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前的动员报告

 李功随 2022-03-08

拼搏就是胜利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以“拼搏就是胜利”为题向大家做高考动员报告。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屈指算算,离高考仅仅有80余天时间了。时日少,任务重,我们要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今年高考中能否考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利用仅有的时间,开展全面有序地复习和实战训练,我们要以为国家和社会负责,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负责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一、动员会的目的和意义

动员就是舆论宣传,就是鼓舞斗志,适时的动员会使人们振奋精神,坚定信念,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能够率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战前的动员宣传。高考虽不是上战场打仗,却类似于上战场打仗。因为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选拔人才以什么做标准。用怎样的形式,方法去选拔,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考试。有考试就意味着有成功,这就是高考类似于上战场打仗的原因。1963年郭沫若同志旅游普陀山时捡到了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的前页上写着一副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无寻处处寻”,横幅:“春在何处”,郭老立即判定这是一个高考数年后落榜的一个青年的内心抒发。马上派手下的人四处寻找,结果找到一个女青年,正是因数年高考名落孙山,想自杀了事,愧郭老及时发现后,找回来和女青年交谈,以理开导,并将那位女青年的对联改为:“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幅:“春在心中”,经过郭老一凡劝导,使这个女青年茅塞顿开,树立了勇气,坚定了信念,改变了学习方法,结果第二年高考名列榜首,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这一故事,名为“郭老改对联”。我讲这个故事的含义是什么?就是说竞争是残酷的,在竞争中获胜的人,定然高兴,在竞争中失败的人,压力很大,精神不振,意志消沉,亲戚朋友的冷落,同学伙伴的嘲讽,父母的埋怨,这一切对一个高考落榜的考生有多么大的打击,他(她)们心中有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之感。此时此刻的心情谁人知晓,谁人同情,惟独自我安慰,自我感叹,那时候才会想到在学校我没下苦功学习,没有听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才导致如此下场,定回发出“悔之不及”的长叹。当然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扩招95%以上的学生都能考上专科学校,但根据近两年大中专生的就业情况看:专科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用人单位需求是本科生,很少要专科生,所以今天我作动员报告的首要目的在于让同学的认清形势,分析现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树立勇气,坚定信心,刻苦学习,发愤图强,努力拼搏,争取胜利。

首先要解决:一是要明确学习的目的;二是要明确人生价值和意义;三是要明确光荣和耻辱的分界线;四是要明确理想靠奋斗实现。

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使你们健康地成长起来。你们现在在学校里学习得好一些,将来就能工作的出色一些。毕业班的同学和非毕业班同学都应当自觉地努力学习,把学习当作对父母、对社会、对祖国的一种责任,当作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在学习上要注意全面发展,使自己打下广博而扎实的基础。这里我特别谈谈关于学好各门学科的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所要接受的教育乃是全面的、普通的、文化知识教育。你们都是高中学生,刚刚进入知识的殿堂大门,对于你们,摆在面前的什么东西都是生疏的。你们现在所学的都是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最起码的常识性的东西。例如:学不好语文就不能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更不用说高深的研究;学不好数学,就会什么科学之门都难走进去,同时也会妨碍自己思想的系统化;学不好历史,就会不知道过去劳动人民怎样为改造世界和改造社会而斗争的,也就很难接受到前人的经验。对于你们,每一门学科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全面学好各门学科,才能真正掌握和精通一门科学,要想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材,那么在中学时代就应该做好准备,以便将来去系统地钻研高级专门知识。听说有的学生喜欢随便“丢掉”一门学科,就好像随便丢掉一团废纸一样;有的人只爱看看文学作品,有的认为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这些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害怕学习上的困难,简单地从一种幼稚的喜恶出发,而不去想这种想法将会发生什么结果。不要认为“丢掉”便减轻了负担,而要知道这种轻易地放弃——将来可能成为知识上残缺不全的人,今天“丢掉”的东西,会是将来最感到缺乏的东西。我希望你们好好地学习各门学科,牢牢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只有认真地学好各门功课,全面发展才是可靠的。关于怎样学习的问题,你们要认真向老师请教,我只想说几点:

