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四随笔:年轻的老人

 场景学社 2022-03-08

       1993年,我参加工作(“参加工作”这个说法现在看,几乎是化石级的)。当时的董事长陆安杰先生和我们开会,这个我们当然是当时意气风发的一群大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提到了让我一直震颤的词“年轻的老人”。那时候的集体企业在风格上类似国有企业,即便同时也由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但是在办公室工作的人也可以“一杯茶一张报纸混半天”的。大学生们普遍都认为自己学有所长,到了开始回报的时候了。“新兵连”的工作结束不久,许多人显出倦怠之气,董事长非常害怕这些人进入“论资排辈”的旧圈子,他批评这样的状态为“年轻的老人”。

        真得,我一直很震颤,虽然现在有句话说“不要以你的努力掩盖你的......”,但是在一个可以看得到的前进轨迹面前,只有努力!

       那么“年轻的老人”,现在是多了?还是少了呢?

       你可以说是多了,从众,因为信息的管道受控,而缺乏独立思考。懒,自私。这些也可以说是很多阶段人的固有人性,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独有。但是真的,思考力在严重下降。在物质资源基本丰富的年代,对于“生产”的付出,越来越有限,也可以说,本来也不需要那样拼。

      你也可以说是多了,那些因为自己信念而创业的人,他们就是年轻的年轻人,他们自然是原生的互联网居民,在你看上去是独立特行的动作,其实不是心血来潮。我认识一位苏州的朋友,大约在大二的时候就和同学们开始做增强现实的攻关,2012年的时候。去年团队被一跨国公司以不菲的价格收购了。这可能是凤毛麟角。但是确实在我最近半年和近100位软件行业的创始人进行攀谈的时候,可以深刻地感知到这个力量。

     现在看年轻与否,可能不在于你以多少耐力去做物化的劳动,而是看你如何真的顺应趋势,充分享受红利,并创造出更多的红利,让更多人享受。

     明媚的春光属于你属于我,我们在享受春光的时候,如果能持续创造新的春光,那就必然不是“年轻的老人”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