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中关于喘治医案辨析――国际中医诊疗中心 贾晓周

 Bellsen老熊 2022-03-07
《伤寒论》六经中研究喘,力求探索出各喘之病机,以更好的辨识喘之本。引用医家的注解,结合原文背景,针对喘,横纵上下对比,阐述喘之病机。认为喘多与膀胱、小肠、大肠、胃有关。其以“气不降”为要。
喘,气喘、喘息。临证以:呼吸困难,甚者张口抬肩,鼻翼扇动,难以平卧为主。喘或为症或为证,《伤寒论》喘症仅见于太阳、阳明、厥阴篇。
1、太阳篇之喘症
1.1 喘家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成曰:“太阳病,为诸阳主气,风甚气拥,则生喘也”。此为伤寒论证之首条。发汗后喘,汗出则喘愈。钱潢曰:“盖胃为水谷之海,肺乃呼吸之门,其气不利,则不能流通宣布,故必加厚朴、杏仁乃佳”。气机不利,不降而喘,故佐以降气之厚朴、杏仁。
1.2 汗出而喘
“发汗后,汗出而喘,不可更行桂枝汤。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此条为汗出而喘,初服桂枝汤祛邪汗后,亦喘。此为表邪甚,郁而化热,肺主皮毛,肺宣发不畅,则下降不利而喘。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去节)、石膏半斤(碎,绵裹)、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四味。麻黄入肺经宣肺,石膏大寒清肺热。石膏倍麻黄,麻黄得石膏宣肺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热而不凉遏。杏仁降肺气平喘。甘草调和诸药,护胃气。又云:“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下法与汗法虽不同,但均损伤人体正气,其邪气内传之途相同,遂以一方治之。太阳篇中常提及若吐、若下、若发汗,吐法后未见及汗出而喘。以上两条原文均明言,无大热者,然若有热者,亦应视邪气是否内传阳明,而随症治之。
图片
1.3 无汗而喘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此太阳伤寒,寒主收引,使人毫毛毕直,郁而发热。寒伤于荣,荣血不利则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此喘者,寒邪外束皮毛,肺者金也,主清肃,外无以宣则内无以降,故无汗而喘。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二两,甘草一两。麻黄辛温解表,宣肺而平喘;桂枝辅以麻黄辛温解表;杏仁降气平喘,麻黄宣肺,杏仁降气,肺司开合,主升降之气,此二者一宣一降恰似肺性,故而治喘。甘草调和诸药之药性,亦可缓麻、桂发汗太过之力。
1.4 喘而汗出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太阳病,下后,利遂不止,脉促为表证仍在。若利遂不止为里证,则脉迟。然下之,又何以利遂不止?下法虚其肠胃,邪气乘虚入里化热,因作遂利不止。本条乃太阳下后传阳明,《灵枢·九针》曰:“阳明多血多气”。邪气入阳明易化里热。汗出为里热迫津液外泄,喘乃下后之证。“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下之后,阳明之里气足以抗邪,使邪不内传,余气不足以使阳明腑之通降如常,故而阳明气上而不降,则太阴必不能通降如故,遂而生喘。以表里双解之葛根黄芩黄连汤治之。
脉促在《伤寒论》,见于太阳篇和厥阴篇。太阳篇下之后,脉促胸满者;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伤寒论·辨脉法》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成曰:“数以候阳,若阳气胜,而阴不能相续,脉来数而时一止复来。乃是阴阳偏胜,而时有一止,即非脱绝而止”。脉促阳气盛,下后仍见太阳病,邪传于三阳之内,当汗而不汗,以逆之下法,故云脉促表未解故也。厥阴篇中记载脉促:“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阳气独盛于上,与阴气不相顺接,以灸下位之穴如涌泉,和阴阳之气以治厥。
图片
1.5 下后微喘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此条为下后微喘,与喘而汗出之喘,皆为里气上而抗邪,气卫阳明使邪不内传,腑气通降失常,故而微喘。其气上冲者表现为:喘,胸满,结胸痞硬等症。
