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色彩表达情感,邵弥绘《观山图》

 泊木沐 2022-03-07

画史中有一个阎立本赏画的故事。有一次,阎立本看见一幅张僧繇的画作。初看平平无奇,觉得不过如此。再看觉得还行,能够称为佳作。第三次看到这幅作品,阎立本才发现了画中精妙之处。这个故事流传极广,说明了对于一幅作品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便像阎立本那样的名家,他在赏画的时候,也需要循序渐进,一点点体会到作品中的神韵。事实上,的确存在一些作品,刚开始看很难产生感觉。过了一段时间,返回头再看,就会觉得如珍似宝,难得一见。欣赏的标准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的审美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发生变化。

邵弥 观山图

这幅邵弥画的《观山图》,刚开始看只会觉得作品淡薄,缺乏饱满厚重的感觉。明明是青绿技法的作品,偏偏画的还是秋天的景色。似乎有悖于常识。当你看了和邵弥同时代画家创作的正统山水,就会发现这幅画作是如此的清新自然。邵弥是明末清初的画家,他生于苏州,和董其昌、王时敏、王鉴等人并称为“画中九友”。邵弥作品文人味道很浓,他画的山水中充满了雅逸灵秀的味道。比如,他用青绿技法,是要画出秋天山水的丰富色彩。江南地区,即便到了深秋,草木也不会完全变黄,远山依然会有绿意。抛开是否写实的问题,如果把这幅画看成邵弥在描绘心情也十分容易理解。

邵弥 观山图 局部

艺术作品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邵弥画这样的作品,想要表达他的惆怅与期盼。秋天容易让人多愁善感,同样也容易让人蓄力待发。邵弥通过色彩的处理,将这两种情绪全部调动起来。无论葱郁的青山,还是岸边傲立的枯木,都在强调两种情绪上的反差。有的时候,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会迷惘,是按照现有的创作之路一直走下去,画到最后成为一种本能创作,还是要挑战一下画出新鲜感。从犹豫不定,到决定挑战,就是一个蓄力待发的过程。因为有了这些内涵,让这幅《观山图》越看越有滋味,成了可以反复欣赏的作品。

邵弥 观山图 局部

此外,还有一点,《观山图》构图简约,舍弃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让画面看起来十分干净利落。尤其是画面中的右半部几乎都是留白,这样大胆的处理,一不小心很容易让整幅作品没有重心。邵弥用颜色弥补了构图上的失衡,他在近景水边坡石上画了一位红袍文人。一点红色,犹如定海神针一样,让作品的构图稳定下来。在明代,红色的袍服不能随便穿着,必须是身居高位的显贵。邵弥这样处理,也暗含了一个道理,人的情感在很多时候是共通的,和身份地位关系不大。即便是身居高位,也和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他在作品中又多了一次表达情感的机会。

邵弥 观山图 局部

当然了,以上种种联想只是一家之言。你可以提出反对的意见。毕竟,每个人在欣赏的道路上,都要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活到了,学到老,这条至理名言也适用于欣赏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