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穴(针)技术临床应用(精华)

 尚晓陽 2022-03-08


耳针技术

耳针法是指采用毫针或其他方式刺激耳部特定部位,以预防、诊断和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耳针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对于疾病的预防和诊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耳针诊治疾病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即有记载,如《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起者去其掣。”《灵枢·厥病》曰:“耳聋无闻,取耳中。”唐朝《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取耳中穴治疗黄疸、寒暑疫毒等病的记载。其后,以耳郭诊断疾病,以针刺、按摩、塞药、艾灸、温熨等方法刺激耳郭以防治疾病等有关叙述更是散见于历代医书之中,为耳针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50年代,法国医学博士诺基尔(P.Nogier)提出了42个耳穴点和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对我国医务工作者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耳针疗法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为促进耳穴应用的发展与研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分别于1992年和2008年两次颁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T 1372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
迄今为止,采用耳针疗法治疗的疾病种类已达200余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等临床各科;不仅对某些功能性病变、变态反应疾病、炎症性疾病有较好疗效,对部分器质性病变,以及某些疑难杂症也具有一定疗效。

一、耳针法刺激部位

耳针法刺激部位即为耳穴,是耳郭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躯干四肢相互沟通的特殊部位。耳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防治疾病的刺激点。

(一)耳郭表面解剖

1.耳郭正面 (图1-1、图1-2、图1-3)
耳垂:耳郭下部无软骨的部分。
耳垂前沟:耳垂与面部之间的浅沟。
耳轮:耳郭外侧边缘的卷曲部分。
耳轮脚:耳轮深入耳甲的部分。
耳轮脚切迹:耳轮脚棘前方的凹陷处。
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的膨大部分。
耳轮尾:耳轮向下移行于耳垂的部分。
轮垂切迹:耳轮和耳垂后缘之间的凹陷处。
耳轮前沟:耳轮与面部之间的浅沟。

图1-1 耳郭正面1

图1-2 耳郭正面2

图1-3 耳郭正面3
对耳轮:与耳轮相对呈“Y”字形的隆起部,由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三部分组成。
对耳轮体: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部分。
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
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前分支的部分。
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甲部分:部分耳轮和对耳轮、对耳屏、耳屏及外耳门之间的凹窝。由耳甲艇、耳甲腔两部分组成。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耳屏:耳郭前方呈瓣状的隆起。
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处。
上屏尖:耳屏游离缘上隆起部。
下屏尖:耳屏游离缘下隆起部。
耳屏前沟:耳屏与面部之间的浅沟。
对耳屏: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瓣状隆起。
对屏尖:对耳屏游离缘隆起的顶端。
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外耳门:耳甲腔前方的孔窍。
2.耳郭背面 (图1-4)
耳轮背面:耳轮背部的平坦部分。
耳轮尾背面:耳轮尾背部的平坦部分。
耳垂背面:耳垂背部的平坦部分。
耳舟隆起:耳舟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三角窝隆起:三角窝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耳甲艇隆起:耳甲艇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耳甲腔隆起:耳甲腔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对耳轮上脚沟:对耳轮上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对耳轮下脚沟:对耳轮下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对耳轮沟:对耳轮体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耳轮脚沟:耳轮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对耳屏沟:对耳屏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图1-4 耳郭背面及耳根
3.耳根 (图1-4)
上耳根:耳郭与头部相连的最上处。
下耳根:耳郭与头部相连的最下处。

(二)耳穴分布规律

耳穴在耳郭表面的分布状态形似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图1-5)。


图1-5 耳穴分布规律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分布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分布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分布在对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分布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脏器相应的穴位分布在耳甲艇;与胸腔脏器相应的穴位分布在耳甲腔;与盆腔脏器相应的穴位分布在三角窝;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分布在耳轮脚周围等。

(三)耳郭区划定位标准与耳穴

1.耳郭基本标志线 (图1-6、图1-7、图1-8)