1.6 腹满而喘
“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其人可治”。《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此腹满微喘者,热气内壅于上,致气不利,不降而喘。火热甚则入胃而下,则谵语、燥扰、捻衣摸床。火热未剧,津液尚未竭,乃可治。此腹满而喘未是阳明里热之症,而为热在肺,扰肺之清肃而喘。
1.7 喘而胸满
太阳篇之喘而胸满者,麻黄汤主之。胸满者邪气在表,胸为太阳经气出入之所,故表未解。阳气不宣,则气机不降,故而喘。太阳篇中腹满而喘与喘而胸满者,应加以区别。腹满而喘之病机上述已阐述。喘而胸满者,虽为太阳阳明合病,邪在表,当以麻黄汤汗解则愈。
1.8 其它喘
太阳篇中之咳或喘、咳而微喘,小青龙汤主之,乃因心下有水气,水与寒邪相搏,扰肺清肃之机,气不降而喘。咳而微喘原文所述为喘证。咳或喘者原文所述为症状,而去麻黄,内杏仁。急食苦以降肺气。《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白,脉之至也……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咳或喘之脉应为寸口脉沉而喘。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寒饮伤肺或形寒伤肺,肺金者主降,则气降之机不及而喘。
图片
2、阳明篇中之喘症
2.1 腹满而喘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小便难是也”。成曰:“脉浮为在表,紧为里实。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热喘于里也;发热恶寒者,表仍未解也”。郭蔼春等认为:“此乃三阳之症,阳明热而未实。少阳之口苦咽干;阳明之腹满微喘;太阳之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脉浮而紧、发热恶寒是否一定为太阳表证的标志。阳明者,其经脉之长为十二经脉之最,气血俱盛。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此脉浮紧,为里热甚于外而致脉浮,紧为邪实。里热甚而伤气致发热恶寒。阳明里热甚,应以下之。下后,腹满、小便难,气机失司也。太阴阳明为表里,此腹满而喘阳明不降,致太阴肺气不降生喘。手阳明和足阳明皆以通降为顺,不降则气机不利,故而生喘。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栀子豉汤主之”。柯琴曾言:“阳明初病,诸症在半表半里之间,汗法不得,下法亦不得,以吐法,为阳明表邪之出路矣”。此脉浮而紧与上条脉浮而紧为同一病因。若真为表证仍在,又何以不恶寒,反恶热,发热汗出,实乃热气太甚,迫津液外泄。此条原文表胃中津伤。津与汗同源,汗之,则津伤,令胃中干,热甚则谵语;烧针,津亦伤,胃不和则卧不安;下之,阴伤生内热,内热扰于膈与胃之间,舌上有胎者,胃气在,可服酸苦涌泄之药。此条与“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忄农,栀子豉汤主之”病机一致,阴虚而生内热,内热扰于胸膈之中。阳入于阴谓之寐。胸中阳气盛,复又有热,遂有上述之症。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成曰:“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表证罢也。身重,短气,腹满而喘,热入腑也”。脉迟,里有热,热是否实,随症治之。表证罢者,里热已实,方可大承气汤下之。热甚则蒸迫津液,此汗出、不恶寒、潮热皆为阳明热之标志。此腹满而喘,为阳明热甚,腹满为里热实,阳明郁热,气机壅塞,肺气焦满则可致身重、短气、喘等症。汗多,微发热恶寒,外未解。可见脉浮不可作为表证的唯一标志,脉沉亦不可作为里证之唯一标志。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厚朴八两,枳实五两,芒硝二两。此方大黄泻热攻下,芒硝软坚泻下,二者和为六两;厚朴行气消胀,枳实行气消痞,二者和为十三两。行气力量倍于泻下。阳明之腑热甚,虽有燥屎于肠中,气不降则屎不行,屎不行则气不降。阳明腑气郁滞,上则扰太阴,下则燥屎不行,外而形困,内而腹满。故而大承气汤行气力量倍于攻下力量,尤可见于阳明腑气于全身气机升降出入之功。
