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送你3句话

 万里潮涌 2022-03-06

图片

内容来源:2022年2月1日天机《看清大势:经济动荡期背景下企业高效发展》直播内容,全文略有删减。

分享嘉宾:天机,阿里巴巴O2O事业部原负责人、天猫智囊团创始人、阿里学院原培训负责人。


高级笔记达人 | 宝贝疙瘩
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值班编辑 | 润锦
第 6579 篇深度好文:8488字 | 18 分钟阅读

组织管理

笔记君说:

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波诡云谲,充满着变数。

在后疫情时代,中美贸易不和谐的大环境下,全世界经济走向萎靡,甚至有萧条的征兆。当全世界的国家都在靠释放流动性来维持当下经济时,如何稳住经济使得企业平稳运行,其实特别考验决策管理者的眼光。

(本期音频由倒映有声AI主播播报)

一、问题一直都存在,

动荡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我们把所有问题放大到大时代来看,就会发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

1.中国经济,2个核心要素

所有企业此时要注意两端的核心力量,一端是消费者,一端是生产厂家,中间端将货卖给消费者。

所以,拥有消费者越多的人和拥有产业链的人,就会有极强的话语权。

① 供应链端

企业整体工业化也好、自动化也好、电气化也好,包括AI等等,核心解决的是规模效率问题。只要质量品质标准化,就可以大规模生产,整个产业链的供应效率增强,价格就可以更低。

所以类似像优衣库,拼多多、小米就是极端规模化下,降低价格、增加效率的产物,也让消费者非常认同。

② 消费者端

很多年前我们就在支持小众品牌。所以,以小众品牌会为客户定制化的个性,它的品牌的力量,会让所有的人看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

所以无论你是否有供应链优势,都需要有精细化的用户跟进,这样的企业未来才能非常好的。

2.面对挑战,三句“天机”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有几句话送给大家:

①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部分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在2021年,我们看到市场经济特别困难,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2022年的经济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还要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因为每次出现经济问题时,会发现我们忙着去救大树,这个时候中小企业这样的小草就会被我们所忽视,难就难就在这个地方。

② 挺过明年4月份,也就是2023年4月之后,一切都好很多。

历史上是循环的,包括经济的循环、气候的循环等等,这些循环大家都会慢慢看到,目前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就是疫情。今年的5-7月,可能疫情还会反复,中小企业门店要特别小心。

今年会出现短时间的经济复苏,但不要认为这是好事。《易经》中特别提醒过,树长得特别快,但是风又特别大,这个树根没有扎得很深,会怎么样?会摇晃,会拔起。

③ 想要不被连根拔起,就需要知道:务本慎行。

第一个“务本”,追求公司里最核心要素。

第二个“慎行”,就是不要在今年做过多以发展为核心的事情。

务本,就是专注于你最核心、最要害的工作,即使后面可能有两三个月经济忽然好起来,也千万不要盲目扩张,因为很有可能紧跟而来的是经济的动荡或者是新的问题。如果这一阵消耗了过多成本,后面可能没有办法应对未来的发展。

3.借鉴日本,寻找新出路

大约2015年,经济学家就在讨论中国经济和日本、美国经济的对比,当时我跟大家说,这个对比背后对所有今天做企业的同学特别重要,因为把中国现在的问题放到日本历史上,或者放到美国历史上,你会发现过往的日本和美国发生过同中国一样的情况。

当你了解了那些国家或者企业是如何渡过的,在今天或者未来我们就会看到一模一样的情况。

① 中国现状和日本经济的3点相似之处

第一,购买力下降。

我们知道1992年日本的经济出现问题,自1992年到现在为止的整整30年里,日本的经济增长GDP(国内生产总值)始终为零。大概有人会说我们中国经济去年发展不错,增长8.3%左右,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但是如果把经济增长的数字减掉通货增长还有多少?这是经济的关键,实际购买率才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

去年虽然数据没有完全公布,但据我所知,相关的食品的通货增长已经接近1.5%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月全国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1.4%;2020年1-11月全国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2%;202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2.5%)

图片

(图源:中商情报网和中商产业研究院)

这个情况在今后几年会特别典型,我们预期从2021到2028年,经济增长的速度减掉通货膨胀后可能为零。这就进入到经济周期里我们所说的“通税费期”,就是所有的东西还在涨,但是购买力在下降。

