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孙学军教授谈:氢气医学核心10问!

 纳诺巴伯氢友会 2022-03-07

氢气医学核心十问。探讨这十个问题对奠定氢气的生物学地位,建立氢气医学理论体系,规划氢气医学研究方向,将具有重要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国氢分子生物学知名专家、海军军医大学孙学军教授关于这些话题的观点和看法。氢气是否具有生理功能将是10问之首。

一、氢气是否具有生理作用?

生理作用,或说生理调节作用,具有生理作用的物质一般是指生物体系自身的组成成分或调节性物质,也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外源性物质。生理作用物质包括内源性生理物质和外源性生物物质,内源性生理物质如蛋白质核酸脂肪等结构功能物质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信号分子等,外源性物质如水、矿物质、维生素和氧气等。生理作用物质的最突出特征是生物体要维持健康则不能离开这些成分和存在形式的稳态平衡,不足会严重危害功能,过多也会带来生理功能紊乱。

具有生理作用是一种物质在生物体系中地位的最重要体现。氢气是否具有生理功能是决定这种物质的生物学地位的关键特征,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为什么我把这个问题放在首位的原因。

氢气是不是具有生理作用?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不支持氢气是生理作用的证据主要是氢气似乎对健康人没有功能,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人体没有氢气会不会带来功能紊乱或疾病,或者说是不是有氢气缺乏或不足的问题。但是人体内并不是没有氢气,如果这些氢气足够维持健康人氢气基本功能,补充氢气的作用无法体现也是有可能。从目前的研究证据上看,似乎没有这个问题。根据大量研究,补充氢气能预防治疗许多疾病,特别是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疾病。只对疾病有作用,对健康人没有任何作用,甚至没有副作用,这其实比较难理解。要推翻这个疑问,最重要的是明确氢不足或缺乏可带来健康危害。

氢气是肠道菌群的生理性物质。由于普通人胃肠道内存在相当量的氢气,这些氢气至少对肠道菌群的健康是及其重要的。肠道菌群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甚至被认为属于人体的重要器官。氢气是作用于重要器官内的重要代谢物质,而且是关键代谢物质。至少从肠道菌群角度来说,氢气是典型生理性作用物质。

氢气对人体细胞的调节作用也符合进化逻辑。从生物进化角度看,细菌世界存在氢气的大量代谢过程,作为高等哺乳动物,人类基因组存在代谢氢气的氢化酶基因后裔,甚至线粒体关键的能量代谢过程复合物I就是氢化酶同源基因产物,即使人体细胞不直接代谢氢气,也具有受到古老代谢产物调节的可能性。

氢气在人体细胞内可能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从客观证据上看,氢气是否可以被人类细胞代谢,人类细胞是否能合成氢气,这些都具有可能性。目前虽然没有被证实,但从氢气对多种人类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的初步现象推测,氢气可能会参与生物化学过程。除了和自由基反应外,氢气作为一种还原性物质,在复杂生物系统中,在酶和金属离子参与的催化条件下,参与某些生物化学过程存在可能性。在细菌之间存在的氢气产生和分解过程,在高等动物细胞发生类似过程也有合理性。退一步讲,根据选择性抗氧化的假说也说明氢气可以在身体内中和自由基,这也是参与化学过程的一种表述。

要证明氢气具有生理作用,需要对氢气的细胞内代谢细节进一步了解,需要明确氢气的具体生理功能如健康维持效应,需要区分药理作用和生理作用。

总之,氢气具有生理作用分子,或说氢气具有生理功能,存在合理性,但仍然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对细节和证据进行分析验证和明确。

二、氢气的代谢

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氢气的代谢问题包括:氢气在身体和细胞内转运利用等代谢规律,或人类细胞是否能利用或制造氢气,氢气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等。

