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游《风雨》:风雨人生路

 墙头草说 2022-03-08
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陆游被罢官闲居十三年后,朝廷征召他入京,担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一职,主持编修孝宗、广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次年,国史编修完成,时年七十九岁的陆游致仕回山阴隐居,回顾人生路,他感慨万千,写下了《风雨》一诗,原文如下:

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

因思世事悲身事,更听风声杂雨声。

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

新春要觅烧丹处,不住青城住赤城。

“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我七十年来一直向往太平盛世;如今,头发苍白的父子依旧参加春耕劳动。这年,诗人七十九岁,依然心怀家国,但却看不到“九州同”的希望,依然看不到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希望。希望越是热切,落空之后就越落寞,诗人带着满心的落寞回到了山阴,不顾年事已高,依旧和儿子们一起参加农事生产活动。这一切都不是诗人所要的,他希望看到的仍旧是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啊。
“因思世事悲身事,更听风声杂雨声”,因为思虑起时局而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悲伤,更何况又听到了风声夹杂着雨声。诗人虽然已经致仕隐居,但依旧关注着时局,思考着国家的出路,却因此联想到自己这一生的遭遇,为抗金北伐,一生奔波,一生颠沛,空有理想抱负,却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直让人心痛不已。而这时,诗人又听到了风声夹杂着雨声,声声入耳,更感凄凉落寞。
“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我那些四海飘零的老朋友们已有一半多离世了;我这能沾湿衣襟的泪水该对谁而流呢?诗人不禁联想到时间,在永恒的时间面前,人生显得那么短暂。此时,诗人已白发苍苍,那些志同道合的老友多半都已离世,当初的愿望都已成空,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吧。随着老友的凋零,世上懂得诗人的人越来越少,那些心中的感慨与惆怅又能向谁诉说呢?只能化成行行清泪,打湿衣襟吧。
“新春要觅烧丹处,不住青城住赤城”,这年春天,我要寻觅一处炼丹的地方;不在青城山寻找,去赤城山寻找。在无可奈何之下,诗人回山阴隐居。因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所以,诗人以“觅烧丹处”代指自己的隐居。青城山、赤城山都是道教名山,一在四川,一在浙江。因为诗人曾在四川抗金前线任过职,而现在又在山阴隐居,所以,诗人以“青城”代指抗金理想,以“赤城”代指辞官隐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理想抱负终成空的愁苦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至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志向,他在这首《风雨》中说的要像道士一样,寻一处清静之地,炼丹养生,都是理想抱负不得伸展的愤激语。虽然白发苍苍,虽然隐居家乡,诗人何曾忘记过当年的理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