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心视力被“偷走”

 沾点才气 2022-03-08

每年3月6日为一年一度的“世界青光眼日”,今年的主题是“重视青光眼随访,防止视功能损伤”。3月7日至13日为第15个“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常被称为“沉默的光明杀手”。人们患上青光眼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却已经对视力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

清远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卢亚梅表示,希望通过系列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青光眼发病的隐匿性,积极配合青光眼治疗及随访可降低视力丧失的危险性。青光眼患者家属可参与青光眼筛查,通过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五类人群是高危人群

“世界青光眼日”是由世界青光眼协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协会于2008年共同发起,旨在通过广而告知的方式增加世界各地人们对青光眼的关注,并希望让更多人以及政府机构认识青光眼这一疾病,进而采取积极科学的措施对它进行早期干预,避免造成视功能损害,以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卢亚梅是清远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白内障疾病、青光眼疾病、眼表疾病及屈光疾病有深入研究,擅长各类眼科显微手术和各种内眼手术及激光治疗。卢亚梅介绍,常见的眼科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眼症、翼状胬肉和过敏性结膜炎。

其中,青光眼是常见的威胁视神经及视觉功能的眼病。多数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持续的高眼压通过机械压迫和引起视神经缺血两种机制导致视神经损害。视神经受损,信息传递给大脑将更为困难,最终的结果是永久性视力丧失。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球青光眼患者6426万人,2020年是7602万人,预计204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达1.2亿人。其中,约有60%的青光眼患者分布在亚洲。在我国,青光眼患病率约为2%,致盲率为22.7%,占失明总人数的8.8%。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920万人患青光眼,其中55%至少单眼失明,18.1%双眼失明。

从数据来看,青光眼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卢亚梅说,我国根据前房角形态(开角或闭角)、发病机制、发病年龄这三个主要因素,一般将青光眼分为四大类: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与开角型两种。继发性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眼部其他疾病所引起,一般病因较明确。混合型青光眼,是指同时具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类型。先天性青光眼,主要是由于胎儿在胚胎发育期内房角结构发育异常所致,大多患儿出生时就已患病。

最为常见的是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闭角型青光眼(ACG)。其中,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特点是:房水排出的角度不会太窄,但不能有效排出。闭角型青光眼(ACG)的特点是:眼睛周围房水排出网络堵塞,房水不能排出,眼压迅速上升。

业内人士通过大量临床治疗,总结了青光眼患病的高危因素:一是年龄,年龄越大,患病可能性越大;二是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血缘亲属,若有人患青光眼,则本人发病率会增加5—10倍;三是近视或远视,近视患者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能性高于正常人,远视患者发生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能性高于正常人。结合这些因素,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有青光眼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40岁以上这五种人群被列入青光眼高危人群。

对这些高危因素群体,卢亚梅建议40岁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60岁后每隔1—2年检查一次;如果有前述任何青光眼因素存在,35岁开始就应该进行青光眼全面检查,以后每1—2年检查一次。

90%患者不了解青光眼

除了做筛查,青光眼有哪些早期征兆值得注意呢?

对此,卢亚梅表示,青光眼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易被忽略,往往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到了晚期致盲才被发现。人的眼睛很神奇,有“代偿”功能,只要一只眼睛的视力没有问题,即便另一只眼睛发生了眼病,也可能蒙混过关。青光眼虽是双眼患病,但早期还是容易隐匿。等到发现时,通常双眼只剩管状视力了。

一般而言,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除少数患者在眼压升高时出现雾视、眼胀外,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常常直到晚期,视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时才发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包括严重眼痛、眼红、视力模糊、晕眩、严重头痛、恶心、腹痛、呕吐。

卢亚梅说,要着重提醒一些白内障老年患者,不要把眼花、眼痛等看作衰老的正常症状。虽然目前白内障手术技术非常成熟,但是不少老年人还是惧怕开刀治疗,往往采取拖延战术应付白内障。殊不知,这种鸵鸟心态不但难以逃避白内障手术,而且还有可能中途碰上意外——青光眼急性发作。老年白内障患者平时突发头痛并不是小事,有可能是急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症状。对于急性青光眼,必须在24小时之内进行有效的治疗,否则将导致眼睛永久性失明。

