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关于“不彰人短,不炫己长”的内容(一)(讲于2020年3月25日)

 惟虫能天 2022-03-08

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 聆听感悟 * 点击音频 /

(观涛)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谈论别人的缺点和短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人生能否吉祥幸福,进而取得成功,决定性因素主要的不在于后台多硬门路多广,更不在于能否八面玲珑投机取巧,甚至也不在有多大的本事和才能,而根本的在于为人厚道,能够有好的道德品行。若此不仅自己福报,还会惠及子孙后代,固有“忠厚传家久”的说法。人是否厚道根子在心地上、在存心上更多地体现在口头上,体现在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和不要揭人的短处上。人品,为人应重品行、应有品味。品字三个口组成三个口就是口德、口才和口福。若无口德,口才越好越容易招致嫉妒,招惹是非,若此口福也好不到哪里去。


下面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说的是宋朝的大文豪欧阳修,他与客人谈论事的时候,总是以朝廷施政为主体,而不会谈及文章方面的事情在人面前从不炫耀自己的长处,因此不仅能够享有盛名,而且官也做到了位极人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越是自己有特长的方越注意回避,免得让人尴尬,更别说炫耀自己了。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唐初四杰。当时人们都认为他们才华横溢又很年轻,将来必然显贵。可是裴行俭却说,读书人以后能不能发达长久,首要的是看他们有没有宽宏的气量,其次才是文章才学他们四人文章虽好,但多显得浮躁浅薄,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这不是有官禄福报的根器相比较而言,杨炯这个人嘛,还稍微的收敛沉静一些,但是他能得到善终就算是很幸运。后来果然与裴行俭说是一样,卢照邻、骆宾王、王勃三个人都英年早逝,杨炯活得相对长一点。

时常谈论他人缺点和短处的人,最终一定是受害者。因为这种人气量狭小,受负面能量的牵引,会害己害人招致恶报,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享清福不在为官,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