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富川名胜古迹

 探秘桂北 2022-03-07

 古文化遗址


   鲤鱼山遗址
   鲤鱼山遗址位于县城东北面富阳乡鲤鱼村南约200米的鲤鱼山南麓的富江河东畔。鲤鱼 山为一孤山,东西横向,东低西高,耸立于群山之中。迹址由坡地和山腰洞穴组成,面积约 0.16平方公里。山腰洞穴称岔口岩,有三个成“品”字型的进口,进深30米,内有三洞互通。出土有磨制石凿、陶纺轮、以及人的颌骨1件。1974年县文管人员又在岩下坡丘 采集有穿孔石铲、石斧、石枪头、石镞、石环、陶鼎足、剑齿象牙化石、野驴化石等60多件。1979年5至6月期间, 由县科委牵头,配合中学生的教学,组织业余考古小组8人,在县文管 人员和老师的指导下,经过1个月的发掘,又出土一批砸砍器、小石斧、石凿、虎牙化石等, 并写成《富川鲤鱼山古文化遗址的考察报告》论文,参加197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 荣获考古中学组一等奖和金质奖章一枚。 鲤鱼山遗址所采集、出土的文物数量之多,类型复杂,器种繁多,说明鲤鱼山遗址住居 的原始部落已发展到一个相当的阶段。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中期。1980年列 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岩遗址
   狮子岩遗址位于县城南约3公里的富阳乡小新寨村东面石山上。此山东西横向,海拔高 290米, 形象狮子,故俗称狮子山。遗址分布在该山南面山脚的狮子岩内,其岩进深20米, 高6米, 宽15米,整个岩体象一个葫芦形,分前、中、后三室,前室高大宽敞,中室次之, 后室较小,中室有一竖口直通山腰,可攀沿上下,能攻能守,是古人类最理想的居住场所。1963年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普查,发现堆积层分四层,厚为1.05米,出土有圆饼形砾石打制 的砍砸、 刮削凿形石器4件,内含大量螺、蚌壳和碎骨化石。1962年,县物资局在此岩内建 炸药仓库,岩口环境和前室文化堆积层受到破坏,中、后室内堆积层仍保持完整。从出土文 物考证,属旧石器时代遗址。1980年10月狮子岩遗址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横山遗址
   横山遗址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古城乡横山街西南面, 古城中心校、县职业中学后的横山 南面一侧。横山高约50米,南面有一岩,岩口朝南,离地面5米,宽6米,进深20米,内高5 米。1963年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普查,岩内有文化堆积层坚硬,已受严重破坏,现存堆积层 长约6米, 宽1米,内含大量螺、蚌和碎骨化石,采集砾石打制石器2件,分别为砍砸器和斧 型器、 剑齿象牙臼齿各1件。据出土文物考证,属旧石器时代。1980年10月列为县文物保护 单位。
   尖山大岩遗址
   尖山大岩遗址位于县城南4公里富阳乡大坝村南面,相距约400米的尖山大口岩。岩口朝 北偏西, 遗址的范围包括岩口外的小平原,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洞穴遗址的岩高3.3米、 宽3.7米,进深30米。1963年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普查,发现有堆积层厚80厘米,宽1米,长 15米。内含大量螺、蚌壳化石,打制石器、石片。1980年村民挖岩泥作土磷肥,文化层受到 破坏。1988年,岩口外小平原丘陵地被开垦为果园场,又采集到砾石园形砸砍器、凿形器、 石矛头各1件。据出土文物考证,属旧石器时代,1980年10月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深井遗址
   深井遗址(又名白面山遗址),位于莲山乡深井村的白面山南麓,与村相距约为100米处。白面山位于龟石水库的东岸, 南麓有一岩,岩口高8米,宽16米,进深12米。岩内原有黄色 胶结堆积层, 高达2米。内含螺壳化石、啮齿类兽骨化石、打制石器等。1963年经自治区文 物工作队普查, 定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1974年县文管人员复查时,采集有砍砸器1 件、 尖状器2件。1983年,村民将岩改建为种磨菇场所,文化层皆毁。1980年10月列为县文 物保护单位。
   荆竹山遗址
   荆竹山遗址位于古城乡杨村与桂洪村之间的荆竹山南麓的岩内。遗址包括黑岩、亮岩及 荆竹山南麓的荒场, 总面积约200平方米。黑岩口窄内宽,高10米,面积90平方米,内有地 下河水可食用;亮岩高6米,宽7米,进深10米。有黑色螺壳化石胶结层40厘米。1980年在岩 口外的荒丘上, 采集有打制石器斧形器和凿形器各1件。由于村民开辟此遗址作置肥料场和 在黑岩内开辟白天电影场,此遗址已受破坏。据出土文物考证,属旧石器时代,列为县文物 保护单位。
   狗公山遗此
   狗公山遗址位于新华乡旱塘村南面约500米的狗公山大口岩内。山高约150米,岩口朝东 北向,离地5米,口宽10米,高6米,进深17米。地处湘桂边界,离岩口东北面有地下泉水可 食用。1973年县文管人员普查时,在岩内采集河卵石打制石器2件,皆为砍砸器;岩内黄黑 色胶结层厚1米、 长6米、宽9米,内含螺壳及碎骨化石。岩中葬有一座现代墓,从出土文物 考证,属旧石器时代。1980年10月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寡母山遗址
   寡母山遗址位于富阳乡龙母寨村南面,距鲤鱼山遗址北面约2000米处的寡母山西南坡地 上,遗址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1964年元月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普查,采集有石斧、石凿和 绳纹夹砂陶片12件。1967年县文管人员复查时,又出土小石斧18件、石纺轮3件、石犁8件, 皆属磨制石器。其中小石斧有金属括磨痕迹,属新石器时代。
   大山遗址
   大山遗址位于富阳乡大坝村东面约150米的大山西南坡地上,东西长100多米,南北宽40 米左右,遗址除北、东两面皆为石山土岭外,其余为耕作区。1964年元月经自治区文物工作 队普查,采集磨光石凿2件、石斧3件、陶片6件、瓷片3件、器足1件。1980年3月县文管人员 又在大山南坡小道上采集磨光石斧1件, 方格纺陶片数件。据采集的遗物证明,大山遗址为 多时代重叠遗址。

