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学校规模越来越小!张志勇代表:变“以城带乡”为“城乡一体”

 文明苑 2022-03-07

图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现在,乡村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小,甚至个别地方出现了老师比孩子还多的现象。”针对乡村教育发展现状,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认为,应全面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差距。

张志勇说:“对于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相比城镇学校,乡村学校教师压力小、待遇高,晋升高级职称的机会多,导致乡村教师'城里学校不愿意要,而自己也不愿意走’的困局。要打破教师资源'富集’和办学水平'洼地’的乡村教育现状,应积极探索推动城镇学校实质性合并,举办若干所乡村学校,实施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一体化办学、 一体化管理,进而在学校内部让教师资源流动起来。”

张志勇表示,目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办学有三个举措:一是城乡学校一个法人、一体办学,一校两区(多区);二是城乡学校,多个法人,以城带乡,一体考核;三是城乡学校,多个法人,以城带乡,结对帮扶。

“从实践效果看,第一种一体化办学机制最佳,办学成效最好,应总结经验,大力推广。”张志勇说。

此外,张志勇表示,追求共同富裕,必须为全体人民提高受教育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更加公平普惠的条件,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必由之路。然而,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仍存短板弱项,区域间、城乡间、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差距,均等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省际间的财政性基础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差距极差大约10倍左右。国家应把缩小省际间基础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水平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张志勇说。

对此,张志勇建议,就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而言,省级财政性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其基础教育生均经费仍然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中央财政应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其与全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的差距。通过持续努力,到2035年把省际间的基础教育生均经费差距缩小到3倍以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