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演型人格有这些真真切切的痛苦,需要被理解

 阳的阳 2022-03-08

所谓表演型人格,就是试图通过过分夸大的语言、夸张的行为,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并且对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过分高估的心理状态。表演型人格的心理动机在于获得一种归属感,但是对于归属感的感受却很薄弱,除非所有人都在关注他,才会让他感受到。表演型人格区别于讨好型人格,两者虽然都是为了获得归属感,但是表演型人格更在乎自己的行为是否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讨好型人格更在乎哪些行为可以被大家所接受。

表演型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通过上面简单介绍,表演型人格其实是想要被人关注。因此能够看出,在表演型人格的童年生活里,其实是很少受到关注的。因为诸多因素,父母不能够随时关注到自己,于是他们就会采取一系列手段,来让父母关注到自己。他们不会像其他“乖宝宝”一样,个性会特别的叛逆,因为只有变得“叛逆”才会受到父母的关注。

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于成年后的行为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仍然认为自己被冷落,所以就努力的表现自己,他们认为自己特别幽默,或者特别讨人喜欢。他们往往高估了和别人的关系,其实别人并没有太在意他。尽管他们偶尔会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仍然会骗自己说“他们真的离不开我,我是真的很受欢迎的”。

表演型人格的内在冲突

表演型人格存在明显的内心冲突,一方面他们在人群中努力凸显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却深切地感受到真的没人懂自己,觉得自己很孤独。他们在人们面前卖力的表演,无非是让人们肯定自己的价值,让大家关注到自己,可是最后发现舞台上只有自己,他们其实一直都是观众而已。在成熟的道路上,他们会有一次个性的突变,他们会变得内敛、含蓄,不再像以往那样张扬。当你发现曾经人群中的开心果变得深沉时,你就会明白一切都变了。

一般表演型人格出现在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特别希望自己受到万众瞩目,所以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被人关注到。等到他们再成熟一些的时候,就会发现全凭演技的社交,到底有多累!不过总而言之,表演型人格是看上去有些哗众取宠,但内心其实是很孤独的。我们需要给他们成长的时间,用真诚和善意来对待他们。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