氢气是典型的生物分子,这种判断的证据一般都来自生命起源,在细菌和植物方面的证据也很多,但对于动物和人,说氢气是生物分子仍然存在不够严谨的问题。

氢气发挥生物学作用或药物学作用,生化代谢过程并不是基础和前提。但是,明确代谢过程是研究氢气医学效应的重要内容。如果生物体系能代谢氢气,就如细菌领域,氢气的生物学地位自然可以获得。一切可以被生物代谢的物质,都必然具有生物学效应。

(一)氢气代谢是指生物化学过程,不是指化学反应。

氢气能否在人类等哺乳动物细胞内代谢,是氢气医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果氢气不能在细胞内代谢,这很难理解氢气的诸多细胞学效应,当然我们有氢气选择性抗氧化的假说,其实这个假说也包括代谢的环节,因为氢气如何能和羟基自由基等强活性自由基发生反应,意味着存在这种代谢过程,或者氢气和其他自由基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但是这种反应和生化代谢的情况不一样,一是这种反应缺乏生物学特点,氢气和羟基自由基反应更是一种化学过程,因为不需要在生物体系中就可以进行,这不能算理想的生物过程。

典型的生物过程一般是在酶催化下,经过有方向有次序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最典型就是葡萄糖经过几十个复杂过程,最终实现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所以我们这类谈的氢气是否存在代谢就是是否存在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二)氢气存在生物化学反应的可能性。

氢气是典型生物学气体,在细菌和植物都存在被代谢的证据,但在哺乳动物缺乏被代谢的明确证据。既然在植物和细菌可以被代谢,在哺乳动物细胞存在类似代谢过程,至少不存在生物化学障碍,或者至少存在被代谢的可能性。

(三)如何确定氢气的代谢过程。

应该存在两个技术策略,一是用氢同位素氘进行标记,氘气化学性质和氢气一样,但可以在氢元素的汪洋大海中识别,这非常有利于寻找体内被氢气标记的目标分子,然后结合各种组学技术,探索氢气代谢过程。这方面过去已经有一些报道,但是属于孤证,目前还缺少验证,研究也不够深入,没有在细胞类似和分子层面进行追踪。使用氘气对动物进行长期标记,结合近年来建立的拉曼成像技术,可能是研究活体动物氢气代谢途径的有效方法。

另外是利用细胞学和特殊模式生物,放大氢气代谢过程,寻找氢气代谢线索和证据。

参考细菌代谢氢气的特点,影响氢气代谢的最重要环境因素是氧气和氧化张力,哺乳动物都是需要氧气的,这可能是造成潜在氢气代谢过程被氧气严格压制的情况。有一些耐受氧气能力非常强的模式生物,例如裸鼹鼠耐受氧气的能力非常强,这种动物是否存在代谢氢气的更强能力。细胞耐受缺氧的能力明显超过整体动物,不同细胞体系耐受缺氧也存在很大差异,培养细胞进行严格无氧也有利于发现氢气代谢过程。

三、氢气的作用靶点

这是氢气医学作用机制的问题。说氢气作用机制,一般都说是选择性抗氧化,含义是指氢气能选择性和羟基自由基等强活性自由基发生反应,不影响过氧化氢和一氧化氮等具有信号作用的活性氧自由基。2007年日本医科大学太田成男教授提出氢气选择性抗氧化这一作用机制,此后一直是氢气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最重要假说,也能解释许多氢气生物医学效应。例如,氢气能减少氧化损伤,氢气抗炎症抗凋亡也能用抗氧化效应来解释,甚至氢气具有某些基因调节作用也和选择性抗氧化密切相关。

但是,氢气选择性抗氧化从开始提出就受到许多质疑。尤其是化学领域的学者认为,氢气虽然具有选择性中和羟基自由基的作用,但是羟基自由基是活性极强的自由基,一旦产生就可以和水以外的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氢气在复杂的生物组织中,并不拥有和其他全部还原性生物分子进行竞争的优势,氢气所谓选择性抗氧化可能只是一个美好愿望或故事。此外,选择性抗氧化也难以解释氢气持续效应和广泛生物学效应的特点。总之,氢气作用机制仍然是需要认证探讨的科学问题。