 故城遗址


   冯乘故址
   冯乘故址,旧图地志载述不一,标位各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名沿革草图》标示:从 汉至唐五代十国,冯乘县故城址标位在今富川麦岭一带;《交址刺史部图》标示:两汉冯乘 县在江华萌渚水中游;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示:汉至两晋冯乘标位与《交址 剌史图》同;《元和郡图志》载:冯乘下东南至贺州(今贺县贺街)一百八十里”;《江华县 志·古迹》载:“冯乘在县西南七十里”;《大明一统志·古迹》载:“废冯乘在贺县北一 百二十里”;《寰宇记》“冯乘县贺州北百二十里”;清光绪《富川县志·艺文》33页日:“按志钟山镇古冯乘也”。据上所述,冯乘县治址一在湖南江华,一在今富川县境,一在今 钟山县钟山镇。
   经考,唐武德四年(621年) 析冯乘之半置江华县,唐武德四年前,冯乘县故址应在今湖 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之白艺营与涛圩之间,即萌渚水中游。此与《水经注》卷38“渚水迳冯乘 县西,而北注冯水,冯水又迳营道县,而右会营水”之记述相合。唐武德四年,冯乘属贺州 后至宋省,冯乘县故址应当在今富川境内。据清光绪《富川县志·古迹》载:“今县东三十 里勾挂岭一残碑,字迹蒙晦,仅存德庆府三字,考旧志,宋太祖时分设广南东路,贺州等处 俱隶之,冯乘当为德庆属县,勾挂岭相传即旧治也。”勾挂岭在今古城乡秀山村境,据当地 口碑传闻,此地原有一“蓬(冯)乘庙”(逢乘庙已废)和一“千家井”。至今仍有“蓬(冯)乘 岭”、“逢(冯)乘江”之称,村之南有勾挂塘、勾挂石之地名称谓。《富川县志·水利》载:“勾挂塘在冯乘旧治西” 。在今福利乡《灵溪岩》石刻中有“冯乘上乘头坊”之记述,方 位与之吻合,故今古城乡秀山村境乃为冯乘县故治所在之一。
   富川县旧治遗址
   富川县始建于汉元鼎六年(公前111年) ,属交州苍梧。清乾隆《富川县志·沿革》载:“旧县治在钟山镇,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 徙县治并守御千户所于今县城(守御所原设在矮 石) ”,即今富川瑶族自治县旧明城;《富川县志·古迹》载:“龙平县,十六都牛庙寨后 (今钟山县属牛庙),明嘉靖问,里民钟秦釜掘地得龙平县印,送政贮库,梁之静州及龙平郡、 唐之富川皆治此。”;清道光十年(1830年)四月,邑孝廉汪呈玉为重修县城南门楼碑记言:“邑之建于斯也,由前明弘治之十有三年,春涨湍激,推崩矮石堡,各千户题请土城于此,” 即今富川瑶族自治县旧明城。
   据上述记载,富川旧治,分别在今钟山县牛庙、钟山镇和今富川瑶族自治县矮石等地设 置过。即牛庙、钟山镇、矮石为富川县治旧遗址。
   经考, 矮石为明初富川旧治遗址之说有误。光绪《富川县志·营建》载:“旧志云, 洪武二十八年徙县治并守御千户所,二十九年城富川,初,县无城,是年征蛮将军韩观疏请 始建,百户余达、千户汪成、王礼、刘信,相继筑建竣事。按:县治旧在钟山镇,其徙也, 以典史徐鲁之奏,守御所在矮石山下,则明洪武二十二年韩观请设,见明史本传。旧志俱未 明晰,计请设所时距徙县仅六、七年,而矮石去县城仅三里,县徙而所来同居,此事之必然 者”。据上所述,富川县治所于明洪武二十九年由钟山镇迁徙于今明富川县城,矮石不应作 为富川县旧治遗址。富川县旧治遗址,今可考者牛庙、钟山镇,不可考者姑置之。

