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你一切的自卑和懦弱,都是源于父母对你的影响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6-06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

对于这句话,许多家长都深信不疑,因此,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管教十分严格,甚至是动辄打骂。

现代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在5-6岁阶段,已经基本建立了人格,之后的成长过程,均是基于此人格的调整和改善。

可以说,孩子的儿童时期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阶段可以影响到他们成长的方向。所以,父母应该着重关注孩子的人格教育,这对于整个家庭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曾说过:“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他看来,童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阶段,因此,在面临个人的心理问题时,着重关注其童年时期。

个性的形成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的性格也是不同的。人的性格相对比较稳定,是长期、持续呈现出来的状态。

人们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人时,都会有不一样的言行举止,而这些行为表象的背后,就是所谓的“个性”。这种性格是稳定存在的,并且是存在显著倾向性的。

通常来说,大众习惯性认为一个人性格的塑造,是由于他成长过程中不同的阅历所造成的。可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却不这么认为。他提出,构建人格的基础,并不是客观事实,而是建立在主观意识之上。

意思就是说,是我们对事物的见解和想法,决定了我们自己的理念和行为,而并不是客观的事物本身。

当甲和乙在面对同一件事时,有可能会有着同样的想法,也有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人们会根据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从而想到自己的处境,去探寻最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日积月累下,就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个性模式。

阿德勒提出,孩子在5岁时,个性就已经定型了。因此,童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问题儿童的形成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相似的,有问题的孩子各有各的问题。

自卑感

在现代社会中,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多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存在自卑心理。

实际上,自卑是一种很正常且常见的心理状况,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会想要向上发展,追求优秀,这是人的本性。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本能呢?正是由于人无完人,自己本身不够完美,所以才会感到自卑。

为了使这种自卑感消退,人们开始追求优秀,想要变得优秀,以此来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存在于人们的身上,是人们不断追求优秀、不断向完美方向前进的动力,也是是自身人格完善的动力。

因此,在阿德勒看来,自卑是生命发展的动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行为都是为了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向更优秀的道路上前进。

导致孩子自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天生的缺陷、疾病,外貌的差异,身高体格的不同,与兄弟姐妹之间的比较,家庭条件较差,父母给予了太多的压力……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不安全感和自卑心理。

与此同时,这些因素也会刺激到孩子弱小的心灵,促使他们想要通过一些作为,来平复心中的自卑感。

在追求优秀的道路上,孩子也很有可能会为了父母的期望而做一些过度的行为。

若是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期望过高,给孩子施加的压力过大,那么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而全力以赴,拼尽全力去达到父母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可是,这些超过他们能力范围的事情,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十分不利。

久而久之,若是他们无法完成,便会怨恨自己、自暴自弃,亦或是身心俱疲的完成。

最终,在他们的心中会形成一个概念: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超过别人,就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在这样的思想驱使下,他们就开始变得自卑。

安全感的缺失

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了“依恋理论”,该理论认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不单单是让他们吃饱穿暖,还要保证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身体的抚摸、情感的沟通和陪伴,使孩子能够充满安全感。

在家庭中得不到重视的孩子,通常都十分缺乏安全感,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一文不值的。

总是被父母拒绝和呵斥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父母的累赘和负担,在父母厌弃的目光中,小心翼翼的长大。

阿德勒提出:教育者最重要、最神圣的任务就是,令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拥有勇气,并使那些丧失勇气的孩子们重建信心。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向上成长的生命本能

不管他们看起来多么垂头丧气,作为老师和家长都不应该轻易否决和放弃他们。

应当鼓励他们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中有所作为,从而获得自信感,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不同领域和人生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