第二,企业解体。

日本经济在1992年后出现企业解体现象,就是企业开始出现极端分化,一端是大量的企业使用优衣库或者无印良品这样的模式,产品质量不错,价格非常低的批量生产;另一端是日本出现设计师,日本的一些IP动漫产品,他们要不是非常有个性,要不非常有共性。

第三,国民消费的转变。

日本国民整体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消费转变。日本以前购买奢侈品的能力居世界前位,经济危机后日本整体奢侈品购买力开始下降,不但如此,日本消费从非常强势的预先消费变成日本现在一直在坚持的“断舍离”思想,也就是消费不在多,而是把已经买过的东西减掉。这成了日本整个国民最近30年走过的历程。

② 中国现状,和日本经济的不同之处

我们知道中国和日本的经济体制不同,会有不同的发展趋势。

第一,是日本整个社会的素质和我们不同。我们社会发展非常不均衡,日本的发展因为相对均衡所以一损俱损,而我们还有四五线城市,还有广袤的农村市场,还可以开发很多东西。

第二,是在现在的疫情情况下,全世界工厂几乎关门,中国依然能够做得非常好。当然这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一点与日本不同,日本因为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导致经济危机时经济泡沫破裂,房地产直接崩盘。

中国品牌也会迎来极端的两极分化,在极端的两极分化中,商业机会正在出现。

一个是大众化的、便宜的、质量更好的产品出现,另一个是极具个性的,很有特色的小众人群持续购买的圈层化产品产生。对于品牌或企业而言,这样的两极分化又会是什么样的机会呢?

从消费角度来看,国内消费主要在于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对于有钱人来说,希望越来越个性化;对于收入和对未来是有信心的人来说,愿意去体验消费更好的产品。这两个趋势其实是都是消费者愿意相信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

从日本经济发展中看到,经济没有增长的时候,就会带来优衣库这样的品牌:质量不错,价格便宜很亲民。所以,我们要去看到经济的变化,以及人们收入和如何使用消费者心态,就可以影响经济形态。

4.对标美国,预测中国经济发展新方向

美国刚刚走过了120年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期,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美国发展中有两个要素和我们未来中国非常相像。

① 科技

这120年中美国是以科技为核心力量发展起来的,而且科技在美国是以高校作为依托。美国的高校在120年前是在一线城市的郊区,估计在中国未来的一线城市的郊区,也会有很多高校林立。

② 人才

120年前,美国开始大规模吸引全世界的人才。

我们中国在未来不久也会大量地引进全世界优秀的人才,特别是出国留学的人才,他们可能在最近五年会非常密集地回到中国创业或者就业,带着在国外已经成熟的技术水平,加入到各个产业里面去。

我觉得上面这两个要素是我们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基点。

我们今天处在大变局时代,各种变量因素在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比如疫情,比如流量变化,比如人的变化。这三个大的主要变量必然形成今天的大变局。

当下大量的老龄化群体诞生,还有很多单身群体、艺人经济中产崛起,还有很多小众产品与越来越多个性化的人群产生,当然还有一些次要变量因素,比如说金融环境,以及碳中和(对供应链提出的更高要求)等,这些主要和次要的问题,共同形成了今天的大变局。

二、越是动荡,

越是要抓好五个核心问题

越是经济动荡时期,公司越是要抓好这5点核心要素:

1.要有“全员营销”意识

在今天以及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全民销售是企业高效率增长的第一要素。

在以往的企业管理中,老板安排战局,下设生产部、销售部、营销部、渠道部,然后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销售。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你在企业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但今天你会发现好像不是这个样子,今天很多企业老板或者创始人自己站出来亲自卖产品,比如俞敏洪、天机,都是如此。全民营销,就意味着越是老板越要站出来自己做销售。

① 老板就是产品

越是企业的创始人,越懂得产品是什么,越懂得应该去跟人交流什么,这个时候你的势能、你的动能,以及你对社会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作为公司最核心的要素,老板需要站出来将品牌、调性、以及你的能力、你的思考让大家看到。

