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情

 喀什噶爾 2022-03-07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大河,更是俄罗斯的内河航运干道。该河流源自瓦尔代丘陵,自北向南流向,在阿斯特拉罕附近注入里海,全长3530千米,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伏尔加河通过运河连接波罗的海、白海(北冰洋的巴伦支海伸入欧洲的俄罗斯部分几乎被陆地围住的水域),通过莫斯科运河可抵莫斯科,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沟通亚速海、黑海和里海(主要货流以石油、建材、木材、煤炭和粮食为大宗)。

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画家列宾曾描绘骄阳下正在拉纤(在岸上用绳索拉船前进,通常是在逆流而上或者水流平缓的情况下拉纤)的伏尔加河纤夫的群像,即为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该画作为(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布面油画,细腻地科华路纤夫们的性格和内心活动,表达了画家对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
伏尔加河具有平原型河流特点,即比降(落差)小,河道弯曲(曲折流贯于东欧平原),多沙洲浅滩,年输沙量大,河口有一定规模的三角洲。伏尔加河上游是亚寒带针叶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中游和部分下游地区则是商品谷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在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则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此外,该流域内鱼类资源丰富。

13世纪,蒙古鞑靼人的入侵破坏了伏尔加河上游以外的所有经济上的联系。从14世纪起,商路逐渐恢复,喀山、阿斯特拉罕等城作为贸易中心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1917年十月革命后,由于苏联(俄)大力撞进工业化,伏尔加河航路的重要性突出地表现出来。此外,在伏尔加河上建筑了一系列巨大水库和水电站,如在雷宾斯克、萨拉托夫和伏尔加格勒等地建起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在伏尔加河下游的河湾处,有一历史名城(始建于1589年),即为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1925年4月10日前,该地称为“察里津”,在1925—1961年名曰“斯大林格勒”(苏联素有以著名人物之名作地名的传统,如列宁格勒),1961年11月10日改为今名。这里是伏尔加格勒州的首府,大工业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枢纽地(河港、铁路枢纽)。

1589年,俄罗斯人在察里津河同伏尔加河汇合处的岛上始建此城。17世纪初,因火灾而毁,最终重建于河的右岸。从那时起,该城都是保卫俄国东南部边疆的军事堡垒。19世纪后半叶,察里津迅速地发展起来,修建了一系列的铁路,变成巨大的铁路枢纽。与此同时,水路也有重要发展,使该城同黑海的港口相通,同伏尔加河流域的城市相通。此外,20世纪初以来,察里津建立了一系列的工厂,工业发展迅猛。
在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尤其是乌克兰被德军占领之后,察里津成为向中心工业区供应谷物、煤炭和石油的唯一通路。1918—1919年,面对白卫军的进攻,苏联红军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夺取了察里津保卫战的胜利,故改名为斯大林格勒。1942年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集中大量兵力,力图占领斯大林格勒,夺取高加索的石油区。1943年2月2日,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的胜利,二战迎来了转折点。

浏览162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