 古建筑


   富川明城
   富川明城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都庞岭余脉的西屏山下,富江上游西岸的瞭高岭旁。据旧 志载,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从钟山镇徙迁于此建城池。始为土墙,明季改砖墙。城 墙周长2113米,高6米,宽2.7米,有城垛909个,总面积为0.3平方公里。城外有护城壕,城 之南隅有古塔“砥柱中流”,塔下有慈云寺。与北蟠(盘)龙山和东之马鞍山相对峙,形成天 然屏障,回护城郭,西矗瞭高岭。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古城。
   富川明城,自建至清末曾经八次重修。其中清乾隆八年(1743年),各城门“以砖易石”。有城门四,东称升平、西称泰定(此门早闭,后被毁)、南称向日、北称迎恩。城门皆用青方 石构筑,高0.5米,周长51米,呈内收式向卜递增。每块青方石一般长1.8米,高0.58米,厚 1.03米, 每廖城门用青方石约821至896块。四个城门造型大同小异,有中道门,高5.1米, 宽4米, 进深14.7米,园拱顶,如隧道。各城门建有城楼,采用柱抬梁式构架,榫卯结合, 重檐硬山,外围砌砖墙,抗风抗震性强。
   城内有衙署、典史署、麦岭同知署、教谕署、训导署、城守署、仓库监狱、文庙、武庙、 城隍祠、养济院、文昌阁、昭忠祠、旗纛庙、令公庙、土地庙、报恩寺、节孝祠、坊表神楼 等古建筑,有“井”字形大街5条,用卵石铺砌,俗称“花街”。有古井3口,民房古色古香。每到元宵佳节,神楼结采张灯,龙狮会萃,鞭炮震天,热闹非常。
   数百年来,富川明城几经更易,或拆、或改、或失修,至今城墙已大部被毁。城内民宅 依旧,有增无减。且富川高中、富川初中,富阳镇一小、富阳乡人民政府,以及富川人民医 院等单位仍置入其怀。现代化的建筑群体逐步崛起,使幽幽古明城更添春色。1980年后,政 府拨款,对南门、东门进行全面维修。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瑞光塔慈云寺
   瑞光塔 位于富川明城南部500米的富江西畔。始建于嘉靖三十四(1555年) 前,清咸 丰五年(1855年)毁于兵火,清同治壬申(1872年)重修,1980年政府拨款维修,1988年再次拨 款加固塔基, 塔为六边形空心七层砖塔,呈递收上升,高28米,塔基埋深4.8米,底层外周 20.9米,内周8.4米,墙厚1.86米。顶层外周13.38米,内周5.22米,墙厚1.06米,用四百公 斤重的古铜刹罩顶。各层有一门。依次顺时针变化门向。底层门宽0.83米,高1.63米。顶层 六面有门窗,宽0.48米,高1.43米。塔内有螺旋式砖梯78级环行而上,攀沿塔巅,可览尽富 川城全景。瑞光塔历经洪涝、地震、雷击,依旧安然无羌,魏然屹立富江之滨。
   慈云寺 位于瑞光塔旁,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行修 理。咸丰五年(1855年) 毁于兵火,同治壬申岁(1872年)再次重修。民国4年,陆荣廷带兵由 桂平到富川, 游慈云寺时,倡议修一条花街路,接慈云寺至回犀桥。总长61米,宽2米。民 国期间改为“中山纪念堂” ,两侧有厢房、每座殿皆由6柱抬梁构架组成、榫卯结合、总面 积为598平方米。后殿有圆月门, 直通瑞光塔。1983年重修,现为县文物管理所陈列室。1980年列入县级文物护保单位。
   文庙
   文庙,俗称孔庙,又名学宫。始建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原位于县西南郊一里许。于正德元年(1506年)徙建城内北隅(即今址)。历经明末、清代八次重修扩建,至道光十四年 (1834年)学宫全面落成。整个建筑群体成方形大院,四周有围墙,外围各有通道,总面积为 4527.5平方米。内含有文庙正殿、东西两庑、祭祀库、宿斋所、舆选所、戟门、名宦祠、乡 贤祠、明伦堂、尊经阁、崇圣祠、忠义祠、棂星门、宰牲所、泮池等建筑和设施。
   解放后,文庙曾由富川县初级中学维修作增班教室使用,随后因其他事业发展,被富阳 乡社办冶炼厂、木材电锯厂等单位拆毁改建,现只存正殿轮廊。1980年10月已列为县级文物 保护单位。
   灵溪庙
   考旧志,富川境内庙宇甚多,至今仍能保存完整者,乃灵溪庙尔。灵溪庙位于县北油沐 乡福溪村马山南面200米的灵溪河上。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 正式改建成一百二十柱大庙。故灵溪庙又有“百柱庙”之称。
   其构筑, 由76根高2~5.5米,直径2 0~38厘米的粗大圆木柱和44根吊柱、托柱支撑而 成。其工艺有我国北方常见的抬梁式构架和南方常见的穿斗式构架相组合,采用月梁、托峰、 托脚、榫卯结合,重脊歇山,保留宋代的建筑手法。于清嘉庆丙寅岁(1806年)对庙貌进行增 饰,绘新圣容,增设周围栏杆,俱全仪仗。至同治六年(1867年)止,前后共修整七次之多。庙高5.5米, 进深17.5米、 宽20.8米, 占地面积为1亩。1958年作饲养场,损坏木柱6根。1985年村民重新补修。
   恭诚寺
   恭诚寺,位于福利乡留家湾村南80米,始建于宋末,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进行重修, 分上、下二厅,中间为天井,呈四合院式长方形。民国初期改为“杨氏宗祠”,左右两边增 建厢房, 占地面积为644平方米, 其建筑结构, 前面三门均为石造,中门顶有太极图案和 “杨氏宗祠”四个阳刻字,左右侧门顶阴刻“左昭”、“右穆”;内由18根石柱和两根圆木 柱,采用抬梁式构架组成,每根石柱均有阳刻浮雕狮、虎、蛙图案,并在14根石柱上阳刻阴 刻对联七副;周围墙墓均用高2.2米、长2米、厚43厘米的大青方石下基砌成,石墙坚固,左 侧建有七层塔,寺对面建有戏台,七层塔和戏台毁于“文革期间”。
   神亭戏台
   神亭戏台, 位于城北乡凤溪村中心, 七星行宫对面18米。始建于明代。清乾隆甲戌岁 (1754年)重修。解放后,群众捐款,政府资助,又进行了一次维修。台基为砖砌,略成方形, 长为7.89米,宽6.88米,高1.36米。台上为10根木柱穿斗式构架,榫卯结合。15架桁,歇山 顶,檐下有吊柱8根。台面铺板厚3厘米,台中用板壁相隔前、后台。
   东水戏台
   东水戏台,位于朝东镇秀水村头,距双溪风雨桥西30米,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 年) ,后遭毁,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解放后,70年代初期,群众捐款又进行一次重 修。台呈“凸”字形,用青砖围砌,占地面积为57.8平方米,台面皆用木板盖镶。台阁用8 根木柱抬梁构架组成,重檐歇山,飞檐高翘;柱梁上有木雕艺术,脊山上有泥塑如意、葫芦 等艺术;天蓬上用“凹”形倒扣八边喇叭。彩绘八仙图案,现保护较好。
   回澜风雨桥
   回澜风雨桥位于油沐乡沐笼村,下花园和三园栎之间的黄沙河上。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1573~1620年)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重修。南明隆武二年五月(1646年6月)建以石栏。清道光庚子岁(1840年)再次重修,历时六载,成于乙已岁(1845年)。解放后,1986至1987年 政府拨款进行维修,使其保留原貌。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桥由三拱石拱、 桥亭和阁楼三部分组成。全长为37.54米,宽4.6米,高4米。每拱跨 度为6.22米, 矢高3.5米。桥面全用青石板铺设,桥上设一亭。亭内36条圆木柱,两边外10 内8对称,采用抬梁式构架、榫卯结合而成,结屋十楹,中耸一楼,跨屋三楹,亭高3.5米, 两旁有木栏栅兼设有长条大木凳。专供往来行人憩息、避风雨,观赏山色田园风光。
   桥南端连接二层正方形阁楼, 边长为7.6米,高10米。底层石基砖砌,有东、西、北三 门,皆为石门构造。各门有额题,东日“辉腾叶变”、西日“往来通衢”、北日“江流砥柱”, 与桥亭相通。南临公路,无门道,顶层由四根圆木柱支顶。内存十二块碑刻,为研究风雨桥 及油沐历史提供丰富的史料。
   《古建园林技术》称回澜、青龙两座廊桥,乃是集我国北方的石券桥、南方的亭、古远 的阁、以及本地的廊桥,四者造型的特点于一物的组合体。这就产生了别具富川特色的新品 种——石券廊桥,在全国古建园林中是属独特的。
