口秀,剧本杀,婚礼,摄影及文创手工等工作室等业态为主,以“有戏”为名也代表着希望,象征着新锐市井文化的希望。


从信义巷出来后,才是夜生活的开始,左侧的悦夜板块,主要汇集酒吧、民宿等多种休闲元素。右侧的寻味板块,则提供少烧烤、韩料、特色小吃等餐饮。

这些丰富的业态使得老菜场不再只是菜市场,而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化空间。它保留了朴实的柴米油盐的日常烟火气,又满足了新生代文艺、酷潮的消费个性,极大地平衡了多元客群的差异。

02

上海乌中市集

乌中市集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布满梧桐树小洋房的市中心地段就以街头自由市场的形式存在。从摊贩被“收编”到乌鲁木齐中路这座二层小楼之后,市场伴随了一两代人的记忆。不到两年前的这次改造让它华丽变身,原来的老街坊回来了,它也吸引了更多习惯网购的年轻人,成为极具“网红”气质的新派菜市场。

乌中市集一改传统市场的杂乱,同时又保留了很多老市场的经典元素——方框窗棂、水磨石地面,还有装在藤条篮中的鲜艳果蔬……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很多货品自带人情味:东家的春笋是从天目山自家竹林中清晨挖出的,西家的草莓来自亲戚家果田是每天现采的……对于从农场到餐桌的有机食材,这里好像只是一个中转站。

03

北京微风市集

微风市集是北京前门地区一处比较独特的存在。乍看起来,这栋民国时期的二层小楼和整个街区青砖灰瓦的古建筑并没什么不同,但细看你会发现,临街一层的白墙、宽窗和木格栅分明有些日式意境。

从市集内部延伸到外部的设计感没有古建筑厚重,让人逛起来轻松愉悦。跳跃的动线、开放的空间,让人较难分清摊位彼此之间的界限。这里还包含餐饮摊档、文创店以及迷你图书馆,让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一站式满足。

04

武汉沙湖边市集

武汉的沙湖边市集门头上写着“集市行乐,才够武汉”。走进一楼的新鲜蔬果区,每个菜摊儿就像一个独立的岛屿,商贩站在中间,落地的台面装饰着水磨石的贴面,这种在咖啡馆里常见的装饰材料从视觉上就营造出一种古雅而新潮的效果。热干面、生煎包……这些武汉风味小吃都可以在市场里买到,很多人坐在档口前的横台上吃饭,但并不让人觉得杂乱,可见这里的店堂清洁标准和动线设计都相当合理。

改造过后的菜市场真正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沿着“一楼填饱肚子,二楼喂饱精神”的指示牌走上二楼,你就完全进入了年轻人喜欢的世界,每一处都是拍照胜地。这里还有屡屡刷屏的“菜市场咖啡Free Bay”。一旦在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前加上“菜市场”三个字,就有了奇特的对撞感,让人忍不住想去尝试一下。

05

苏州双塔市集

曾经的双塔市场通过《梦想改造家》正式升级成了双塔集市,以前的菜市场摊位仍旧保留着,而新的小吃区和文创区又为市集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中式的风格简约大气,每家店面还装有不同颜色的复古的灯箱和俏皮的人物漫画作为装饰,也许它的烟火气不如你想象的浓郁,但随处感受得到的文艺气息也值得前来尝试。

同时,市集里还有超多的美味小食铺,不用东奔西跑就能一网打尽苏州味道,人均10+,赤豆糊圆子、梅花糕,再来两口生煎包,没有两个胃怕是走不出大门了。另外,值得赞扬的是,市集入口处还设置了宠物休息区,能带着自家毛孩子出来安心买菜,实在是太有幸福感了。

06

杭州红石板农贸市集

改造后的红石板农贸市场面积不大,仅有13个摊位,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庭便饭的所需材料都能买到,并不是徒有其表。整体是非常简约的日式风格,每个摊铺也设计得很精致,还会根据售卖商品的种类对应不同的装饰和色彩。

除了常规的菜肉摊,还有适合年轻人打卡的“菜场咖啡”,买完菜坐下喝杯咖啡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轨迹。如果不想回家做饭,咖啡店旁的小面馆和台湾小哥开的轻食餐厅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且价格也非常亲民,可以说已经开始羡慕住在附近的居民了!

-结 语-

老派市井与潮流文化并非剑拔弩张、水火不容的关系,经过富含人文关怀的微更新和轻改造,在存量商业盘活的舞台上做出了精彩的演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