② 全民皆销售

不仅老板要去做销售,全公司都要站出来去销售。

中国非常大的培训咨询公司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习惯:不做销售,你不能进公司做任何岗位。无论你以前做多高级别的工作,到公司面试的时候必须要从销售做起。三个月销售能够做好,才能够去做你的岗位。

越是在经济萧条或者不景气的时候,做销售的人或者有销售思维的人,好管理,而且随时发现机会,因为大家沟通将围绕客户和需求作为判断事物的核心,这样也能够找到更多的机会去做事情。

当年蒙古的军队有一个要素叫全民皆兵,说的是蒙古所有的男人下马就是牧民、上马都是战士,每个人都可以拔刀上阵。这个民族人虽然很少,但是战斗力非常强大。

全民皆销售就是要让公司里面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站出来卖公司的产品。

2.开源节流

2022年要务本。务本就是降低成本,缩减公司几乎所有可能缩减的成本。

因为市场越来越贫瘠,要想找到水源,就要向深处扎根;要想找到营养,就要在石头缝里找到落脚点。当营养、水分不够充足的时候,最要做的就是以缩减成本的方式去思考我们到底如何去做。

如何缩减成本又不损害生命力呢,有三个特别重要的要素。

① 善用制度

有句老话叫“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不一定能得天下,但是得天道者可得天下。为什么?因为人心是善变的,人心有善的一面,恶的一面,懒惰一面,好的一面,人心不好把握,但是天道是有规律的。

比如说春夏秋冬,这个就叫做天道。万事万物都有这样的特点,冬天叶子会黄,甚至有些树的叶子会掉,天气特别寒冷,还会刮风下雨。

经济也有冬天,如果把今天的经济态比喻为冬天,可能从2018年开始,一直到明年2023年5年时间,都是经济周期的冬天。

我们要怎么过好这个冬天?善用“三六一”制度,或者“二七一”制度。

所谓“二七一”,就是选出来优秀的20%的员工,以及70%一般的员工,剩下10%的员工也要分出来。

这虽然很残酷,但越是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越需要从管理上对员工有清晰的考核。

管理者要告诉最后10%的员工,如果连续两次都是公司的最后10%可能要被你淘汰。

管理者要提前让所有人知道当下是冬天,这样大家还有活下去和成长的可能性。

② 懂得取舍

这几年大家都可以发现,有爆款有竞争力的单品或者单系列的公司才能活下来,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真的会很难生存。

我们拿拉夏贝尔来说,在最鼎盛的时期2018年销售额120个亿左右,利润近20个亿。但到2019年,拉夏贝尔开始出现非常严重的金融问题。疫情一来,这家公司当年亏了21亿,去年这家公司直接被卖掉,老板欠债几十个亿。从最鼎盛到破产不过三年的时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就是我们在经济面对忽然间转变的时期,企业没有抓准核心产品线,没有什么东西是客户无论如何都会买的产品,没有什么东西市场上无论如何都有竞争力的产品,只要用户稍微放弃,就会形成大面积的崩塌。连根据地都没有的企业怎么可能生存下来?

一个企业的根据地是什么,就是你的核心产品线。所以这个时候最要素就是夯实核心产品线。

存量时代,老板要懂得砍掉60%—80%的非核心的产品,把80%—100%的精力专注在10%—20%的核心产品中去。

③ 重视人才

大约是1995年,阿里很长的时间里,马老师作出非常确定性的命令,就是未来阿里巴巴五年不准招一个人。为什么?我们看到在当时的那个时间点,企业内部要通过管理和流程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招人。

那个时候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一个人干三个人的事情,领两个人的工资。

经济增长不好时,核心员工也有压力,而且每个核心员工走出去后,对老板的损失是超级大的。

如果能将最后10%不合格的员工工资给到前面的20%的人,公司没有增加新的成本,而核心人员工资也增长了,这样人才也能更精干,也让优秀人才得以保障,这也是公司对真正好人才的态度。

所以,越是在经济的动荡期,越是要把控好优秀人才。

3.小团队,做大事

日日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叫“人单合一”或者共立体。

日日顺的小团队只有三个人,一个人负责开车,一个人负责搬运,一个人负责售后。

这样的三人小团队创立了一个新的销售模式:日日顺要帮客户安装空调,会同时带上海尔其他的产品,比如说豆浆机、剃须刀,或者其他一些产品。到了客户家说正好我们带了空气净化机,您愿意买的话,今天的价格既比网上低,也比门店低,而且也送上门来,如果您要的话,就直接放到您家来帮你安装好。