   青龙风雨桥
   青龙风雨桥, 位于县北油沐乡油草村左侧南30米的黄沙河上, 宛若龙山之吐秀,故名 “青龙”。距回澜风雨桥1公里。称之姐妹桥。据《整修青龙亭碑记》,此风雨桥始建于明, 具体年代与回澜风雨桥相仿。清嘉庆初年(1796年)进行重修,道光甲午岁(1834年)再次重修。此次重修,将阁楼增高一半,增建一楼,呈为三层阁楼。1986年由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复 原一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群体由石拱、桥亭、阁楼三个部分组成。桥长为26.7米,单拱,皆石砌,宽4.7米, 高5米,拱矢高4.35米,跨度7.3米。桥亭由28根圆木柱抬梁构架组成,中耸一楼,跨屋一楹, 两侧栏栅木凳皆具。阁楼由4柱抬梁构架组成,歇山顶,三重飞檐,脊山上泥塑彩画。阁内、 外、门窗、壁上绘有古典神话故事彩画。三面石门,西无门,北门与桥亭相通。三门门额上 分别大书“翠拔群峰”、“山水环之”、“升仙气象”。《整修青龙亭碑记》言:“斯亭之 建,庶使往来无泥途水涉之劳,复致休息者有登临眺之乐,更有以息行旌,培风水、挺镇宅 之妙”。
   朝阳风雨桥
   朝阳风雨桥,位于城北乡凤溪村神亭戏台东面30米的凤溪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 (1607年),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行重修。由桥和亭两部分组合,皆为木造,两头有砖 砌封墙。桥长15.4米,高3.1米,宽4米。亭由8根圆木抬梁构架组成,通高5米,重檐歇山, 檐周围有8条吊柱, 桥两边置木栏杆、木长凳,以利人们纳凉休息之用。是瑶族地区最古老 风雨桥之一。
   福寿风雨桥
   福寿风雨桥, 位于城北乡凤溪村神亭戏台西面30米的溪流上。始建予明万历三十六年 (1608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由木桥和桥亭两部分 组合。亭两头有封墙。桥全长10.35米,高1.7米,宽3.5米,跨度为8.55米,亭高4.05米。皆采用抬梁式构架,重檐,上为歇山,下为硬山,两边置木栏杆及木凳。它与朝阳风雨有姐 妹桥之称。
   黄侯泉风雨桥
   黄侯泉风雨桥, 位于县北麦岭乡黄侯泉村东南面200米的溪水上,是以石板桥配木构建 筑亭为特色的风雨桥。始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风雨桥由 桥和亭两部分组合。桥采用石墩为基,为三跨,每跨3米,上铺青石板为桥面,总长9米,宽 2.18米。亭由4柱抬梁构架组成,亭高5米,重檐歇山,飞檐高翘,檐下置方格花窗。亭两边 置栏杆、木凳,供过往行人休息。
   高桥风雨桥
   高桥风雨桥, 位于县北麦岭乡高桥村头西南一侧30米的小溪上, 始建于清雍正癸丑岁 (1733年),由桥和亭两部分组合。桥采用24根大木为梁,分五层纵横重迭飞架而成,上盖木 板为桥面。桥长16.6米,宽4米,高6米,故名“高桥”。亭由24根圆木柱抬梁构架,榫卯结 合,组成三重檐歇山,亭通高5米,两头封墙,留有卷拱顶中道门,其桥亭构筑别具一格。
   回龙风雨桥
   回龙风雨桥,位于城北乡石槽村西南30米的富江河发源地的溪流上。始建于清乾隆六年 (1741年) ,民国7年重修。由桥和亭两部分组合。桥长19.2米、宽4.5米,高2.1米,采用石 砌桥墩, 分两跨,每跨6.9米,上架大木为梁,加铺木板而成。亭由16抬柱梁构架,组成三 重檐,歇山、悬山和硬山三者重迭组合,通高7.3米。桥基上面砌墙券拱顶,阴刻花卉图案, 檐下用花窗镶饰。
   兴龙风雨桥
   兴龙风雨桥,位于朝东镇岔山村西南30米的岔山河上,始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 后经几次小修。建筑体由桥和亭两部分组合。桥体用大木为梁,一跨飞渡过河,跨度悬空6 米, 两头延伸,总长22.09米,宽6.6米,高2.3米,上盖木板而成。亭由36柱抬梁构架,组 成上为歇山,下为硬山的顶。中间8柱建木楼,楼高3米,两端封墙开中道门。楚越古道经过 此桥。
   磻溪桥
   磻溪桥,位于富阳乡巩桥村南20米的磻溪河上,始建于清道光庚戌岁(1850年),是湘桂 古道上的大型实用石拱桥。桥体选用河岸及河床自然生根岩石作基,桥体坚固而造价低。桥 长17.5米, 宽5.5米,高3.9米,桥面厚度为0.6米,分3拱,每拱跨度4.8米。采用我国桥祖 “赵州桥”的建造技艺,石拱平砌、空腹,造型美观。解放前后,是富麦公路线上的主要桥 梁之一。1980年,县交通部门进行过加固维修,曾经受过现代坦克和载重汽车重压。至今保 护完好。
   东山文昌楼
   东山文昌楼,位于朝东镇东山村中心。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由四周砖墙, 4柱抬梁构架,榫卯结合组成,重檐、歇山、飞檐高翘。脊山泥塑金鱼、葫芦。通高9.3米。楼阁进深6米, 通阔4.9米、楼南面有—45平方米宽的藕池陪衬。地层用6扇木雕花窗大门叶 组合;二楼四壁开窗,窗外绘有花、鸟、虫、鱼及古代历史人物故事墨画;三楼四壁开木雅 花窗,可极目外景风光。楼内光线充足,乃为古代生童弦诵之所。
   塘夏文昌阁
   塘夏文昌阁,位于朝东镇塘夏村头东30米,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阁楼通高10米, 进深8.5米,阔8.47米。采用4柱抬梁式构架,四周砖墙结构组合歇山顶,由十九架桁组成顶 面,出檐1米。第一层楼高5米,第二层楼3.35米。一楼四壁七窗,二楼开九窗,其中正门顶 开一个八边开木雕花窗。每边长83厘米,中轴线两边雕刻羊、马、象、鸟、如意花图案对称, 上额书:“永振儒风”。窗外绘山水及古典人物故事彩墨壁画。是瑶族地区古代生童读书之 所,至今保护完好。
   炮 楼
   炮楼,是清末民初,农村为抵御匪乱而建造的一种防御建筑楼体。县境内炮楼建筑颇多, 特别是瑶族聚居的古老大寨,几乎都有此类建筑。现择其保存较完整者记之。
   罗佳本炮楼 位于葛坡乡罗佳本村西南村头。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分左、右两 座炮楼,矗立于村头两旁。右楼通高7.37米,有楼三层,皆砖木结构,硬山顶。各楼四壁开 有枪眼。左炮楼通高10.21米,分四层楼。建筑设置与右楼相仿。
   石枧炮楼 位于石家乡石枧村的西面村头。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基用大青砖通 砌,大门镶石块,楼通高11.9米,占地面积14.4平方米,造楼五层,每开楼层枪眼4~6个, 一般枪眼高62厘米、 内宽12厘米,外宽5厘米,厚40厘米,可向四周瞭望,居高临下射击。炮楼下四周建有石砌屋基民房,作外围保护层。
   莲盘炮楼群 位于新华乡盘坝村。建于民国8年,共建有五座炮楼,其中主楼建造在 抛物状轴线上,其余四座分别于轴线两旁,呈双曲线式,有如两道倚角,成为近代战式中的 三道火力交叉线。其建造炮楼碑序称:“炮楼之设,不仅为望远谋,亦不仅为御侮计也”。第一道防线两座炮楼, 间隔4米,每座楼高8米,进深4.1米,阔5.07米,墙厚42厘米,分为 三层,有炮眼10个;第二道防线两座炮楼。间距为11.6米,高11.76米,分为四层。进深4.5 米,阔4.6米,厚44厘米,有枪眼11个;第三座为主楼,与第二防线相距26米。楼高11.8米, 分为四层。进深3.6米、 阔4.17米, 楼基和门皆为青石。四墙为青砖砌造,墙厚44厘米, 1950年曾击退湖南土匪莫凤山百余人的抢劫进攻。现已拆毁了两座。有三座保存完好。
   东湾炮楼 位于新华乡东湾村中。建于民国10年,立于村之东西两侧,为全村的两个 制高点。间距为30米,东炮楼高12.3米,进深2.9、阔3.7米,墙厚45厘米,分五层,枪眼13 个;西炮楼高11.68米,进深3.4米、阔3.81米,墙厚43厘米,分四层,有枪眼4个,瞭望窗4 个。
   路溪炮楼 位于新华乡路溪老村中。建于民国21年,通高10.7米,进深4.03米,阔5.23 米, 墙基皆用大青方条石筑砌,墙厚43厘米,有楼四层,枪眼10个,瞭望窗8个。楼下周围 外设护墙和通道,通道宽仅1.12米,总长23.6米,设有三道闸门,枪眼紧对最后一道闸门, 炮楼背靠大后山,可攻可守可退。

