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骆丽| 家风.家训

 阿苏心理工作室 2022-03-08

    新年社区第二次读书会,继续分享有关家的话题,由年俗、禁忌及其心理意义,延伸到了家风、家训及家庭教育。从自身家庭出发,结合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深刻的共鸣和思考,我也因此想到了很多。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作风,是家庭或家族成员共同认可和传承的价值准则。

在我的原生家庭里,我给总结提炼出来的家风是:

勤劳、吃苦、节俭、上进、合作、承担、有骨气、讲奉献。

    我的妈妈不识字,她基本不会也很少用语言表达这些给我,但她身体力行几十年,用实际行动示范给我。

     妈妈9岁丧母,从那时候起,便要承担照顾年幼弟弟、和父亲一起劳作养家的重担。还在娘家时她便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吃得苦的人。嫁给爸爸后,我们家物质条件更差,爸爸当时是个民办老师,工资根本养不活全家人,并且还没有多少时间在家,所以家里的两三亩田地大部分时候是靠妈妈一个人去种。

    刚开始,妈妈把自家有限的田地耕种到了极点,她辛勤的翻土、施肥、除草,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待我稍大些后,许多个干旱的夜晚,我也跟在妈妈身边,睡在田间地头草地上,只为守候涓涓细流能够滋润因缺水而开裂的田地。

    到后来,为了更多的收入,爸妈开始承包村里一些外出打工者无法照料的田地,甚至到十几里之外的外公家帮忙种田,承包的收获有一半要付给田地的主人。妈妈身材矮小、瘦弱,但她做任何事都比别人快,村里人说她“走路都是打小跑”,挑的担子从不输于一个壮汉。妈妈刚来我家时,守寡三十年忍饥挨饿一辈子的奶奶,很担心家里多了一个人吃饭导致粮食不够。但分田到户后,爸妈凭着勤劳的双手让家里粮食钵满瓢满,各种蔬菜多到吃不完,奶奶抹着眼泪感叹:这下再不会饿肚子了……

     相比只会“身教”的妈妈,爸爸既会“身教”还会“言传”。小时候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就是吃饭,当我们都坐下后,爸爸经常会一边吃一边讲一些做人做事的故事和道理给我们。有时是祖辈们的故事,有时是一些趣闻,有时是忆苦思甜。

    有一次,四方桌上只摆着一碗清煮苦瓜,我和哥哥嫌苦,都有些翘嘴巴,爸爸意味深长的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说完他就夹起一夹苦瓜放进嘴里砸吧砸吧嚼起来,表情淡定祥和。从此我也不再挑剔,学着爸爸的样子吃起了苦瓜,虽然入口还是会觉得很苦,但因为有那句话的加持,苦瓜在咽下之后,竟真能感到一丝清甜。

    爸爸还经常说:人怕生心,树怕剥皮;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下定决心,没有干不成的事。

    我才几岁时,我们家土改后分得的泥巴老屋因年代久远、经常遭受洪水冲击,基底被侵蚀得严重,快要倒塌了。为此,爸妈寻思要建一座水泥红砖房。这在90年代初的偏僻农村,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那时吃穿都不够,学费到上高一点的学校就要靠赊借,但爸妈却没有放弃这个目标,为了早日实现这个目标,爸妈更努力了。

    一年养两窝猪崽,四五头大猪,养牛、喂鸡、喂鸭,种能变卖成钱的烤烟、甘蔗、子姜和各种小菜。犹记得妈妈挑着百多斤的白菜步行十来里到集市上却卖不掉,最后辗转到一个中学食堂以5分钱一斤成交;爸妈自己挖泥做砖坯、烧窑制成红砖,再一块块削下来,一担担挑到新房子地基,再自己搬来一块块大石头打地基,拌水泥沙子,跟着师傅砌墙……就这样,在奶奶过世后第二年(花了一大笔钱),在众人的啧啧声中,爸妈硬是建起了一座100来平的红砖房,从此不再担心刮风下雨。

    爸妈一辈子生活都非常节俭,在我工作以前,几乎没有花一点钱在自己身上,为了供我读书、帮衬哥嫂抚养三个孩子,他们简直是“蜡炬成灰泪始干”。

   父母这些优秀的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内化成我的精神内核,并助力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坚持不懈,不好高骛远,不虚荣浮夸。在一些重大事情上,具有敏锐的直觉和辩识力。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想,正是因为内在这种品格和能力,人生路上我遇到的大多也是这种品质的良人,在相处的过程中,这些品质会互相激发,互相影响和带动、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大学时,我遇到了和我成长经历、品格非常相似的老公。其实当时有另一个男孩对我示好,但凭直觉我没有接受,时隔多年,我才知道当时的拒绝帮我避免了一个多么大的灾难,而选择了老公,是多么大的幸运。

