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启后:消散乳癖方/益气托脓生肌方-乳腺疾病】

 昊晟堂 2022-03-07

丁启后(1924-2005年),男,汉族,贵州省瓮安县人。贵阳中医学院教授。出身于有近300年历史的中医药世家,为黔贵丁氏妇科流派第九代传人,幼承家训,14岁辍学从医,从医从教68年。1952年创办瓮安县草塘联合医院,1954年毕业于贵州省中医进修班,1955年奉调贵州省中医研究所。1960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高级师资研究班,师承名医王聘贤先生。1965年调贵阳中医学院执教。曾任贵阳中医学院中药教研室主任,药学系副主任,贵州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第六届人大代表,第七届、八届人大常委。是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担任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乳腺疾病方


1.消散乳癖方
组成:柴胡12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大贝15克、荔枝核15克、丝瓜络15克、瓜蒌壳12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桃仁12克、皂角刺15克、鳖甲15~30克、甘草6克。
功用:疏肝理气,化瘀止痛,软坚散结。
主治:因肝郁血瘀,以瘀滞为主之乳癖。如B超提示乳房纤维瘤、乳腺增生。常伴见乳房胸胁刺胀痛,经前加重,可扪及乳房有界限清楚的活动硬结或软性包块,情志抑郁,面有黯斑,咽部异物感,经来腹痛,块下痛减,或月经不调。舌黯苔薄,脉沉弦。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阴而助肝疏,肝气疏则乳络和;丝瓜络、瓜蒌壳助柴胡宽胸解郁;大贝、荔枝核软坚散结,开郁止痛;鳖甲、桃仁、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玄参、天冬性寒,养阴润燥,清解郁热;甘草与白芍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疏肝理气,软坚散结,化瘀止痛。使气顺血活、乳络得畅,乳结自消。乳痛自止。
加减:如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加生地、川楝子、郁金、栀子;结节质硬,加穿山甲、鸡内金、夏枯草、橘核;气虚乏力加黄芪、党参、白术;食少便溏,带下量多,去玄参、天冬,加鹿角霜、桂枝,以温通助阳,消散结节。






2.益气托脓生肌方
组成:黄芪30~60克、当归12克、白芥子10克、鹿角霜15~30克、白芷12克、熟地15克、夏枯草15克、大贝12克、甲珠(吞服)10克、皂刺15克、赤芍15克、玄参15克、蒲公英15克、瓜萎壳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
功用:益气生肌,化痰排脓,祛瘀散结。
主治:妇女因急性乳腺炎,溃脓或切开引流损伤乳络,乳腺急性炎症控制后余毒未尽,日久损伤气血而致疮口经久不敛,形成乳房瘘管和窦道。即中医指的乳痈、乳疽溃脓形成的乳漏。本病常是乳房感染性疾病的后遗症,病程较长。常表现乳房瘘管流脓,质地清稀,挤压时增多,随压随有,有轻触痛,病变处皮色无明显红肿发热,或有硬结。舌黯红,脉沉细无力。
方解:方中黄芪重用益气补血,托脓生肌;熟地、鹿角霜温阳气生精血,助黄芪托脓生肌;白芥子、大贝、瓜蒌、白芷合用祛痰利气,消肿排脓;蒲公英、夏枯草、玄参清解余毒,消肿散结;甲珠、皂刺、赤芍、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软坚散结。全方益气生肌,化痰排脓,祛瘀散结。先父强调治疗此病黄芪重用,鹿角霜必用,取其温阳益气,托脓生肌之效。
加减:如瘘管流液量多无臭,加薏苡仁、白芷、冬瓜仁,重用鹿角霜;瘘管流液有臭味,或有脓血,加败酱草、地榆、仙鹤草;乳漏敛疮收口较慢,加白及、五倍子、赤石脂、枯矾、煅蛤蚧打粉研细末,消毒后撒创面,以助收敛生肌。
本文摘自丁丽仙著《丁启后妇科经验》,特表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