 摩崖石刻 碑碣


   摩崖石刻
   川岩摩崖石刻 位于城北乡石狮村的川岩北进口右侧峭壁上。川岩北南贯通,岩高18 米, 宽50米,长380米。一水自北向南川流,内筑一条古通道,进出口和岩内架设有三座渡 桥。北进口石壁下的三角锥体大石上刻有“山水之腴”横排阴刻楷书,字径50厘米,为清同 治丙寅年(1866年)蒋汉卿书刻。锥石右侧内还刻有清皇封正六品山主黄瑞林,捐助修川岩桥 墩、石阶路碑记。右壁上6米高处,竖排阴刻“独挽狂澜”行书大字,字径1米,刻深10厘米。为广东南海潘磷,于清同治辛末(1871年),率兵路过此岩时留书镌刻。“独挽狂澜”四字, 挥笔自然,苍劲传神,令人仰而观止。是富川清代第一流大型书法艺术佳作。
   潜德岩摩岩石刻 位于莲山乡莲山中学东南侧100米的读书岩塘中的豹山潜德岩(俗称 隐山读书岩) 内。考旧志,豹山有“农人望岫上云,占晴雨常验”的记载。豹山可能原属挺 拔峭峻,后因地壳变动,逐渐下沉,故今之豹山已呈一座矮小山巅屹立在塘水中,岩之底部 已被水淹泥浸。又东一里许有名日通山,俗称鬼仔山、赖头岭,山有一洞日祥云,皆为宋御 史林通归隐读书处所。林通,字达夫,宋仁宗时(1023~1063年)官至御史,后弃官归隐于此, 不复人间尘俗事。潜德岩摩崖石刻皆为宋御史林通所刻。豹山潜德岩内,于岩天蓬盖顶倒刻 “潜德岩”三字,字径40厘米,旁刻“大宋元丰四年辛酉(1081年)八月林通达夫题”;在通 山山腰一平台石上刻“涵虚洞”三字。稍下刻“考槃石”和“大宋熙宁甲寅(1074年)二月林 通达夫题”,在石壁上刻诗两首:“一榻涵虚洞,冈峦势若堆;梦魂迷蛱蝶,枕簟锁莓苔。白昼晴宵里,清风明月来;欲知卧之处,不必意崔嵬。”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溪岩摩崖石刻 位于福利乡雾溪村鸭母塘北面的本面山西南山脚的灵溪岩 (又名读 书岩)内。岩高6米,宽3米,进深10米。在岩口左、右两壁,离地面相对高度约1.4米处,左 边镌刻楷书“灵溪岩”三字,字径为15厘米,旁刻“崇守四年”(1105年) ,字径为4厘米;右边壁上镌刻宋代宗教信仰的醮会、设斋等规定内容,字径为2.5厘米,下手刻“大观庚寅” (1110年)。
   董二十一娘摩崖墓志 位于新华乡榜下村后山大罗山峰下的狮子背山脚西南石壁上。离地面相对高度为2.3米, 在摩崖上占面积1.35平方米,周围阴刻曲枝纹花边;墓志文刻载 墓主的亲人为其寻找墓穴的经过,以及从风水地理出发选择墓穴的吉祥成功之理由,即“风 水皆和”,文后刻“岁当辛亥绍兴改元(1131年)季冬酉甲”,皆用阴刻楷书,字径为2厘米。此墓志是古“堪舆学”在富川民俗中应用的范例。
   榜下村摩崖石刻 位于新华乡榜下村后大罗峰山的一块约200平方米垂直石壁上。据 传石壁下曾修建过寺庙。石刻离地面相对高度约3米, 占面积约1.5平方米。于宋绍兴壬子 (1132年)为刘翕所刻。其文有刘翕的“灵杰郡示寓”序文和“诗”,以及“逋婿潘堂和诗” 三部分组成。其内容反映了当时洞庭湖一带钟相、杨么等领导农民起义军“行法”所到之处, 焚烧官府、寺庙及富家之宅,大杀官吏、儒生、僧侣、卜祝等历史背景。刘翕是避难到此, 恰遇岳飞部在富川境内败曹成兵之战事,因而序怀其意,刘翕诗日“岁前贼马到眷陵,盗跖 横行似雷奔;杀掠人民焚舍宇,挚携妻子别乡村。东西各去依亲住,望不耸来此属存;原早 太平踢里日,团圆皆感荷天恩”。和诗日“久邻大罗峰百陵,彼岩避寇可弛奔;干戈日见盈 途道,劫戮时闻满郡村。志愿曹家兵静恤,意从陈宅众安存;仰瞻舜政颁寰宇,齐唱歌谣激 帝恩”。此石刻诗对研究南宋初期的历史具有一定价值。
   穿石岩摩崖石刻 位于麦岭乡月塘村周家东面300米的郎山山麓。穿石岩又名书字岩, 为宋御史周英纠被朝廷极判, 后归隐所刻。岩口高3米,宽2米,进深20米。岩口进深3米处 的天蓬盖上倒刻有草书“拙林道人” 阴刻大字,字径55厘米。进深2米处的左岩壁上,刻有 七律诗:“极判以来不记年,斯岩体朴本浑然;凿开混沌鸿蒙地,透见明通公溥天。老去投 林得幽趣, 困来枕石听潺泉;时烹名茗供清兴。猿挂枯藤鹤避烟”。字径为6厘米,占面积 为3.2平方米, 系倒写、倒刻、倒读草书,书法生动。又稍内刻有“炼丹所”正书。清光绪 《富川县志·古迹》载,岩内刻有“空壑处停石棋局”和“请寻乐处”等,此两处因长期经 水流冲刷,已无可辨认。周英纠,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官给事中国课御史。时值与班 值御史入谏,不听。遂免官归隐于穿石岩,号“拙林道人”。据考,此摩崖始刻于恭帝德禊 祐元年(1275年)以后,其内容寓意之深,充满了他对腐败朝廷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真君岩摩崖石刻 位于朝东镇秀水村小象鼻山东北面一侧山脚。岩高6米,宽2.4米, 进深18米。岩口右侧,离地50厘米,阴刻有“新建真君阁题名记碑”嘉泰元年(1201年)所刻。进深6米处,刻有“法轮驻记”,记载了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 南岳僧人栖真子,来到 真君岩内进行修炼的史事。岩壁上分别于明万历二十八年 (1600年) 、四十五年、天启四年 (1624年)和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刻有6块捐募芳名碑。
   知米摩崖石刻 位于新华乡井头湾村竹仔坳的石壁上,石壁离地面相对高度约50米, 石壁高4米,长5米,“知米”石刻即在其上。石刻分两幅,右方是“知米”二字,大书、横 排、楷书,字径高1米,宽1.12米,阴刻入深寸许,署“永历七年(1653年) 九月江夏朱盛浓 题”;左刻小序一则并七绝四首,草书、阴刻,字径10厘米。其诗云:“选石裁诗偶落名, 为他幽谷少同声;倘能飞至西湖上,更有三生一段情。嶙峋罗列胜天门,满眼青苍翠滴痕;偶继昌黎千仞兴,笔锋墨沉达昆仑,削壁梯云好赋诗,几行醉墨仗青藜;山深不许凡夫见, 只许清风明月知。漫说云根袖里收,层层悬壑少人游;直攀绝顶空宵汉,定有萧湘一派秋。” 左署“永历癸已秋(1653年)江夏朱盛浓题并书”。旧志载,朱盛浓为明永历王总督待郎,清 顺治四年(1647年)大兵破平乐。朱盛浓由桂林走灵川,后遁隐富川。常偕同仁数人游三辇村 (即今新华乡新新华、井湾、东湾村公所辖区),爱其山石所镌。据传,朱盛浓为宣传发动当 地瑶汉人民抗清复明,可惜历经战祸的富川瑶汉人民,不愿从戎,特别是历遭离难的瑶族人 民,无心政治。朱盛浓举事无望,只好题下了“知米”二字,意指当地人民只知米粮,不知 政事。赋就抒怀七绝四首,愤然而去。
   社公山摩崖石刻 位于葛坡乡深坡村南社公山腰,其山腰有一岩,俗名宝岩,隆冬大 雪无被也可借眠, 岩外8米处悬崖上有一天然平板青石。据光绪《县志》载,此岩为诗人蒋 拙吟咏之处。明代(具体年份不可考)邑令王海观阴刻“吟所”二字于其中,字径40厘米,右 边阴刻“邑令王海观为”;左边阴刻有“诗人蒋拙堂书”,其石刻脚下有以上相同文字。解 放前,离摩崖石刻3米处建有八角亭一座,实为吟诗、消暑之好去处,现亭已拆毁。