氢气的作用靶点到底有没有,我认为一定有作用靶点,因为如果认为氢气没有作用靶点,基本上就是等于认为氢气没有作用。当然氢气作用靶点可能和许多经典的信号分子不一样,因为生物信号分子,要么具有比较复杂的空间结构,要么能特异性与其他生物分子结合,信号物质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变构效应。氢气不仅没有复杂的结构,也难以和其他生物分子发生结合,这让人难以理解这种物质如何产生特异性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不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氢气作为生物系统的明星分子,自然有其特点。例如氢气分子扩散能力强大,能让这种分子进入其他生物分子内部,这给氢气产生独特效应提供了结构基础。当然虽然氢气分子本身比较稳定,但在生物体系存在非常多种多样的催化系统,特别是金属离子为活性中性的催化系统,这些活性中心和氢气发挥相互作用完全具有可能。只要想一下,氢气在的钢脆能力和钯金催化氢气为氢原子这种物理化学现象,就能接受氢气在生物系统中创造奇迹的可能。氢气的催化作用也可以参考1975年《科学》杂志研究氢气抗癌作用的思路,是几个美国化学生物学家,根据氢气能催化某些自由基反应,推测氢气会在身体内也具有这样的作用。

我个人一直有这种感觉,氢气发挥生物学效应可能具有多靶性,这种多靶性类似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内环境调控因子,这种环境调控因子大部分都具有对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产生广泛性影响的特点,广泛性特点一方面决定了这种效应的重要性,但是和这些环境因子不同的是,氢气对生物系统的影响没有这些因子明确范围特征,例如温度有非常窄的适应范围,温血动物的人体温度一般在37度左右,酸碱度在7.4左右,渗透压也在比较窄的范围。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氢气的生物催化作用,作为一种强大扩散能力的分子,如果能参与某些生物化学过程,或者加强或抑制这些过程,都可能产生类似催化剂样的效应。

四、氢气的最佳剂量

氢气的有效剂量问题?剂量问题包括很多内容,如最低有效剂量,最理想的给氢气方法,不同疾病或适应症的有效剂量差异,联合各种方法的使用问题等。

氢气的有效剂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对于指导临床应用,而且对于研究氢气作用机制都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应用方面,找到有效剂量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能让人们选择最合适的使用量,减少过多使用带来的负担增加或副作用出现的几率增大可能性,也能增加使用安全性。二是能指导使用方法,例如氢水虽然非常方便使用,氢气溶解度小导致很难获得非常高的剂量,如果氢水能达到足够的效果,也就没有必要使用吸入氢气这种相对麻烦,安全性不够的技术了。当然这些都是需要具体研究的问题。机制研究方面,只有获得准确的有效剂量,才能有利于开展分子效应机制的研究,无效的剂量根本谈不上开展机制研究,但过多的氢气使用也难以进行更细致的量化分析,难以获得剂量效应关系这种更重要的关于剂量的科学问题。

氢气剂量研究难度比较大。不过对于氢气这种“药物”来说,剂量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变数或复杂度。首先是氢气的扩散能力特别大,这导致氢气进入身体内相对容易,但也导致氢气离开身体特别便捷。例如我们饮用氢水后,上消化道如胃可能氢气浓度比较高,门静脉系统如肝脏也相对比较高,但随着静脉回流到右心脏然后到肺就会迅速挥发到体外,这导致全身其他器官的氢气浓度就很难达到比较高氢气浓度。显然我们能发现氢气在全身的浓度存在非常大差异,这给氢气剂量研究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因为确定和分析氢气的剂量都存在很大困难。相对来说持续吸入氢气因为避免了肺呼吸的排泄效应,是研究氢气剂量比较好的一个办法,但吸入氢气的摄取量也受到吸入规范,心肺功能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还是因为氢气扩散能力大,氢气并不会严格从血液循环进行扩散,在氢气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过程中,局部组织扩散也是非常大的因素。例如在血液中氢气可跨过血管壁向周围组织扩散。在气管内能扩散到气管周围组织。这在其他气体如氧气的体内运输中是很少发生,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