在卢亚梅看来,青光眼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青光眼发病隐匿,不易被发现,90%以上的患者不了解青光眼;二是青光眼致盲率高,50%的青光眼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三是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四是青光眼患者视觉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五是青光眼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神经过敏、压力大等症状,甚至患上忧郁症。

据调查,事实上,90%以上的患者不了解青光眼,大部分人对青光眼的认知存在误区。卢亚梅说,在日常接诊中碰到一些患者,他们对青光眼主要存在几个误区:一是认为青光眼可以治愈,事实上目前青光眼不能治愈,但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二是只有老年人会得青光眼,事实上尽管青光眼患者常常是老年人,但从婴儿到老年人均会患病,而且多为终身。三是青光眼的症状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在大多数病例中,青光眼没有症状,因此可能直至晚期才被发现。四是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伤可以恢复,事实上青光眼造成的后果是不可逆的,一旦造成视力损伤,就不能恢复。五是全球仅有小部分失明者是由青光眼造成的,事实上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性致盲的首要病因。

眼压正常同样可能患病

在笔者采访过程中,卢亚梅多次提到眼压跟青光眼息息相关。究竟什么是眼压呢?

对此,卢亚梅解释说,眼压就是指房水的动态产生与循环过程中给眼球壁带来的压力,它是维持眼球正常结构和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常眼压值范围为10—21mmHg,且双眼对称、昼夜压力相对稳定。临床上通过将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降至自身可以耐受的安全靶眼压范围内,来阻止和预防视神经损害,保护视功能。

虽然青光眼分很多种类型,但它的共同特性就是升高的眼压,慢慢地损害患者的视神经,进一步损伤患者的视野,也就是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缩小或缺损。目前的医学水平尚无法使已萎缩的视神经重新恢复功能,无法使已经失明的青光眼患眼复明,因此,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

很多人认为,只要眼压超标就一定会得青光眼,只要眼压正常就不会得青光眼。其实并非如此。卢亚梅说,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虽然眼压超过统计学正常上限,但是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并未出现典型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称为高眼压症,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因高眼压症也是青光眼发病的一种危险因素,一小部分高眼压症患者会发展为青光眼,因此这类人群需要定期随访复查。

另外,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眼压在正常范围,却发生了典型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这种类型的青光眼发病隐匿,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常常直到晚期,视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时才发觉。眼科医生在日常接诊中就经常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他们或者以为自己得了白内障,或者以为年纪大了得了老花眼,最后来检查时,才发现是不可逆的青光眼。所以说,青光眼有隐匿性,它的欺骗性太强了,因此,青光眼又被称为“光明的盗贼”。

降低眼压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激光和手术。根据不同类型的青光眼采取不同的疗法,制定个性化方案,达到目标眼压,也就是将眼压控制在视神经损害不进一步发展的水平。

目标眼压因人因眼而异,视神经损害程度越重,其残余神经纤维对眼压的耐受性越差,因此目标眼压值也相对较低。由于眼压不是青光眼发病的唯一危险因素,部分患者在眼压得到控制后,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仍然进行性发展,目标眼压仅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眼压水平。

最好避免暗室工作

由于眼压是动态的,治疗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卢亚梅表示,青光眼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终身自我管理,特意要提醒青光眼患者,要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改药。青光眼用药一般来说都是定时定量,不规律地用药将会导致病情加重,眼压控制不理想,进而导致失明,甚至摘掉眼球。

终身随访。青光眼是复杂的眼科慢性病,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定期复查。做完青光眼手术并不等于眼压控制良好,门诊复查几次结果良好,这不等于青光眼已得到治愈,还是要定期复查,监测眼压、视力等指标,尽早发现病情变化。

疼痛或突然看不见,需要去急诊看医生,如有突发眼红、眼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及时至眼科就诊。

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人都喜欢用电子产品,尤其是晚上摸黑玩手机。在卢亚梅看来,人的瞳孔,俗称“黑眼仁”,不自主地对光进行反射。通常情况下,光线暗,瞳孔自然扩大,光线强,瞳孔自然缩小。