日日顺把一个安装部门变成了一个销售部门。如果产品没有卖完,他们会找到离这个用户最近的市场或者广场发鸡蛋。鸡蛋比市场便宜很多,他们一边卖鸡蛋一边卖电器,比如今天的电器价格怎么好,而且直接可以安装送货上门,直接把每一个车变成了一个移动销售点。

这件事情不仅在海尔日日顺里,在海尔有近17,000个这样独立的车,17,000 多个这样的小团队,不仅满足送货上门的服务,也是一个真正移动的销售单元,每个团队独立核算。

一个三个人的小团队,从以前的需要花钱的成本部门转化成了盈利部门,而且他可以独立地经营、独立发展,成为所有安装部门的核心要素。

当你有了这样的小团队,有了好几万个之后,他又成为了一个平台,可以跟更大的平台去做合作。

所以,在管理上,我们常说“小团队干大事”的有三个核心策略:

① 七个人干不了的事情,七十个人肯定干不了

人少的时候干不了,人多的时候更干不了。所以千万不要说没有人干,因为人少。七个人干不了的事情,千万不要让七十个人干,肯定失败。

② 三个月干不成的事情,三年肯定干不成

如果三个月,一个团队都没有将从0到1的最小单元、可行性的产品做出来,那给他们三年什么都做不出来。因为三个月就能见真章。

“七个人”和“三个月”他们在一起干的核心的要素就是产品的最核心原型和用户的感知,七个人和三个月是我们做项目,开发新产品时要特别关注的原始要点。

③ 闭关策略

所有的武林高手,当他们的功夫要打通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闭关过程,管理是一门功夫,团队也是如此。

当年在开发淘宝时,淘宝的开发团队大约是七八个人,他们签的保密协议,就是开发一个东西,不能跟家里面讲,而且最近的半年不能回家。阿里巴巴做钉钉的时候,接近30多个核心的开发也是如此,他们吃住睡都在一起,这就叫闭关策略。

所以管理者每年至少拿出七天或者一个月,把要做的核心项目、要做的最核心的产品、最核心商业模式、要迭代的东西以及做事情的人放到一起,你会发现他们的效率和战斗力超级厉害,因为这群人所形成的共识、情感,都是对这件事情非常细的琢磨,这也将会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

所以,七个人、三个月的闭关策略,是小团队干大事的三个核心的要害。

4.定位逻辑

我们说:要用定位逻辑,把业务重新做一遍。什么意思呢?

两年前,我们给复兴去做咨询的时给他们提到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学习。结合韦尔奇数一数二的原则,就是这个业务不是这个领域数一数二的,那这个业务就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去做了;

第二个要素是学习阿里巴巴的组织管理模型,将整个公司的组织架构、运营架构真正的做好;

第三个要素就让他们学会用定位的逻辑把所有的业务重新干一遍。

所以定位逻辑到底是什么?

① 不求完美,只求核心一招

武林小说中会几十门功夫的人,最后成为大侠的几乎没有,郭靖就会一招降龙十八掌,李寻欢会一招叫小李飞刀立步虚发。曾经就有人问过李寻欢说,听说大侠沈浪留了一本武林秘籍给你,你怎么没有练。李寻欢说,如果我练了那本功夫,我今天就不能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人。

因为功夫太杂,就没有办法把一门功夫练透。

② 千言万语,凝练成一句话

我举个例子给大家,“今年过节不收礼”,这样的一句话对内是文化共鸣,对外就是品牌,品牌和文化是同一件事情,它是你的内心,你的思想跟内部和外部的共鸣。你会发现把它凝练出来之后,产品就会变成所有人的记忆。

③ 懂得整合

“爆款打天下”,一定有一个款质量又好、价格又好、宣传又好、流量又好、客户反馈又好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爆款打透。

很多公司的管理中,一个产品的系列是由很多部门决定的,他没有办法一起打仗,因为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利益。今天把单款打透,就要把所有的组织重组起来。