氢气使用方法的多样性和联合使用等进一步增加了分析氢气剂量的难度。

其次,学术界对氢气剂量的研究动力不足。虽然氢气剂量问题的研究很重要,但是这种研究的价值是在确定有效后的问题,如果没有效果,根本就谈不上剂量的问题。目前在氢气医学研究的早期阶段,学术界更加关注的是氢气有没有效果,而不是如何最好发挥效果。

单独对某一种疾病的剂量需要确定,对不同的疾病,有效剂量需要专门解决,这都会增加这一问题的难度。单纯从增加有效剂量角度考虑,对不同系统,特别是不同解剖部位的疾病,我认为使用方法是及其重要的问题。例如呼吸系统的剂量,特别是呼吸道相关疾病,通过吸入氢气能在局部组织形成最高的氢气张力,也应该是产生最有效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只限于在吸入过程,一旦停止吸入,即使是呼吸道组织,氢气的张力也会迅速下降。所以吸入氢气的有效剂量主要决定于氢气的浓度和吸入时间。消化道特别是食管胃十二指肠通过饮用氢水是获取局部氢气高分压的理想方式,由于消化道吸入主要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因此饮用氢水对肝脏也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吸入氢气和饮用氢水对于氢气进入皮肤部位是存在比较大难度的的,因此皮肤问题使用局部洗浴应该是理想的方式。

总之,氢气剂量是重要问题,但不是紧急问题,这需要随着人们对氢气医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才能逐渐解决。

五、氢气医学的优势和局限性。

氢气擅长什么,不擅长做什么,这也是指导应用的重要问题。氢气不是万能药,氢气医学作用一定存在其局限和界限。

氢气医学研究到今天,存在着两个极端的看法,一个极端是彻底否定,认为氢气医学是伪科学,氢气不可能具有疾病治疗作用。二是完全肯定,认为氢气无所不能,氢气万能药。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对的,氢气的生物学和医学效应不仅存在合理性,而且证据也非常明确,氢气的医学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任何药物和疾病治疗方法都不能万能,主要是人和生物系统本身复杂性决定的,疾病是复杂生物系统结构和功能紊乱的表现形式,纠正复杂系统的医学方法不存在单一手段和物质去解决所有问题的可能。确实存在有多效性的药物,但没有可能存在通用药物。

既然氢气不是万能药,当然就有其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治疗疾病,也有其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疾病。那么那些是氢气最擅长的,那些是氢气最不擅长的,就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回答的问题了。

氢气医学的局限性或氢气不太可能发挥作用的疾病,这个问题需要进行非常全面系统研究,也很难准确回答。现在只能根据氢气自身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特点进行推测。

目前学术界的看法是,氢气主要通过选择性抗氧化,或者通过提高氧化应激信号系统激活氧化还原平衡自稳态能力,来实现预防和治疗氧化损伤和炎症损伤等失稳态相关疾病。这决定了氢气作用的主要目标是炎症和氧化在病理过程中所占比例比较大的问题。例如有明确或明显的炎症过程和氧化损伤过程。结合过去研究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对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类疾病,药物和环境物理化学毒性损伤,慢性代谢性炎症类疾病,都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但是氢气难以在结构破坏为主的疾病中发挥作用,也难以在疾病晚期功能破坏比较严重的阶段发挥作用。在先天性基因缺陷和先天功能缺陷的疾病,氢气都很难发挥作用。例如氢气不可能让红色盲病人看到红色,不能让断肢长出新肢体,也很难让瘢痕组织变成正常组织,对无法让纤维化的组织也很难逆转。