(一)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任何人来说,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正像俗语所说的那样:“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人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举止言谈习惯等等,然而各种习惯之中,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的一生中,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学习,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他的生命才能释放光彩,才能在事业上不断获得成功,就是在生活上也能脱离低级趣味,古近中外无数先例说明人的生命价值的比赛往往开始于学习的比赛,谁学习的好,较多的占有前人的智慧成果,谁就有可能实现他的理想,谁学习不好,尽管他的理想比别人雄奇壮丽,然而也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幻影一片而已。

(二) 热爱学习。热爱学习的实质就是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世界像一个有声有色的大舞台,每个人都将以某种身份登上这个舞台,扮演一个或悲,或喜、或美、或丑的角色,然而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他所想扮演的角色并不是毫无规律的偶然,而是必有前应后果的,无数事实说明,一个人如果热爱学习,并终身不倦,那么他的一身将是绚丽多彩的,或者说,它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将能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中学时代对于人一生的作用,好比高楼大厦的基础部分,一个人如能从中学时代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就等于是为其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学校中极少数学生有懒惰的毛病,害怕困难,总是过度地无目的地玩玩乐乐,把学习当作负担。好像学的越少倒越痛快一样。应该知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没有学到真正的本领,将来在祖国建设事业中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在激烈竞争中就会被淘汰。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你们要用热爱劳动的态度来诚实地对待学习,诚实,就是要自觉地懂得自己的责任,不骄傲自满,认真专心,顽强不倦,勇于克服困难,按照党和国家和学校的要求努力奋斗,为高一级学校的升造打好基础。

(三) 要善于思索。善于思索就是在读书时善于动脑筋,关于这一点,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俗语也说:“吃饭要细嚼慢咽,学习要深钻细研,细嚼出滋味,细想出智慧”,为什么有的学生读书很有成效,有的学生却收效甚微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是否善于思考,这里我所说的思考主要是指读书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对于书中的知识和道理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到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善于思考的人,往往还能从无疑中见疑,从理所当然中发现并非如此,甚至能增强记忆,所以同学们养成读书时善于动脑思考的习惯,实在是大有益处的。

(四) 讲究方法。古人说:“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这说明方法的重要性,学习当然也是如此。作为高中生,在学习方法上究竟要养成那些好习惯呢?我认为:一是温故知新。要经常复习过去学过的知识,不断得到新的知识。复习方法很多,既可以从头到尾地重读,或重点重读,也可以默想书中的主要内容,还可以用联想的方法,把所学的知识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等。只要同学们能持之以恒地复习,就一定会尝到甜头。二是同学之间要加强切磋。学习应多和同学们研究讨论,集思广益。陶渊明说“奇文共欣赏,疑文相与析”。多与人讨论,才能克服自己孤陋寡闻的缺点。要多花一点与同学们在一起切磋的工夫,相互取长补短,从众人的思考中找到精辟所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三是勤学苦练。中国有句古话,叫“一勤天下无难事”。“业精于勤”,可见,“勤”在读书学习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人的学习成就如何,并不主要取决于先天的才智,而是在漫长的人生中能否做到勤奋学习,刻苦攀登。国外一些人才学家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在世界上所有学科成就中,由那些天资聪明,少年时代异常早慧的人搞成功的只占5%,而另外95%的成功,都是由少年时代并不十分聪明,但能刻苦勤奋学习的人取得的。这给我们大家一个很大的启示,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得好的成绩。

(五) 在学习上要加强自我“盘问”。有些东西过去学得很马虎,似懂非懂,或者不懂装懂。这就需要自己“盘问”一下,自己考自己,看经得起“盘问”不?你要在不太明白的地方考自己,自己出题目,自己答复。答不出来,应找同学共同切磋,把书本拿来再读,再不懂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古人说:“学然后不知足”,在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碰过钉子,但要善于寻找碰钉子的原因,就会发现很多以前学过的东西实际未学好,因此感到需要认真学了。“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只有经过反复练习训练,仔细推敲,深刻领会,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六) 在考试中沉着冷静。沉着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的思维意识和心理素质对于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语说:“打铁先须自身硬”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好,在临考时能沉着冷静,思维敏捷,超常发挥。因此,同学们在平时模拟考试要注意练习训练自己的应考心理素质。克服急噪冒进,粗心大意,稳定情绪,抱一颗平常心参加考试,减轻心理压力,从容自如,努力正常发挥直至超常发挥。