做好这三点,你掌握了定位逻辑。

5.越是动荡,越是要提高效率

① 不能闲下来

很多公司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业务不好的时期让大家休息。

其实越是业务不好,越要让大家忙起来,员工不怕忙就怕闲。因为人一闲下来,各种负面的东西就会传播,万一事情突然忙起来,闲惯的人是没有办法马上投入工作的,因为他已经养成了懒散的习惯。所以无论公司的业绩如何,首先要让大家忙起来。

稻盛和夫先生当年的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如何在经济衰退期企业快速经营发展,其中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管理方法,我觉得今天所有的公司都应该学习。

他是分三步:第一步,当业绩下降,要选出一半的人继续完成现在的工作,继续保持工作的效率,保持流程的畅通度,继续保持在岗的人工作的紧张程度.

第二步,让另外一半的人去培训和学习(留一半的人工作,保持团队的战斗力,保持战斗的精神和士气)

第三步,如果一个月之后业绩还是如此,市场环境还没有改善,就把工作的一半的人调出来去学习,把培训一个月的人调回来工作,并要求他们至少在这个月提升10%—15%的工作效率。

这其实也是不要让人闲下来,这个时候该工作的工作,该学习的学习。

② 重视全员培训

越是动荡时候,培训越是最好的时候,因为大家有时间。

那全员学习怎么抓?刚才柯洲提到一个方法,就是让以前培训部门的人去讲课。

我接管一个公司的培训部门后,干的第一个事,就是告诉公司以后不准随便到外面去请老师,公司85%的课由公司内部的高管讲课。然后我买了30本书,里面有做客服,有做销售的,我跟高管们说你们每个人挑一本到两本,分享大约45分钟到一个半小时就行,一个月的时间准备,下个月我帮你们排课。

这个全民书单的学习方法,就是教学相长中特别关键的方法:利用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讲的是,如果我们想教一个人是教不会的,除非这个人要去教别人,他就能够学会。

他跟别人讲,别人可能越听越糊涂,但是讲的人越讲越明白,通过讲课的方式能沉淀下来自己的主张、自己的系统、自己的逻辑、自己的道术痕迹都会有,这个时候你就越讲越明白。这就是为什么费曼学习法如此有效的原因。

全中国包括全世界那么多老师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像马云老师、俞敏洪老师,这些成长背后在公司里都有老师的角色。

一个公司最优秀的管理者、创始人,一定是一个最优秀的老师、最优秀的教练。

做好这一点,就是管理中所有全员学习的要害。

③ 有“教练逻辑”

教练逻辑,最终能让公司往前发展。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个好的教练。

在过往的历史中,每一位优秀的运动员背后都有一位非常厉害的教练,比如苏炳添,他背后的教练用摄影的方法一秒一秒地拍,然后一帧一帧地讲,一步一步地讲,然后一点一点地改善,用七八年的时间来成长0.08秒的成绩,这个背后都是教练科学辅导的能力。

只有将管理工作做得细致时,我们的管理才能更上一个水平。

三、2022,要记住三句话

最后我再送大家三句话。

第一句话叫做“寒静一夜春,风尽枝根生”。

寒冷马上要走了,一夜之间就会回到春天。但是大家千万记得,这个春天有很多的危机,真正的春天还没有完全的到来。

“风尽枝根生”,当风很大的时候,就能看出谁的根扎得深。今年会把所有扎根不深的曾经浮于表面工作的人连根拔起,让那些真扎根深的人的地方能够找到自己的未来。

第二句“三生万物”。

我们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万物。三生万物的核心的地方是我们找到自己变化的要素。

第三句“九子大运程”。

从《易经》的角度来看,2023年开始,中国有60年的九子大运,我们前面讲过美国刚刚经过了两次的九子大运,一共120年,也就是在中国未来的60 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很大的机会,但是这个时代在2023年才会真正到来,2022 年相当于黎明前最艰难的黑暗。

最后在跟大家强调一下,越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重视这三件事:

第一个,务本,把根扎下来。

第二个,提升效率。

第三个,播种。

在务本的这一年,要为未来的5年、10年乃至30年播种你的种子,明年不一定长成参天大树,但是在明年、后年或者九子大运来的时候,我们长成参天大树,今年是一个播下未来成长种子最好的时机。

既然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就让我们做一些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事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