如果说氢气医学的局限性,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讨论。就是氢气很难大量走入临床医学。氢气很难真正走进临床医学也主要是我个人的看法。今天的药物和医学都已经被商业化绑架,氢气作为一种低成本医疗工具,在技术上不具有复杂度,导致氢气的医用技术都难以实现商业利润。医生给某个病人使用氢气疗法,无法收起比较合理的费用,经济效应可能会导致医用和医生望氢兴叹。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发生。另外让临床医生难以喜欢的是氢气不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无论是氧化损伤还是炎症损伤,都是损伤众多病理过程的一种,氢气抗氧化抗炎症也受制于剂量和活性等因素,往往不能迅速产生效果。尤其是氢气相对擅长的慢性氧化炎症损伤是长周期损伤过程,需要持续性干预才能产生理想作用。氢气这种相对温和的特点也不被临床医生喜欢。

六、氢气的适应症。

哪些疾病和状态适合于氢气临床治疗,哪些适合于家庭健康促进。

严格意义上,氢气疗法目前只有一种适应症,就是用氢氧混合气辅助治疗COPD急性发作。这也是2020年2月2日国家食药监批准的上海潓美医疗的氢氧雾化吸入机为三类医疗器械的唯一一项适应症,也是至今为止全球唯一被政府监管机构正式批准的适应症。

适应症又叫指征,是指药物、手术等方法适合运用的范围、标准。某种治疗方法,或者某种检查手段的适应症是指适宜于采用这种治疗方法或检查手段的疾病。例如: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手术的适应症。

关于氢气疗法的适应症,有这些问题需要大家考虑。

适应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今天对一种疾病的适应症,意味着将来可能有更多适应症。因为氢气医学的概念只有10多年,许多研究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对那些疾病具有治疗效果,如何使用可以获得最理想的效果,这些问题都没有很好解决,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疾病和状态逐渐成为氢气疗法的适应症。

适应症只是写在药品说明书上的建议,但是许多情况下临床医生自己有权力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和个人的判断,将药物和方法应用于非适应症的疾病。医生使用药物治疗非适应症的情况就是off-label drug use,这也是医疗创新的重要途径。

疾病治疗主要是在医院内使用,作为保健手段应用于非医疗机构甚至居家使用,保健手段不会非常严格限制某些适应症,可以作为普通人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预防慢性病或慢性病并发症,延缓衰老。考虑到氢气对人的安全性高,氢气对具有普遍病理过程氧化炎症的对抗作用,我个人认为,氢气将来可用医学研究来提高其档次和理论基础,但更广泛更大价值的使用场景是居家。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扩展,将来更多适应症可能逐渐纳入氢气疗法。预测哪些疾病可能能成为氢气疗法的适应症,应该对于大家选择临床研究和医疗器械的研发有一定参考价值。按照可能性大小进行排名,《氢思语》认为,以下这些疾病未来有希望成为氢气疗法适应症。

l 氢水治疗便秘

l 氢气对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l 氢气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

l 氢气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支气管扩张

l 氢水沐浴对各种皮肤病

l 氢水氢气治疗代谢综合征(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

l 氢气对癌症放化疗副作用

l 氢水饮用对食管炎和结肠炎

l 氢气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等

l 氢气对心脑血管疾病

l 氢气对运动损伤保护

l 氢气对疼痛

l 氢气对抑郁症

l 氢气对慢性疲劳综合征

l 氢气对血液和腹膜透析副作用

l 氢气对眼科疾病

l 氢气对耳鼻科疾病

l 氢气对毒品和毒品戒断症状

l 氢气对重症

l 氢气对妇科疾病

l 氢气对肝脏疾病

l 氢气对肾脏疾病

l 氢气对癌症

七、氢气治疗的禁忌症

禁忌症是适应症的反义词,指药物不适宜应用于某些疾病、情况或特定的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应用后会引起不良后果,在具体给药上应予禁止或顾忌。按照这个定义,所谓禁忌症是指使用这种药物可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况。禁忌症存在不同的级别,有一些情况没有那么严重可以用顾忌或慎用,只有会出现严重不良后果的情况才绝对禁止使用。氢气的不良作用目前很少有研究,这给选择和确定禁忌症带来很大的困难。或者说关于禁忌症的情况目前并不明确,也谈不上不同级别的情况。

