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吃冷席”现象越来越普遍,为何现在人情世故这么淡了?

 数字人生6688 2022-03-07

关于儿时的快乐记忆莫过于村里有人结婚,因为可以趁着机会大吃一顿,改善下伙食;那时候的吃席场面可谓壮观,亲戚邻居,不论关系远近、路程长短,大大小小都会来捧场。

这种吃席曾一度是农村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也为朴实的农村生活中增添了热闹的一笔。只是近些年来,吃冷席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只随了份子钱,人根本不会到场,日益严重的“吃冷席”现象导致现在农村宴席热闹不在,这是为何呢?

一、滥办酒席

以前办个酒席,都是每家的大事情,婚嫁喜事,邻里之间沾沾喜气,都爱参加。丧葬事缅怀逝者,宽慰生者,自然也要到场。然而现在只要你想办酒席,你就能办。乔迁、升学、当兵、更有甚者母猪下崽,都可以成为办酒席的理由。滥办酒席之风也是日益严重,导致百姓也是有苦不能言。

不去吧,伤了和气。去吧,这家人三个月办了两次事,随礼都随不过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父母亲辈的人都有此烦恼。本来好好的酒席,现在竟成为了被邀请人的负担。

酒席本来是图个礼尚往来,可频繁的礼尚往来就变了味道。酒席是越办人越少,感情也是越来越淡。吃席的形式大于内容,参加宴席的人思想上向“礼到人不到”转变,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去参加无意义的宴席。

二、物质生活的提高

小时候一听到谁家办酒席,都能提前高兴好几天。当时的一顿酒席可能要比过年都丰盛。在酒席上能吃到过年才能吃到的鱼肉,这对当时的生活条件来讲,一家人都喜欢去也愿意去参加宴席。东北的农村都是流水席,经常是一家人换着去坐席,甚至张罗的饭菜都能再吃好几天,这就给坐席赋予另一层意义——改善伙食。

近几年的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改善,鸡鸭鱼肉平时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对坐席的期望值也就降低了。生活质量改善了,而酒席的菜还是老样子,吃得多了也就不再新鲜。

物以稀为贵,现在一桌酒席上的饭菜和平时在家吃的家常菜也都差不多。甚至现在流向城市的年轻人吃不惯农村的席,对餐桌上的期待值降低,平时生活条件的改善,也是出现“吃冷席”的另一个原因。

三、吃席成本太高

现在在农村办事,站在在外务工的村民角度来讲,往返的路费加上时间成本太高,请假没有全勤奖,往返路途远,比较累。一般普通关系的就选择微信红包转账,情意到了,办公室的主人也都能理解。

有些定居在城里的人,如果是关系一般的也很少特意回到农村参加宴席。但如果是直系亲属,一般都是要出席的。现在参加宴席的标准是关系亲密度和成本衡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在这一层关系下,农村的酒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四、亲情断层

隔辈亲,说的是小时候我们一般都是爷爷奶奶照顾长大的,所以说孩子对爷爷奶奶会更亲近。原来的农村更重视亲情,亲戚间多住在一个村子里,相互之间走动也很频繁。远亲不如近邻也是邻居之间的关系要好。在农村生活的氛围很轻松,相互之间相处得也很融洽。

随着移风易俗,家长对于教育需求的提升。现在的农村孩子大多都在城里上学,父母陪读。和长辈相处的时间短了,亲情上也渐渐变淡。也体会不到邻里间的融洽关系。导致这一辈的孩子长大后,对于农村的记忆不深刻,没有值得留恋的事情,自然也不想去参加宴席了。

“吃冷席”现象虽然存在,但是这毕竟是一种礼节,你来我往更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如果条件允许该参与还是要参与,但是作为办事东家也得做好体谅的心态,人家不来多思考不来的原因,来的人更应该感谢,哪怕人家不拿分子钱人到了就是一种人情温暖的体现,无需责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