闭角型青光眼人群的房角结构较正常人浅而窄,当处在黑暗的地方,瞳孔开大,虹膜组织堆积到房角处,将本来就很窄的房角堵塞,房水不能流出,眼压升高。此时,如果立刻到阳光较强的室外,瞳孔又自然缩小,房角开放,房水排出,眼压也随之自然缓解。所以,青光眼病人应该避免看电影及暗室工作,平常在家晚上看电视时,室内也应开灯。若晚上有不适出现,应立刻到有眼科设置的医院诊治,万万不可疏忽大意。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该避免看电影及暗室工作,平常晚上看电视时,室内也应开灯。若晚上有眼球胀痛,视力模糊,看灯光有彩虹形象等不适感觉出现,应立刻就近到有眼科设置的医院诊治,不可疏忽大意。

卢亚梅表示,在“世界青光眼周”期间,医院开展各种宣传形式,如媒体宣传、现场义诊、患者交流等,让公众了解青光眼检测和治疗方法以及青光眼发病具有隐匿性,积极配合青光眼治疗及随访可降低视力丧失的危险性,青光眼患者家属也应参与青光眼筛查,通过筛查可早发现早治疗。

健康知多D

青光眼筛查有哪些手段?

由于青光眼不可逆,所以早点检查很重要。目前,筛查青光眼有哪些手段呢?

卢亚梅表示,“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青光眼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能早点发现,丧失的视力是可以保住的。实际上,现在很多单位都有体检,大部分的体检中心都有可以检查眼睛的设备。对于大部分青光眼,主要是做眼压和眼底检查。

虽然眼压的高低并不能够直接诊断患者所患有的到底是青光眼还是其他眼部疾病,但是眼压对于判断青光眼这一疾病还是有意义的,并且在患者确诊之后眼压是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因此眼压的测量还是十分重要。

青光眼会致使视觉神经萎缩,因此,眼底视觉神经检查和视网膜检查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直接反映视觉神经的情况。卢亚梅表示,通过眼底照相、激光断层扫描等来检查,并观察一段时间内视神经是否发生变化,医生能够鉴别病人患的是不是青光眼。

除了眼压外,青光眼的检查项目还包括视力、屈光状态、瞳孔以及眼前节、房角结构、视神经等。

青光眼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病情,降低眼压,防止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青光眼虽然可怕,但只要充分了解,科学应对,患者一样可以拥有终生有用的视功能。目前,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降低眼压:因为眼压升高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并且是唯一可控因素;控制眼压可降低视神经损害的风险并减缓病情进展;降低眼压是唯一被证实可防止青光眼致盲的干预方法。

例如,针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压、视力和眼底损害程度,选择药物、激光和滤过性手术进行降低眼压治疗,在降低眼压治疗时,会尽可能为患者设定个体化目标眼压。针对比较型的青光眼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适应证为患者进行适宜的手术,如周边虹膜切除术、滤过性手术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怎样自查是否患有青光眼?

青光眼是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在房水循环途径中任何一环发生阻碍,均可导致眼压升高而引起病理改变,但也有部分患者呈现正常眼压青光眼。

专家表示,可以根据一些前兆现象来进行自查,判断是否患有青光眼,然后再去眼科找医生诊断。

出现虹视现象,指的就是在望向灯光的时候,感觉灯光像彩虹一般,呈现虹晕的形色,如果基本特征与此症状符合,那就要尽早去医院紧急治疗,如若不然,病情发展到后期,治疗难度更大。

恶心呕吐。青光眼会引起眼压升高,眼压一旦升高,就会使相关联的神经兴奋,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剧烈呕吐,千万不要单纯地认为自己患上了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还要去进行青光眼排查。

眼睛胀痛和头痛。青光眼这种疾病的发生与眼内的房水循环障碍密不可分,房水循环遇到了问题,便会引起眼压的升高。而眼压要是长期高于正常值,便会让患者觉得眼睛胀痛。有时候,还会引起眼睛发红、头痛等现象。

情绪激动时视物模糊。由于情绪有时也会影响到眼压,青光眼患者在情绪激动时也会导致眼压升高压迫视神经,出现眼睛酸胀、视物不清,眼前像蒙了一层白雾一样。这通常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反复多次出现后容易进入急性发作期。

文:黄剑琴 彭可明 何京鸿 清医宣 刘秋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