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祀岳之庙 之 北京东岳庙

 美食美景皆不负 2022-03-08
北京东岳庙建于元代,1323年落成,被朝廷赐名为"东岳仁圣宫",是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明代时改名为“东岳庙”,清代时遇火灾被毁,康熙颁布敕命重建,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庙观,现在还是“北京民俗博物馆”,每年春节这里都有庙会,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会有各种活动。

在布局上,北京东岳庙分为正院、东院和西院三个部分。主要建筑都集中在正院的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琉璃牌楼、山门(已拆除)、棂星门、瞻岱门、岱宗宝殿(岱岳殿)、育德殿和后罩楼等。

琉璃牌楼

神路街琉璃牌楼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三间四柱七顶歇山式的黄彩琉璃牌楼,正脊两端有鸱吻和螭吻。在正间的南北两面各有一块石匾,宽2.8米,高0.9米,北面书"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相传为明代宰相严嵩所书。牌楼与东岳庙山门隔朝阳门外大街南北相望,其实原山门东西两侧还各有一座木制牌楼,位置横跨现朝外大街(如上图所示)。东侧牌楼额书“太虚洞天”、“宏仁锡福”,西侧牌楼额书“灵岳崇祠”、“蓬莱圣境”,这两座木牌楼是明清规格最高的彩绘牌楼精品,可惜,1950年附近火药厂爆炸时被毁,后拆除。东岳庙山门现也已不在,是1988年拓宽朝外大街时被拆除的。

老照片来自网络

钟鼓楼


原山门内的东西两侧有钟鼓楼,现在已暴露在朝外大街的路边了。鼓楼立额上题"鼍(tuó)音",钟楼立额上题"鲸音"。

棂星门

现东岳庙的庙门其实是原本的二道门“棂星门”,在山门拆除后,这里作为了正门。原来悬挂在山门的康熙帝御书"东岳庙"横匾也移到了这里。

瞻岱门


棂星门内即为“瞻岱门”,是一座五间庑殿顶的过厅式殿堂,又称龙虎门、瞻岱殿。门的内三间为穿堂,边上两间供哼哈二将和十太保,正中挂东岳大帝的"宝训"。

瞻岱门两侧过道门内各挂有一个长一米多的大算盘,两边配对联“毫厘不爽,乘除分明”。老北京人说,这是东岳大帝给世人算计善恶功过的铁算盘,千算万算不如东岳庙大算盘一算。表达有神论者“神明有眼,善恶有报”的观点。

福路及主要院落


出“瞻岱门是一条御道直通“岱岳殿”,称为"福路"。

“寿槐”守护在“福路”的顶端,据说已有800多年的树龄,有“先有老槐树,后有东岳庙”的说法,过去人们来庙里祭祀,都会来摸一摸它,传说绕树走三圈就能身体健康。

“瞻岱门”和“岱岳殿”之间的院落由回廊围绕,回廊共七十二间,七十二间内除去岱岳殿两侧的张留孙、吴全节、炳灵公和三茅真君的祠堂外,剩下的六十八间廊庑就是东岳大帝统辖的掌管阳世间善恶祸福、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地府判官的办公室,即七十六司(其中有八间廊庑内供奉着双座神像,故六十八间内,实际上是七十六个司,传说大部分人据生前表现,死后被不同的司收编)。每间门楣上都挂有所敬神司的横匾,两侧柱上贴有楹联,殿内塑像造型生动,形神兼备。现在的泥塑是1995年重建时由"泥人张"的传人重塑的。回廊左右正中间是“阜财殿”和“广嗣殿”(阜财殿内供奉的两尊主神为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赵公明。广嗣殿里供奉着九天圣母元君和九天监生明素真君,俗称子孙娘娘和子孙爷爷。


可上下滑动查看

这个院落是对称的,福路的两侧各有一座碑亭,里面分别是康熙帝和乾隆帝御笔亲题的石碑,碑亭前放着一对新造的“玉马”和“铜特”,相传是文昌帝君的座骑。铜特,为马头、骡身、驴尾、牛蹄,民间传说,抚摸它能愈人治病。(老北京有三摸:潭柘寺摸石鱼求富;白云观摸石猴求灵;北京东岳庙摸铜特治病。)

康熙御碑亭

乾隆御碑亭

铜特

玉马

康熙御碑

乾隆御碑

碑林

东岳庙的各院落内都立有石碑,最多时达160多块,数量居京城之冠。现存的一百余块石碑全为元明清三代的作品,多为历朝修建东岳庙碑记和民间善会石碑,种类齐全,品味高贵,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其中最著名的是赵孟頫的行书《张天师神道碑》(俗称《道教碑》),风格古朴遒劲,为元代书法艺术的珍品。刻于清顺治年间的《白纸圣会碑记》碑首盘龙交错,并有六处镂空,阳光可穿透,赢得老北京“透亮碑儿”的美誉。中路正院东西碑林共有石碑89通,重现了东岳庙"石碑多"的特色景观。

1

赵孟頫《道教碑》

1

透亮碑

岱岳殿

“岱岳殿”是东岳庙的主殿,始建于元代1322年,清康熙年间遭火灾,1700年重建,乾隆朝又加修葺。殿身的梁、柱、檩、枋均绘有皇家才允许使用的金龙和玺彩画。殿内原供奉东岳大帝及其侍臣像,现已不存。

现殿内东岳大帝及其侍臣像相片来自网络

育德殿

育德殿是东岳大帝与帝后的寝宫,原本供奉东岳大帝和淑明坤德帝后的神像,现陈列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大帝及辅臣像。雕像是明代文物,原奉于朝阳门内大慈延福宫,因建国后被拆,移至东岳庙。

岱岳殿到育德殿之间,用一条长廊相接,此为元代通行的建筑布局,保持了元代前朝后寝的“工”字形大殿格局。殿内悬挂清代道士娄近垣所书的"玄妙赞化"匾。

殿内相片来自网络

后罩楼

育德殿后有一戏台,与一座二层的后罩楼围成东岳庙的最后一个院落,院中有棵状元槐,后罩楼现为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展厅,现展出的“馆藏匾额文物展”令人大开眼界。

西院

东岳庙的东院以居住为主,据说院内亭台怪石,奇花异草,回廊环绕,清朝时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便常常来此观赏休息。现此院不对外开放,是道士们生活工作的场所。

西院由供奉各路神只的小型院落组成,有东岳宝殿(祠堂)、玉皇殿、三皇殿、药王殿、显化殿、马王殿、妙峰山娘娘殿、鲁班殿、三官殿、瘟神殿、阎罗殿以及判官殿等。殿宇的规模都不大,多是由民间人士出资修建而成的。

图片拍摄于2019年9月8日、2015年1月18日1

【本号第228篇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