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英国》系列——被过度解读的原生家庭

 新师道 2022-03-06

小明语录

不管你过去经历什么样的创伤,你都应该站在你现在这个年龄阶段的立场,承担这个年龄本该担负的责任。你要去做出选择,去寻找你生活的支点,去创造你人生的意义,而不能简单地把一切全部归结于父母。

01

原生家庭--被过度解读

近年来,随着心理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知道了早期养育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平心而论,人们对“原生家庭”概念的重视,确实启蒙了不少人的独立意识,也令不少父母辈开始反省自己的养育方式。

这样的认知无疑是一种进步。

但是,任何一个新知识出现在生活中,都需要磨合。当你错误地或者过度地使用它,一定得不到你真正想要的结果!而且,是在对这个新知识一知半解的时候。

于是,“原生家庭”这个原本只在心理学领域使用的词,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占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茶余饭后的聊天到娱乐八卦记者的笔下。

“原生家庭”作为专业词汇所应有的谨慎、使用限制已全然没有了,并逐渐演化成为一个与星座、血型、塔罗牌等比肩的标签贴。

当一个概念被过度解读,本身就已经不是一件理性的事了。

有足够临床经验的咨询师都知道,原生的家庭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模式,比如被打过屁股的孩子长大后不一定会去打自己孩子的屁股。

所以,即使不征询科学证据,这些以“父母皆祸害”、“家会伤人”等为代表的“原生家庭决定论”是不靠谱的。

道理很简单。根本没有人可以永远生活在“家庭”这个真空环境中,所以,原生家庭不可能对一个人成年后所有悲剧、错误、不快乐负全部责任。

02

不同的方式塑造--人格和行为模式

其实,现代发展心理学早已意识到,人格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不存在一个单一的影响源,基因、社会环境、家庭、成长过程等,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人。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和变动,以及社会结构的改变。

一方面:父母们越来越担心无法保障孩子未来经济、价值和身心健康。

在各式各样科学育儿的观念冲击下,父母们开始在孩子的价值观和性格塑造等方面寻求精细掌控,还包括学习计划、生活安排,甚至细微至睡觉习惯的养成。他们担忧自己的小小疏忽将会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父母们巨大的生存竞争焦虑已经完完全全投射到了对孩子的未来设想上。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将难以适应的焦虑回溯归因到自己父母的养育方式上,以对父母的不满来疏解心中无法应对变迁的无力。

这种对父辈养育方式的否定以及对自身的不自信,使得很多人对父母这个角色变得极端敏感,“家会伤人”、“父母皆祸害”等这类原生家庭决定论,正是迎合了当下的这种心态。

一旦有人能看见他们曾受过的伤痛,“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说话,那些受伤的灵魂自然感激涕零——原来这世上竟有这么懂我的人!

同意这类观点的人,他们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教养方式,都无法保证孩子在未来的任何时候万全应对。

也就是说,原生家庭根本就不具备对孩子百分之百的塑造能力。

03

自己的问题推诿--不成熟、自我没力量

那些将自己的问题全方位地都归结于一个概念并归罪于他人,本身就是一种推诿,是一种不成熟、自我没有力量的表现。

其实,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孩子自身的“消化”功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同样占有了很大的比例。

就是有能力放弃对父母不现实的期待,接受他们的有限性,承认他们真的没有能力做到百分之百好,并且有能力吸收他们好的部分,以中和自己内部伤害的部分,也包括对自己的伤害。

正如作家叶倾城所说:

不想被父母改变的人,干嘛要改变父母;

觉得父母的迷信、愚蠢、不良生活习惯难以接受,

何必强求父母接受自己的。

小情小爱如是,大是大非亦然。


04

沟通的不畅和相处模式的功能不良
--致使家庭积极情感消磨

其实,在家庭关系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参与者,都是“合谋”。

每个家庭组建之初,都是源于对对方的积极情感。每名家庭成员为了维系家庭和谐做出的智慧的努力与取舍,是每一个有着完完全全成人心智的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没有人是为了恨而组建一个家庭;没有一个男人是娶一个老婆回来打的;没有一个女人是嫁一个人来骂的。

同样的,没有一个父母是为了要恨一个人而生个孩子的。

家中如果男性强势,女性必然要多迁就一些,反之如果女性强势,那么男性必然也会多迁就一些,有向着公公满腹牢骚的婆婆就有向着婆婆抱怨不止的公公。

这种积极的情感之所以渐渐变质,不是因为我们嫁/娶错了人,也不是因为我们生错了孩子,投错了胎。而是在家庭生活中,大家常年的沟通方式和相处方式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积怨。

沟通的不畅和相处模式的功能不良,导致了家庭关系朝向糟糕的方向演化。

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该是激发恨和愤怒,也不能就是简单抛开一切,独立做自己。毕竟,在中国这个集体文化大背景下,家是无法割舍的情怀……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

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

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以上,是王朔在《致女儿书》里的一段话,现在读来伤感亦然: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只想别离……

当然,“原生家庭”并不是个全然无用的糟糕概念,是时候把它从狭隘的养育偏见和拙劣的妄议之言中区分出来了。

助人自助——帮助来访者去完善自己,才是心理学工作者的本质。

市场上那些有着狭隘偏见与拙劣的妄议的所谓专家,是一定需要谨慎对待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