上述三条腹满而喘,症状相同,然病机殊甚,同症不同治矣。
图片
2.2 喘满
“直视(讠严)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此为阳明里热甚,重伤精血,气随血脱矣,故气上脱而喘。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伤寒四五日已传变,脉沉为里,喘满为里实证也,当下法去里热。汗法,伤津伤阳,致使便难,胃中干,久则谵语。发汗后津伤则易谵语,下后津伤,则懊憹。虽皆为喘满,病机殊矣。
2.3 其它喘症
微喘直视,为伤寒吐下后,四五日至十余日不大便者,热甚入腑,察津液是否充足为用下法前提。脉弦者阴有余,故可生。脉涩,阴绝,故死。
喘冒“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宜大承气汤”。此胃中有燥屎,阳明腑气不通,太阴不降,燥屎甚则喘亦甚。
无汗而喘“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成曰:“阳明伤寒表实,脉浮,无汗而喘也,与麻黄汤以发汗”。麻黄汤发表祛邪,非独治太阳病也。太阳篇和阳明篇虽都有无汗而喘,均以麻黄汤治之。麻黄汤类方为专治表邪,不独治太阳,亦不独治阳明。
阳明病,虽多气多血,易邪入里化热,时热剧到一定程度,加之医误之,又可伤气伤津,重亡津液,则可见死证。阳明病用下法,当审其里热实否,津液足否,表证罢否,乃可攻之。
图片
3、厥阴篇中之喘症
至于厥阴篇之微喘,仲景云:“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反微喘者,死”“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阳气大虚,灸之以助阳,脉不还者,阳已绝,微喘者,阳气已脱”。但何以有微喘之症?厥阴篇,病邪深入,气当升降出入,阳气已绝,则外脱,又何以谈气降乎?故而微喘,为亡阳之症。
图片
4、结论
肺之令人喘是也?非也!气之不降矣。
喘在临床上有虚实表里之分,不可不辨。《伤寒论》中多为喘症。喘何以只见太阳、阳明、厥阴篇?《伤寒论》中喘多与腑有关。腑多为中空性器官,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气不降与太阳经之小肠、膀胱;阳明经之大肠、胃有密切关系。“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者与气机有关。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皆与阳明腑气有关。虽肠腑多有有形实邪,无气则肠胃之功如常赖于气之运有度。太阴肺主一身之气。阳明居中,主土也,但水谷化生精、气、血、津液之所,承载气机升降之枢,犹如一身之中流砥柱。阳明腑气不降,气机郁滞则升降出入失其常度。何以六腑之中仅见四腑,胆为六腑又为奇恒之府,其特性与它腑不同。三焦者,水道出焉。喘多伴有痰,其气机不畅,水壅三焦,故喘多伴痰症。
喘与腑有关,与五脏关系又如何?喘出于五脏。《素问·经脉别论》曰:“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明代张景岳在注解此条原文,认为“喘属气,病在阳也”。喘与肺肾有关。《灵枢·本神》曰:“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少阴太阳血者”。《灵枢·本输》曰:“肾合膀胱……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宋代《圣济总录》记载:“肺肾气虚。因中寒湿至阴之气所为也。肺为五藏之华盖。肾之脉入肺中。故下虚上实”。明代《景岳全书》中记载:“真喘者其责在肺,实喘者其责在肾。何也?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叶天士以在肺为实,在肾为虚,以此治喘。《临证指南医案》记载:“先喘后胀治肺,先胀后喘治脾”。先喘而肺气不降,以致阳明气之传化失常而胀。先胀阳明之气不降传化失常,则致肺气不降而喘。《症因脉治》云:“诸经皆令人喘,而多在肺胃二家”。五脏禀气于六腑,六腑又受气于胃,故喘多与肺、胃有关。
喘之病机,肺脏或为标或为本,以肺脏为标居多。李东垣认为:“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气在上,当降而不降,则升降出入失常。虽喘与五脏、六腑有关,皆致气不降而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