   大口岩摩崖石刻 位于新华乡东湾村东面400米的大山腰的大口岩内, 岩离地相对高 度为90米, 岩口高10米,宽11米,进深40米。摩崖刻于岩口右侧岩壁上,占壁面长5.4米, 宽98厘米, 中间为序文。记述富川新华瑶区的信仰, 其余为募捐芳名, 刻于清咸丰十年 (1860年)。岩内敬奉有观音、风神、雨神、甄王大帝、雷神、电母。佛像解放后毁掉,至今 仍保存一对白玉雕塑的观音莲座。
   碑碣
   水川庙石香炉 位于葛坡乡上洞新村西100米的水川庙遗址上。刻于明嘉靖四年(1525 年),石香炉有两种型号共5件。第一型石香炉3件,大号者通高70厘米,底径30厘米,八棱, 24格,三等分;有阴刻图案虎、犀、玉树、黄牛、如意、山羊、象、莲花、狮、马、扶桑、 鹿、 花卉、麒麟、龙珠等。取其动势,栩栩如生,俗称“八桂香炉”。第二型石炉2件,呈 长方柱形, 半圆顶,长51厘米,宽40厘米。三面阴刻铭文,阴刻楷书,字径3厘米。现保存 完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线刻观音像 位于富川城南慈云寺后的瑞光搭下。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为邑人 汪若冰所刻。刻像仿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线画观音原作为蓝本。采用阴刻手法,线条流畅, 仙形踏云而飞, 栩栩如生。碑高1.95米,宽95厘米,厚20厘米,仙像身高为1.33米,祥云5 朵。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高田寺碑刻 原在富川城内的报恩寺,后移迁慈云寺瑞光搭下。刻于明崇祯元年 (1628年) 。碑高1.78米,宽0.7米,厚12厘米。由明万历云南按察使司副使、邑人汪若冰撰 文,贵州石阡府推宫、邑人周烈武录额,广东万州知州、邑人毛一公丹书。撰文叙载了汉代 羽人张道陵到富川白云山修炼,以及其子弟到富川城内报恩寺,传道教文化的历史。
   回澜风雨桥碑群 碑群共有12方,藏于油沐乡回澜风雨桥亭阁内,皆为重修风雨桥亭 碑记。最早刻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最晚一方刻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五月。碑记题额有《回澜桥记》、《乐舍芳题》、《功并洛阳》、《山川一握》、《胜跨连虹》和 《金石壮志》等。内容淋漓满目,引经据典,别开生面。对研究富川风雨桥史及乡土风情有 一定价值,其中《金石壮志》碑,高1.76米,宽1米,刻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 重修回澜风 雨桥之时,为“敕命督理印马屯田巡按、直隶应天、山东、河南、潼关卫所等处监察御史、 加升太仆寺少卿、邑人何廷枢运之甫谨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传芳堂碑刻 位于朝东镇秀水八房的传芳堂内, 共有碑刻8块,其中以“传芳堂族规 碑”为主碑,刻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长1.46米,宽0.74米,厚12厘米,阴刻秀水毛 姓本族规条例9条。其次有“建复登瀛桥记”碑,其内容指出“秀水风光与广西桂林山水相 伯仲”。为“秀水风光小桂林”奠了基。另外有“重建戏台碑”,刻于民国8年。其余5块碑, 均为捐款修桥修路及传芳堂的芳名碑,以及重建忠佑庙芳名碑。
   东观寺碎墙 位于新华乡新华中心校内东观寺旧遗址上。此碑群为清嘉庆三年 (1798 年) 重修东观寺时刻,共26块之多,砌入寺门墙内。其中一块为序文碑,长60厘米,高42厘 米,厚33厘米,其余为长度不一的芳名碑。序文中言“盖闻福地加福,重新报先祖于洪武, 乐籍于汉, 明时建立东观寺。” 记述了佛教传入瑶区建寺的年代, 并记述于明崇祯三年 (1630年)进行过重修。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募捐重修时,并建戏台一座,成为瑶族人民祭 祀盘古王和打醮的集中点。此碑群,于1986年新华中心校修建校舍时拆毁,现仅保存序文碑 刻。
   奉县封山碑 位于富阳乡大围村宗祠内。刻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碑长1.33米,宽 66厘米,厚12厘米,阴刻楷书,字径7厘米,跋字径3厘米。碑刻为大围村阖源同立禁约,其 内容为保护瑶区古木、山场、水源,不许在瑶山焚山砍木,刀耕火种;更不许卖瑶田及霸占 瑶地,附葬祖坟等项;述明经富川县正堂批准,并照执行。现碑已断为两截。
   重修南门城楼碑 此碑现砌于明富川城南门城楼面墙右侧内。为邑孝廉汪呈玉撰文, 刻于清道光十四年(1830年)四月。碑高50厘米,横宽70厘米,阴刻楷书。“碑记”序文日:“邑之建于斯也,由前明宏治之十有三年,春涨湍激,推崩霭石堡。各千户题请筑土城于此”。此碑文之说,明富川城的始建与旧志载的明富川城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迁建于此有异。为考证明富川城迁建时代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奉县勒碑 位于富川旧署养济院遗址,现移至瑞光塔下。此碑刻于清咸丰元年 (1451 年)。碑高97厘米,宽65厘米,厚13厘米。阴刻楷书,字径2.5厘米。其内容属富川三乡绅民 呈送官府的公议章程,要求官府按亩征收租税,禁革官吏妄索多取的腐败现象。公议章程条 文共5条,现保存完好。
   八都勒碑 位于富川麦岭营旧址上(今麦岭中学校内)。此碑刻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碑高1.73米, 宽83厘米,厚12厘米。阴刻楷书,字径为4厘米。其内容为富川上乡绅民呈送 官府的公议完纳章程,章程慷慨陈词,要求官府按亩征收租税,禁革各级官吏妄索多取的腐 败现象。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都奉县勒碑 位于富川旧署遗址上,现移至慈云寺瑞光塔下。此碑刻于清同治七年 (1868年) 。碑高1.65米,宽77厘米,厚12厘米。阴刻楷书。字径2厘米,额字径6厘米。为 “富川七都东山五源请定完纳瑶粮章程”,以56人联名上书官府,要求按过去惯例缴纳瑶粮。禁止书吏乘机舞弊,额外加收。呈祠慷慨激昂,据理感人。此呈曾于同治二年(1863年)经富 川正堂杨微诗批示过,同治三年(1864年)又经富川正堂锡敬批准,同治四年(1865年),再次 经布政使司苏批示断案,毋任书吏浮收。同治六年(1867年)经富川县正堂魏笃批准勒石永远 遵照,于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吉日立案存户房。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溪碑刻

