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北京记忆(23)

 美食美景皆不负 2022-03-08

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古城北京,留有很多历史的痕迹,利用节假日细细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然后记录和分享,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非常重要和有意思的部分,自得其乐。

上一期讲的是景山公园里的寿皇殿,这期再说说景山公园里的其他几个古迹。

观德殿

在景山公园正北部寿皇殿的东侧还有两座殿宇:永思殿和观德殿,均是清代皇室用于追悼和祭祀先祖的场所。

永思殿建筑群是寿皇殿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皇帝来寿皇殿祭祀时的休息场所。永思殿为五大开间,是金丝楠木的建筑,后来因为年久失修而残毁,由于无力修复,于1941年被迫拆除。
继寿皇殿可开放参观后,2020年9月,经多年腾退修缮,观德殿也对外开放了。

观德殿明清时期是皇帝观看臣子射箭之所,这种功能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观德殿得名源自于《礼记·射义》:“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这几句话实际上描述的是优秀的射箭手具备的基本素养,从内心来讲心无旁骛、沉着冷静,从外表讲身体挺直、扎实稳健,唯有此才可以握稳弓箭,瞄准靶心。因此古代的先贤们认为从射箭动作上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德行,正所谓“观德”。

到了乾隆时期,观德殿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其主要原因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的“白月光”孝贤皇后富察氏薨逝,乾隆悲痛万分,斥巨资重修观德殿并将孝贤皇后停灵于此。此后,清代历代帝王除道光皇帝停灵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外,其他皇帝均曾在观德殿停灵。

从景山公园东门入园后右转,穿过一片牡丹园,便能看到一座琉璃门样式的宫门,进入宫门后便是五开间的观德门,进入院落,正北便为观德殿,两侧则是单檐硬山顶三开间的东西配殿,三座殿宇均覆盖着黄琉璃瓦,目前均被辟为展室。

图片拍摄于2020年10月11日

关帝庙

景山公园东北角,还有一座关帝庙,又称护国忠义庙,为供奉武圣关公而设,始建于明代,为前后两重院落。正殿为三开间,按照资料记载当年里面供奉有立马关帝像一尊,左右配从神六尊。不过现在殿内的格局有些变化,正中关帝像为坐像,左右站立的是周仓、王甫、关平和廖化。关帝庙两侧的配殿都是新建的,现在东西配殿均有主题文化展。

图片拍摄于2021年4月18日

明思宗殉国处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攻京城,崇祯帝见大势已去,在此处的歪脖老槐树自缢。1971年5月,崇祯自缢树被伐。1981年,又将一碗口粗的小槐树移至此。1996年,公园从北顺城街6号一居民院内移出一棵胸径50厘米的百年古槐替代原槐树。

在“罪槐”的旁边,矗立着两座石碑。一座镌刻“明思宗殉国处”六个大字,为1930年故宫博物院请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书写;另一座则是1944年由前清三位翰林合作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而“明思宗殉国处”的“明”字是个错别字,本来左边应为“日”字,沈老师却错写成“目”了。据说,这是沈尹默有意为之,题写此碑文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其中的“明”采用古体字,偏旁用“目”,以表示“目中无日”,蔑视日本帝国主义。为此,石碑被日寇扳倒,后又被一截两段作井盖。现在的石碑是经过重新拼接的,细看可以看到明显的裂纹。此碑曾于1955年拆除,2004年修复后重立。

图片拍摄于2021年4月18日、10月13日

绮望楼

绮[ qǐ ]望楼位于景山公园南门内,在北京中轴线上,原址明代时称"山前殿"。康熙年间,皇帝经常在山前殿宴请各地来京朝贺的文武官员、各部落首领、公使等。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帝命人拆除明代的大殿,在原址基础上兴建了绮望楼。绮望楼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层,楼内曾供奉孔子牌位,为清代官学堂学生祭拜先师孔子之处。1950年、1966年、1973年和1998年,绮望楼曾经历过四次较大规模的修缮。

图片拍摄于2021年10月13日



【本号第347篇文章】

收藏北京记忆(1-20)索引

收藏北京记忆(21)

收藏北京记忆(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