    我和老公从大学认识一个月后开始恋爱,到8年爱情长跑后才登记结婚,之后又经历3年的南北两地分居,又经过2年的期盼,生下我们现在唯一的孩子,正式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到现在孩子即将10岁,我们在一起携手走过整整23年了。 

   这期间,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扶持,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到现在生活安定、美满幸福。回顾我们所经历和现在拥有的一切,我觉得无一不受到这些家风家训的影响。

    大学时期,我们以做家教、发传单、打暑假工等方式筹集学费生活费;

    毕业上班后,我们省吃俭用,在仅三年多的时间里,用两人的工资不仅给两边家庭还了账、定期给父母生活费,还交了首付买了现在住的房子;

    老公工作两年多辞职转行后的前几年,我这面一边还房贷、存装修费,一边支持他的学业、承担两边家庭的开销,他那面一边深造苦读,一边寻求创业之路。为了省钱,他住北京的地下室、吃路边摊;

    当老公创业雏形初定,我安排妥当后,辞职离开了工作5年的单位,并带着最后一笔存款到他身边,协助他开展业务;

    第一年,我们俩顶着巨大的创业压力,吃住在工作室,睡觉打地铺,经常焦虑得夜不能寐;

    3年后,老公事业初显成效,我也终于怀上了孩子。为了兼顾事业和家庭,我们回到长沙,买下现在的工作室;

    孩子出生后,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我们放下所有工作,不分白天黑夜的轮流照顾,使孩子得以健康顺利成长;

    此后,为了给孩子童年最好的陪伴,我全职在家,全身心照顾家庭,老公则开始投入发展心理咨询事业。几年后,我们还清了所有贷款、外债;

    现在老公事业稳定,孩子成长得很好,三口之家其乐融融,两边父母也均能得到我们尽心尽力的照顾。

    回顾我和老公各自的成长经历,以及我们所组建家庭的成长历程,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我们两家父母教给我们的优秀的家风家训,是它们让我们克服了一道道生活的难关,拥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原有的家风家训基础上,我们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增加了平等、尊重、界限、自立自强、厚德载物等内容,与时俱进,以跟上时代的发展,用这些内容既约束自己,也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

    之所以增加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是因为通过心理咨询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我们发现,现在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很多令人忧心的问题:有些家庭家长制作风比较强,家长较多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评判,对孩子过于严厉和操控,结果导致部分孩子长大后出现逆反心理,放荡不羁,或因压抑变得谨小慎微唯唯诺诺;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家庭对孩子溺爱放纵,以致部分孩子成年后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精致利己。

    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互相碰撞的社会,地球越来越像一个大村落,人的观念越来越有独创性、开放性,人的个性也越来越需要包容性、民主性,人群中既能表现自己的独一无二,又能尊重别人的独一无二。

    强调这几个方面,是希望我们自己和孩子都能以此约束和衡量自己的行为,防微杜渐,避免出现一些周围某些家庭出现的问题。

 家风家训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能通过强制灌输硬性规定来进行,只能在生活中慢慢渗透。

     生活中,我们努力为孩子打造温暖、关心、热情、支持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正面、积极、向善的价值理念,通过日常小事感染、启发孩子。

    老公常常通过讲述历史伟人故事,将其精神内核慢慢植入孩子内心。比如,他称苏东坡为“我们家老祖宗”,常常给孩子讲老祖宗的故事,吟诵老祖宗的诗词,在孩子眼里,仿佛苏东坡就是她已故的家人。他也常常讲毛主席的故事,吟诵毛主席的诗词,还有其他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及诗词。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也比较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声律启蒙》、《三字经》、《诗经》、《道德经》、《朱子家训》、《唐诗三百首》、《上下五千年》等,我会根据孩子年龄和阶段特点,有针对性的让其接触、学习,让孩子在经典里了解咱们中国有这么多优秀文化和伟大人物,希望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伟大人物的优秀品格,从小便驻扎进孩子内心,逐渐吸收、内化成孩子的精神内核。我们相信,他们一定会给予到孩子非同寻常的内心力量。

阅读延伸:

骆丽|孩子被欺负以后

骆丽|孩子为何考试焦虑?

骆丽|牙齿弄丢了——妈妈手记

骆丽文章合集

作者简介:骆丽,心理学专业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感细腻,性情温和,包容力强,将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融汇于生活之中,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实践心理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