       位于油沐乡福溪村。碑刻以“成儒阁序碑”为中心,包括灵溪庙碑和马王 庙碑刻三部分组合,计24块之多。其中“重建成儒阁碑”刻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叙载了 成儒阁的创建经过,以及清咸丰七年(1857年)富川知县姚近泰下到福溪征粮,役丁掳掠焚烧 民舍,火炽延烧成儒阁,知县姚近泰被焚。另一碑置于“马王庙”门外,日“黄世耀立祠碑”。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记载了广东惠州人黄世耀,到富川当政,残酷镇压富川瑶族起 义的史实。在灵溪庙门口有“乐里团奉县勒碑”,刻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慷慨陈词,要 求官府按章征兵米,不许妄索。
   济公碑 

       济公,名昌,咸丰四年(1854年)摄富川县事,五年,为升平天国镇南王朱洪 英等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破富川城时所杀。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知县黄槐森为济昌歌 功颂德,向清皇朝奏章为济昌立祠祭祀。于二十八年(1902)获皇上硃批,创建济公祠并碑。“济公碑”刻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碑高2米,宽1.24米,厚18厘米。阴刻楷书。碑额及边饰有浮雕五龙纹。碑文叙述了朱洪英攻陷富川县城,杀知县及其幕友之事;也反映 出义军在粤、湘、桂三省交界当时的历史事件。此碑原在明富川城内北隅济公祠 (民国期间 改建为富川初级中学,现为富川高中) 内。“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学校“造反派”毁为三 截。现迁移到慈云寺瑞光塔下。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礼义亭碑刻