学术界对氢气本身安全性的基本认识是,氢气对人几乎没有任何毒性,虽然这里的人是指所有人,但获得的主要证据大多数是来自潜水医学,而潜水医学的研究对象都是身体健康超过平均的健康成年人,对动物的研究可能范围会大,但也都来自健康动物为主。潜水医学的研究显然不包括老年人、孕产妇和婴幼儿,甚至不包括一般疾患。最近10年关于氢气医学的临床试验,可能更多是针对某些疾病患者,也没有发现氢气存在系统性不良反应,这也应该是氢气安全性证据的一个重要来源。

氢气的相对安全性超过氧气、空气和氮气,那么氢气几乎适合于所有人群,按照这样的推测,氢气的使用似乎没有禁忌症。这种说法理论上存在错误的风险。因为氢气医学效应的发现毕竟比较晚近,我们对氢气的生物医学效应了解不够全面,人等生物系统本身高度复杂,且存在巨大个体差异。过去我们所以认为氢气对人没有任何毒性作用,基础是氢气对人没有任何生物学作用,没有作用就是没有正面作用,也没有负面作用。但是现在研究表明氢气能治疗疾病,对许多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价值,再说绝对没有副作用就等于说不承认这些研究了。况且,安全性高也等于没有禁忌症。例如各种维生素,都是正常食物成分,但药用维生素仍然有许多禁忌症。

总之,氢气也应该有禁忌症,但哪些情况应该是禁忌症我们真的还不清楚。

氢气应用方面的禁忌症,有两个值得大家参考的现成案例。一是美国GRAS认证中关于氢水的描述,是没有任何证据发现氢水不适合老年和婴幼儿等特殊人群饮用,这种描述可以认为只要能喝水的人都可以喝氢水。另一个是中国食药监局关于氢氧雾化吸入机的禁忌症,是不能用于1.妊娠、哺乳期妇女;2.精神或躯体上的残疾患者;3.严重的心脏疾病病史;4.已知对吸入治疗不耐受者。为什么这些人不能使用?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些情况是否有危害目前没有任何证据,只是为了确定禁忌症而拍脑门写上去,可能是因为医疗器械申请的要求中必须有这个内容。

我的建议是,选择禁忌症可以根据理论风险高低,如哮喘活动期、严重癫痫、心衰、开放性气胸、对氢气吸入过敏等,就是某些疾病使用任何疗法都存在比较大风险,可以暂时列为禁忌。为什么选择这些情况,并不是氢气的问题,而是这些情况危险度很高,需要采用紧急救治,救命才是主要矛盾,氢气的作用并不能帮助救命,只能在缓解损伤中发挥作用,因此不适合。对氢气过敏是刚提出的情况,并没有公认的说法,只是发现极少数人用氢气会产生很大反应。

八、氢气和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理学的重要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如何用药,避免药物毒副作用的相关问题。

药物相互作用即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同时或先后服用两种以上药物时,其中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的药理效应发生改变的现象。药物相互作用的效果可能是一种药物的效应得到了加强和消弱,也可能是两种或多种药物的效应同时得到加强和消弱。使药效加强的称为药物的协同作用。使药物效应减弱的称为药物的拮抗作用。