三、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席勒有句名言:“时间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止不动。”所以把握现在是最关键的。为此高三的全体师生要认真把握好最后80天的复习时间,努力拼搏,刻苦攻读,不让一分一秒白白流失。一是要认真阅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掌握各学科考试的重点、难点,梳理知识点,将点连成线,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周密而细致的把时间安排好,除正常上课外,充分利用早晚自习,课余时间。在复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按照老师指导的复习思路认真练习训练。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分配好各学科复习时间,根据个人所学课程薄弱点,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加强基础,脚踏实地打好基础。三是要在强化训练中认真练习训练审题能力,答题的准确性和答题时的速度,以及计算能力,综合能力,应答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总之平时多流汗,战场少流血。四是要提倡早起晚睡,狠下苦功夫。但也强调合理的休息,不能高照明灯,彻夜苦读,到白天时昏昏欲睡,不知师之所云。有的学生高考心切,恨不得一个星期复习完一门学科,不注意休息长期“开夜车”结果造成精神过度紧张,有的甚至出现神经官能症,反而影响了学习,在入学教育时我给大家讲了一个富有哲理的不等式8-1>8。它在数学上虽然不能成立,却正确反映了学习效果和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关系,它告诉我们:从8小时拿出1小时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要比8小时全部用于学习的效果好。因此,为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做到劳逸结合。

四、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工作,要有纪律;劳动,要有纪律;学习,要有纪律;生活,要有纪律;做小事,要有纪律,做大事情,要有纪律;个人做事,要有纪律;集体做事,要有纪律。人是生活在纪律里面的:守纪律,无论做什么,都有成功的可能,不守纪律或全没纪律,就必然要遭到损失或失败,所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学们要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站好最后一班岗。为低年级的同学做出榜样。现在,我校的校风校纪有了明显好转。但这并不是说已经完善了,没有缺点了;不是的,有缺点,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不良现象。比如:有的班级的极少数学生不遵守校纪校规,不尊重老师。甚至和班主任,任课老师对抗起来;有的不听老师的话,不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有的随便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不严格执行事前请假,事后报告销假的规定;有的拿父母的血汗钱,抽烟,喝酒,赌博,进网吧,没有把钱真正用在学习上,这些人,良心何在?要引起我们的深思;有的打架斗殴,触犯刑律;有的对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有的不尊重劳动纪律,不爱护学校财产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有的人对社会上好的东西视而不见,而把好逸恶劳,自由散漫的恶习,甚至流氓习气带回学校,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一定要按照中学生守则,严格要求自己,在剩余的时间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按时到校,不要为了毕业聚会,毕业留言等琐事、杂事等耗费过多时间。前面我已经说过:纪律是人们为自己的利益设的,人要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也就是要对纪律负责。拿学习来说吧!不懂就得学,向懂的人学,要老老实实地学,要恭恭敬敬地学。难道对于教你功课的老师,可以不讲礼貌,不听他的话吗?你不听话,不仅教你的老师提不起兴趣,你也必然是不用心,学不进去。拿学校工作说吧,工作的目的,总是为着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大众的利益,也就是为着自己的利益。不遵守纪律,害了大家,也害了自己,难道这是可宽恕的吗?显然是不能的。我希望在座的全体同学,自觉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奋斗。

总而言之,高考一天天地逼近,大家必须以饱满的斗志,最佳的心理状态,最完备的知识储备,迎接祖国的挑选。我相信,只要我们踏实地走过剩下的每一天,心存大志,严于律己,充满自信,奋力搏击,一定会考出令社会、老师、家长、自己满意的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