        位于新华乡板下村长塘水库尾与湖南岭背塘隔界的湘桂古道上。礼义亭 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为青方石块和石柱、木抬梁构架组成。柱上阴刻,阳刻对联两联, 碑刻镶予两边壁上。一为序文碑,记叙修亭者的用意,是为过往通道行人休息方便而建,并 非为游赏之乐而建。其余为芳名碑。凉亭东北角10米处,立有块一界碑,东向湖南称“湖广 界”,西向广西称“广西界”。此碑刻体现了湖广边界人民的团结友谊,也为处理解决边界 矛盾提供了历史考证。
   富川八景诗刻 

       富川始景始于何时?无文可考。但为八景作诗则首见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赵之壁署富川县事时。将富川景普成组诗,已收入乾隆《富川县志》 民国元年夏,胡柽、张衍曾二人又分别撰写“富川八景组诗”,并将组诗始刻于石。八景诗 刻现藏于瑞光塔入口左壁。刻石高30厘米,横宽102厘米,共刻富川八景组诗16首。其中, 七言绝句8首,行书;五言绝句8首,正书。
   屏峦耸翠
   西望屏山兴有余, 几重烟翠绕清虚;
   欲将此景归图画, 淡抹轻描总不如。
   富水奔涛
   神源倒峡石龙降, 迤逦东南汇富江;
   回抱狂澜千顷雪, 浪花飞剪送轻叔。
   塔影穿云
   几层浮塔倚斜照, 题雁犹怜旧日文;
   一柱天南撑半壁, 倒垂尖影破江云。
   山泉飞瀑
   山水冷冷静也清, 一篇寒碧雨初晴;
   终归河海为膏泽, 遍润田桑乐岁成。
   秀峰挹爽
   蔼然平地起嶙峋, 青豁眉端翠爽神;
   那许桂峰称独秀, 故留峭壁待诗人。
   钟镇耕烟
   曾见钟山一镇雄, 万家阡陌晓烟笼;
   数声布谷催东作, 人在霏微雾露中。
   麦岭团操
   麦岭云高龙虎关, 将军耀装服群蛮;
   八门九子连环发, 声在千岩万壑间。
   西湾放艇
   好似平湖水一湾, 江如匹练月如环;
   渔舟唱晚传空谷, 稳住风波任往还。
   (壬子夏 华春 胡柽)
   屏峦耸翠
   万岫排西廓, 遥瞻积翠多;
   个中奇绝处, 层磊叠青螺。
   富水奔涛
   富水推波急, 狂翻走巨鳌;
   海门朝夕浪, 恍惚落双桥。
   塔影穿云
   古塔撑江岸, 玲珑玉一簪;
   浮光凭直射, 不碍入云深。
   山泉飞瀑
   高泻仙源水, 山腰涌浪花;
   甘泉休用祷, 长此润桑麻。
   秀峰挹爽
   富水皆环列, 孤标独此名;
   雨余千碧合, 崖霭一峰晴。
   钟镇耕烟
   易市归田舍, 而今雨泽匀;
   绿云团野色, 无地不农人。
   麦岭团操
   武偃修文日, 英雄志白头;
   间来勤训练, 还看护轻裘。
   西湾放艇
   晓月浮溪白, 山花夹岸红;
   客舫随曲水, 不借一帆风。
   (壬子夏 票斋 张衍曾)


   重修回龙桥亭碑 

      此碑原藏于城北乡石龙村的回龙桥亭内,桥亭毁后,现藏于石龙村 黄崇生家。碑记刻于民国元年,为中国近代革命领导者之一黄兴撰文。碑文叙述建桥亭之始 末及撰志之经过;同时记述了黄兴于辛亥革命时期,被添任陆军部长,并在湖北开立预备军 官学校等之举。对进一步研究黄兴从事革命活动提供可靠依据。
   广西督军使者碑 

      此碑刻于民国4年仲夏, 高1.12米,宽1.34米,厚12厘米。现藏于 瑞光塔东侧围墙内。由蒋如山谨记,周炳熙书,周鸿基刻。碑文记述:“广西耀武上将军陆 荣廷, 于民国4年乙卯仲夏,巡阅桂平,绕道来富,偕同地方官绅游城南慈云寺。见寺前旧 路临河,既低洼且被波涛齿蚀,泥淖难行,面嘱地方官绅改修。最后改筑以坚石;长60丈, 宽6尺的经过。并以“广西督军使者” 陆荣廷名义镌《游富川城南慈云寺》诗3首。其诗曰 “戒马奔驰忆卅年,好从仙佛证因缘;疮痍未起众生苦,欲借杨枝洒大千”。“征骄小驻憩 三军,寺塔登临出尘;一览佛头青未了,却从天外礼慈云”。“古塔矗岩阿,烟云幻象多;大王风过处,仍是旧山河”。
   新华瑶族村规碑

     此碑刻是富川东五源团首、 绅士20人,于民国3年聚议改革民间风 俗的条款勒石,原藏于“五原书院”。碑刻三块,每块高1.36米,宽72厘米,厚15厘米,阴 刻楷书,字径3厘米。1958年,五源书院拆毁后,石碑流失。直至1987年才在老村找到第二、 三块。其第二、三块刻有规约条款9条和发起人的芳名。这道规约碑文,对瑶区改革陈规旧 习,兴办学校,团结御侮,社会安定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现保存于新华乡政府。
   富川公署训令碑 

      藏于柳家乡邓家坝的大门楼内右侧墙下, 碑刻共有2块。碑一刻于 民国17年, 碑高1.1米,宽68厘米,厚10厘米;碑二刻于民国二十二年。碑高10.9米,宽68 米。厚10厘米。阴刻楷书。字径皆为2厘米。碑一属富川公署训令536号令,叙载富川、钟山、 贺县三县的县官为解决山场纠纷,三次亲临边界调查,划定县界,解决争端的经过。碑二属 桂林地方法院钟山分庭的截定书(民国22年截字48号)。记叙简易庭推事玉成,办案细微认真、 勒碑示谕,造福后代。
   兰花石刻 

     为邑人蒋炳然于民国18年五月所刻。现藏于瑞光塔入口右壁。蒋炳然又名 世昌,号“梦蝶山人”。素工书画,尤善于兰。在富川小有名气,自称“天南第一家”。兰 花石刻碑高0.4米, 横宽1.03米。画题为“清格独标”,其兰作用笔自然大方,古朴苍劲。虽寥寥数笔而不落俗。“石刻”对研究富川近代绘画艺术有一定价值。

                 史方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