氢气和其他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目前没有太多这方面研究,但确实也有。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氢气和其他药物可以有相互作用。例如,氢气对抗癌药物顺铂导致的肾脏毒性有对抗作用,这也应该算是药物的相互作用。氢气能减少酒精性脂肪肝,氢气能减少酒精的毒性,是不是说明氢气和酒精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还有其他一些药物毒性方面的研究,都说明氢气对某些药物毒性的对抗效应,这说明氢气和药物确实存在相互作用。

氢气分子结构是非常稳定的,除了某些氧化活性非常强,或者存在金属离子催化条件的情况,在非生物体系中,氢气和其他物质包括药物很难发生直接相互作用。上述这些对抗毒性的作用,也不说明氢气和这些药物之间能发生直接作用,可能是氢气减少了这些药物导致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氢气这种作用是在生物体系中发生,且这种对抗效应没有特异性,也就是说,只要药物毒性存在炎症和氧化损伤,氢气都可能会发挥对抗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本身是科学问题,需要用科学方法提供答案。在目前氢气研究相对早期阶段,还没有比较清晰的解释。以后对这个问题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我们谈氢气和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比较担心的真正问题是,氢气使用是否会干扰或影响普通药物的治疗效果。例如氢气能降低顺铂的肾脏毒性,而顺铂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其治疗癌症的作用基础也是细胞毒性,氢气对抗其毒性是否会干扰和减弱其抗肿瘤活性?这确实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不过有初步研究发现,氢气在降低化疗药物副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减弱其抗癌症作用。这些研究可能给我们一些安慰,但也不能完全消除担心。

总之,考虑到氢气和药物本身不容易相互作用,普通药物一般情况不需要担心和氢气的相互作用,甚至可以用氢水服药。但为了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我认为,宁可相信存在,不能鸵鸟政策,自欺欺人。具体该怎么办?我建议利用氢气扩散性强这个优势,在药物作用的间隙使用氢气,避免在药物作用最强的阶段减少药物作用。简单方法就是氢气不要和某些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的药物(主要是化疗药)同时使用。当然这对于减少药物毒性方面,这种策略也会导致氢气抗毒性效果大打折扣。如面对酒精这种只有毒性的情况,直接在剂量最高阶段使用就更好了,所以可以在喝酒的同时喝氢水。

九、氢气治疗好转反应和副作用

氢气是否存在副作用,那些作用是副作用,关于好转反应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谈过很多,观点基本是,氢气没有毒性作用,氢气没有报道冥想副作用,但氢气的广泛生物学作用意味着氢气完全应该有副作用。治疗反应有可能有,治疗反应和副作用不太一样,但有一定关系。

氢气没有毒性作用是根据潜水医学的大量实验研究结果。氢气曾经作为潜水呼吸气体被研究,作为潜水作业过程潜水员吸入的气体,最最基础的条件就是对人没有毒性,虽然在高压下对人也有轻微麻醉作用,对心脏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都不影响人员工作的安全。当然安全性是相对概念,在一般高压下安全,不等于没有边界,如果继续增加压力,压力本身对人也会造成伤害。只不过在一般高压下,如几十个大气压下,氢气有安全性的可靠证据。在一般压力情况下,例如氢气医学使用的压力情况,氢气分压都不超过一个大气压。这种情况远远低于潜水吸入的情况,因此其安全性是有充分的证据保障的。

但是安全性高,对人没有毒性,不等于没有任何副作用。副作用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所以副作用也是药理作用。有药理作用是任何药物的基本要求,副作用几乎是药物的必然特征。氢气如果有药物作用,必然会存在副作用。在没有明确氢气作为药物的情况下,也不必要谈氢气的副作用。过去我们曾经认为氢气是生理惰性气体,对人没有药理作用,也就不存在副作用了。现在的大量研究提示氢气对人的疾病具有治疗或潜在治疗作用。那么氢气具有副作用和潜在副作用就成为了必然。不过今天对氢气的临床研究和药理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我们对氢气的副作用了非常少。

