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巧言令色是缺乏仁德的表现(一)(1一3一1,讲于2021年1月18日)

 惟虫能天 2022-03-08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1一3一1,讲于2021年1月18日)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巧言令色是缺乏仁德的表现(一)


《论语》载,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讲的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是缺乏仁德的。此处讲到的一是语言,是容貌。这些虽是表面现象,但现象一定是内在本质的表现。没有不反映本质的现象,也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花言巧语虚假颜色之人不是腹内空空信心不足就是曲意献媚有求与人当严加警惕才是。

《论语》首篇第三章就讲这个问题第一,说明这个问题很重要。第二,说明此类事情不是个别现象。时至今日,大约还是这个状况。为什么呢?一是因为这样的人有市场,往往可占到便宜。二是有太多的人不自信,没有真才实学又企图走捷径捞好处。更重要的是不少人尤其是领导者同样因为缺乏自信喜欢花言巧语和被人逢迎忽悠行此道者,领导人居多。我就常能见到有人给领导拍马真是有水平,但旁人听的浑身起鸡皮疙瘩。但据我观察仅靠花言巧语纵然一时沾光,但终究非但难成大事,还会有损形象被人所不齿。

学习本章内容第一,时时警醒自己终身把功夫下内在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放在仁德的培育上。第二,时时检点自己是为讨得他人好感,或为办成事情说言不由衷的话或有虚情假意的表现,力争把这些事情降到最低限度。第三,时时防备花言巧语奉承谄媚乘虚而入取悦自己以达其目的。

喜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