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历史】:读千卷书之第30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于兆鹏 2022-03-07

《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历史】:读千卷书之第30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中国史书籍的第六十四本书:《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以史为鉴”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从这个角度出发,本书选取了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论述中国历朝历代的人物、制度等相关文章,了解社会生存法则,同时也能从某些角度窥见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一、武则天是伟大的政治家吴晗认为武则天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从她参与政权到掌握政权的五十年中,继承和巩固并且发展了唐太宗贞观治世的事业,足食安民,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发扬文化,为下一代培养了人才,下启唐玄宗开元时代的太平盛世。就唐朝前期历史说,是个承先启后的人物。就整个我国历史说,她也是封建统治者中的杰出人物。

清人赵翼赞扬她是英主,指出她的政治成就是根本的是主要的,私人生活是末节是小事,而且在封建时代男皇帝可以有千百个小老婆,女皇帝有几个男宠,又值得什么大惊小怪呢!这是对武则天最公平的评价

二、“朕即国家”。国有大事,君主无适无莫,虚心取决于群议。其命令有中书舍人审核于前,给事中封驳于后,如不经门下副署,便不能行下尚书省。其所施为必须合于法度,如有违失,又有台谏官以近臣地位,从中就正,或谏止于事前,或追论于事后。人为之机构以外,又有敬天法祖之观念,天与祖宗同时为君权之约束器。在这样的君主政体下,说是专制固然不尽然,说是独裁,尤其不对,说是黑暗或苛暴,以政治史上偶然的畸形状态,加上于全部历史,尤其不应该。就个人所了解,六百年前的君权是有限制的,至少在君主不肯受限制的时候,还有忠于这个君主的人敢于进行指责,提出批评。近六百年来,时代愈进步,限制君权的办法逐渐被取消,驯至以桀纣之行,文以禹汤文武之言,诰训典谟,连篇累牍,“朕即国家”和西史暴君同符,历史的覆辙,是值得读史的人深切注意的

一千七百年来所造成的自北而南的发展,航海术的进步,中国与南洋诸国交通的频繁,商业的发达,国内市场的需要,尤其是沿海贫民生计的逼迫,都使政府无法阻止这自然、和平的海外拓殖。在南洋诸国方面,一千七百年来的自然发展,在经济上已与我国成为一体,他们迫切地需要锦绮瓷漆,正和我国的需要香药珠宝一样,在文化、政治上,也同样地不能离开我国。在这背景下,在这自然发展的趋势下,遂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三、民主政治历史上的政治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是:有治人,无治法。”意思是徒法不足以为治,有能运用治法的治人,其法然后足以为治。法的本身是机械的,是不能发生作用的,譬如一片沃土,辽阔广漠,虽然土壤是十分宜于种植,气候也合宜,假如不加以人力,这片地还是不能发生生产作用。就历史的教训以论今日,我们不但要有治法,尤其要有治人。治人在历史上固不世出,在民主政治的选择下,却可以世出继出。治人之养成,选出罢免诸权之如何运用,是求治的先决条件。使有治法而无治人,等于无法,有治人而无治法,无适应时宜的治法,也是缘木求鱼,国终不治。治人与治法的合一,一言以蔽之,曰实行民主政治

贪污的根绝,治本的办法应该是把“人”从家族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个人生活的独立,每一个人都为工作而生存,人与人之间无倚赖心。从家族本位的社会组织改变为个人本位的社会组织,自然,上层的政治思想文化也都随而改变。“人”能够独立存在以后,工作的收入足够生活,法律的制裁使他不愿犯禁,厚禄严刑,交互为用。社会上有公开的舆论指导监督,政府中有有力的监察机关举劾纠弹,“衣食足而后知荣辱”,贪污的肃清当然可操左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