所谓好转反应,我本来不愿意谈这个问题,因为好转反应只见于中医和自然医学的说法,现代医学不谈这个,只说副作用。但中医明确认为好转反应和副作用不一样。但从现代医学对副作用定义上看,好转反应应该归入副作用范畴。不过确实副作用这种说法不太让人接受。我现在越来越接受好转反应的说法。因为有一些氢气效应完全不能用药理副作用来解释。例如有的人用氢后皮肤瘙痒皮疹甚至更严重,按照现代医学的理解,这比较接近过敏反应。但是显然氢气这种分子结构,完全不具备抗原的要求。所以说人体免疫系统不可能把氢气作为抗原,过敏也就没有任何可能。但皮肤这种反应只能是病人自身情况导致。氢气只是一种诱发因素,导致身体自身的反应。这种反应用副作用或药理作用难以圆满解释。但是如果用好转反应就比较容易接受了。我认为,学术界应该严肃重视和明确界定区分副作用和好转反应,然后进行更深入研究。

十、氢气医学思路起源和未来

之所以把这个作为核心十问之一,我认为任何学科都需要尊重历史,尊重真相,只有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真正的经验,给后人的研究和拓展提供参考。氢气医学的思路来源涉及到面对真实历史的基本态度,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2007年日本学者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是氢气医学的奠基性工作,是启动这个学科关键文献。这个论文背后的思路来源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此之前,有许多关于氢气医学效应的探索性论文。比较具有意义的论文有,1075年美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高压氢气治疗癌症的研究,2001年法国学者发表高压氢气治疗肝硬化的研究。1996年英国学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关于氢气治疗疾病的科幻作品。也有中国学者在1990年代提出氢气有可能具有生物学作用的论文。关于氢气医学应用方面,很早以前就有学者利用氢气作为血流量分析和血流动力学研究。但我认为这些都不能作为2007年论文的思路来源,因为参考文献中完全都没有这些文献的踪影,我和太田成男教授曾经这个问题进行过交流,他声称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曾经有过这方面的研究。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多么了不起,甚至这也有学术不够严谨之嫌,至少没有全面回顾过去相关研究。不过从研究意义上考虑,2007年前的这些文献对氢气医学领域的产生没有发挥实质性贡献,如果没有后来的研究,人们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些早期研究。或者没有这些早期研究,对氢气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没有影响。因此不应该对这些早期研究过于重视。如果一定说有价值,是说明2007年的研究基本科学观点并不是足够创新,只是对过去观点的一次更系统研究认证。但是2007年的研究是确定2kpa氢气吸入的疾病治疗作用,这一具有更强实用价值的超低剂量,是推动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其重要地位仍然无法撼动。

从2007年论文第一作者的个人访谈中(信息来自日本学者《氢气医学》)可见,2005年开始进行的氢气细胞保护效应,其经费来源是日本东京一家氢水Blue Mercury企业,要知道2000年日本就有商品化氢水进入市场,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已经有企业意识到含氢水水可能具有疾病治疗或健康促进作用,只是没有关于氢气医学效应的学术证据,2005年这种观点已经经过几年的坊间酝酿,能出资给学术界开展相关研究足以说明对这种观点的信心比较强。后来资助企业老总室田先生了解到研究结果明确后感慨,过去许多人说氢水是骗局,只少说明当时已经有氢气对身体效应的不成熟说法。根据后来大量氢水效应的研究结果,开始阶段有人尝试饮用氢水一定有大量有效个案。所以我认为,氢气医学的基本思路来自企业,学术界是被动研究并偶然确定了这种思路,学术证据的获得和对氢气医学前景的重新认识,进一步大力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发展。

氢气医学未来怎么发展,这是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氢气医学将以临床试验证据护航加持,家庭和社区应用为主战场的一场新健康生活方式革命。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氢思云》,作者孙学军教授。并不意味着纳诺巴伯氢友会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内容涉及健康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健康指导依据。

温馨提示: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氢气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