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冬虫丸治疗乙型病毒肝炎

 中医睡眠张医生 2022-03-07

冬虫丸治疗乙型病毒肝炎

尹计山,董事长,顾问。

申荣科,王二丑(河北省一洲医院肝病研究室)。

李庚辰,(河北省正定燃料公司医务室)。

主治:乙型病毒性肝炎。

处方:牡蛎100克,人参50克,緑矾30克,花椒30克,茵陈100克,冬虫草150克,半枝莲100克,大黑豆30克,山豆根50克,制大黄30克,大枣400克,鸡内金30克,水红花子30克等。

用法,上药除大束外共研细末,大枣水煮后去核为泥,和诸药为丸。丸重9克,每日2次,每次1丸.60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停用一切其它药物及疗法。若服药30天,肝功能正常, HBsAg 转阴则再服药30天以巩固疗效。

疗效:治疗100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恢复正常或显著缩小,肝区无明显压痛。停药后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和H3sAg,连续2次正常,随访1年无异常改变)59例,占59%;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肝脾肿大有回缩,肝功能检查有进步,查 HBs Ag 仍为阳性,但滴度有所下降)40例占40%;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无改变)1例,占1%;总有效率为99%, HBsAg 阳性转阴率为59%。

按语:湿热毒邪内侵是发生肝炎的基本原因,湿热邪毒为患,壅滞于肝则肝失疏泄,留阻脾则脾失健运,累及肝胆,导致机体阴阳气血衰退失调。饮食不节,过度饮酒,复感时邪。或肝气郁滞,精神抑制.情志失调、脾胃虛损,运化无力,湿由内生。气滞血瘀,络脉不通,肝的阴阳失去平衡。肾精亏损,肾气不足,则免疫功能减低,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

综合其发病机理不外正气不足,毒邪内侵,气郁不畅,瘀血内阻。这四者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决定肝病的发生和发展及转归。不扶正气则邪毒难祛,不攻毒邪则正气难扶,郁不解则血难通,血不行则气必滞。宗其治疗大法不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益气,补肾益精。人参、牡蛎、冬虫草具有激活机体免疫功能的效应,在体内参于一系列生化反应,有明显的双相调节作用,从而增强人体正气而扶正祛邪,重建或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大枣、鸡内金健脾益气,消食化积;水红花子、半枝莲、黑大豆、茵陈、花椒消肿解毒,清热利湿;五灵脂、穿山甲、大黄活血化瘀,通络除阻滞:绿矾燥湿化痰消积杀虫。本方具有抗病毒、消炎、镇痛和改善器官循环和促进细胞再生的功能。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