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杀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他杀

 昵称gscVD7fg 2022-03-07
作者:莫小北
自杀这个最个人的话题,也是一个经典的社会学议题。从涂尔干《自杀论》以社会团结作为自杀标准,到吴飞《浮生取义》以过日子作为自杀语境,自杀虽然看起来离我们无远弗届,但却能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许多洞见。
开宗明义,自杀的动机可以分为无意义感和罪耻感。无意义感好像推力,推着当事人自觉无趣而自杀;罪耻感好像拉力,拉着当事人羞愧难当而自杀。看起来,无意义感形而下一点,更具体;罪耻感形而上一些,更抽象。但倘若摆出老道学的气派,将这两种自杀放在历史长河中,都不值一提,又没有杀人放火,也没有祸害苍生,不过是叽叽歪歪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
从内看,又能够触摸到自杀的哪些密码呢?首先,自杀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他杀。一个人是嵌入在社会情境中的,他的一举一动也牵引着别人的一举一动,我们所说“逼”死人,就是前者的举止严重妨碍了后者的生活。
其次,自杀其实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这话说的在欲自杀者听来很不负责:难道自杀不是他们绝境的证明么?非也。自杀把解决的冒头指向自己,那是否意味着它也可以指向他方:只要指出去,就意味着其它的可能和机会。
最后,自杀有时候是绝望,有时候也是求救。这话不是说自杀者在欲擒故纵,也不是探讨人是否有求生的本能,而是想说,而是说可能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小温暖,就可以拉回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和踽踽独行的魂。
在今天,我们无比热爱美好的生活时代,却也遭受着相当严峻的生存考验。有人把自杀者称作懦夫,有人视自杀者为值得同情或尊敬的对象,还有人关注于自杀者背后的社会密码。本文想说的是:自杀并非不可取,而不要让它成为首先的不假思索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