图1-6 耳郭基本标志线1

图1-7 耳郭基本标志线2

图1-8 耳郭基本标志线3
耳轮内缘:即耳轮与耳郭其他部分的分界线,是指耳轮与耳舟,对耳轮上、下脚,三角窝及耳甲等部的折线。
耳甲折线:是指耳甲内平坦部与隆起部之间的折线。
对耳轮脊线:是指对耳轮体及其上、下脚最凸起处之连线。
耳舟凹沟线:是指沿耳舟最凹陷处所作的连线。
对耳轮耳舟缘:即对耳轮与耳舟的分界线,是指对耳轮(含对耳轮上脚)脊与耳舟凹沟之间的中线。
三角窝凹陷处后缘:是指三角窝内较低平的三角形区域的后缘。
对耳轮三角窝缘:即对耳轮上、下脚与三角窝的分界线,是指对耳轮上、下脚脊与三角窝凹陷处后缘之间的中线。
对耳轮耳甲缘:即对耳轮与耳甲的分界线,是指对耳轮(含对耳轮下脚)脊与耳甲折线之间的中线。
对耳轮上脚下缘:即对耳轮上脚与对耳轮体的分界线,是指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向对耳轮耳舟缘所作的垂线。
对耳轮下脚后缘:即对耳轮下脚与对耳轮体的分界线,是指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向对耳轮耳甲缘所作的垂线。
耳垂上线(亦作为对耳屏耳垂缘和耳屏耳垂缘):即耳垂与耳郭其他部分的分界线,是指过屏间切迹与轮垂切迹所作的直线。
对耳屏耳甲缘:即对耳轮与耳甲的分界线,是指对耳屏内侧面与耳甲的折线。
耳屏前缘:即耳屏外侧面与面部的分界线,是指沿耳屏前沟所作的直线。
耳轮前缘:即耳轮与面部的分界线,是指沿耳轮前沟所作的直线。
耳垂前缘:即耳垂与面颊的分界线,是指沿耳垂前沟所作的直线。
2.耳郭标志点线 (图1-9)
A点:在耳轮的内缘上,耳轮脚切迹至对耳轮下脚间中、上1/3交界处。
D点:在耳甲内,由耳轮脚消失处向后作一水平线与对耳轮耳甲缘相交点处。
B点:耳轮脚消失处至D点连线中、后1/3交界处。
C点:外耳道口后缘上1/4与下3/4交界处。
AB线:从A点向B点作一条与对耳轮耳甲艇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
BC线:从B点向C点作一条与耳轮脚下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
BD线:B点与D点之间的连线。


3.耳轮部分区与耳穴 (图1-10,表1-1)

图1-10 耳轮部分区与耳穴
耳轮部总计分为12区共有13穴。
耳轮脚为耳轮1区。
耳轮脚切迹到对耳轮下脚上缘之间的耳轮分为三等分,自下而上依次为耳轮2区、耳轮3区、耳轮4区。
对耳轮下脚上缘到对耳轮上脚前缘之间的耳轮为耳轮5区。
对耳轮上脚前缘到耳尖之间的耳轮为耳轮6区。
耳尖到耳轮结节上缘为耳轮7区。
耳轮结节上缘到耳轮结节下缘为耳轮8区。
耳轮结节下缘至轮垂切迹之间的耳轮分为4等分,自上而下依次为耳轮9区、耳轮10区、耳轮11区和耳轮12区。
表1-1 耳轮穴位

4.耳舟部分区与耳穴 (图1-11,表1-2)
耳舟部总计分为6区,共有6穴。
耳舟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6等分,分别为耳舟1区、2区、3区、4区、5区、6区。

图1-11 耳周部分区与耳穴

表1-2 耳舟穴位

5.对耳轮部分区与耳穴 (图1-12,表1-3)
对耳轮部总计分为13区共有14穴。
对耳轮上脚分为上、中、下3等分,下1/3为对耳轮5区,中1/3为对耳轮4区;再将上1/3分为上、下两等分,下1/2为对耳轮3区,再将上1/2分为前后两等分,后1/2为对耳轮2区,前1/2为对耳轮1区。
对耳轮下脚分为前、中、后3等分,中、前2/3为对耳轮6区,后1/3为对耳轮7区。将对耳轮体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至轮屏切迹分为5等分,再沿对耳轮耳甲缘将对耳轮体分为前1/4和后3/4两部分,前上2/5为对耳轮8区,后上2/5为对耳轮9区,前中2/5为对耳轮10区,后中2/5为对耳轮11区,前下1/5为对耳轮12区,后下1/5为对耳轮13区。

图1-12 对耳轮部分区与耳穴
表1-3 对耳轮穴位

6.三角窝部分区与耳穴 (图1-13,表1-4)
三角窝部总计分为5区共有5穴。
将三角窝由耳轮内缘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前、中、后3等分,中1/3为三角窝3区;再将前1/3分为上、中、下3等分,上1/3为三角窝1区,中、下2/3为三角窝2区;再将后1/3分为上、下2等分,上1/2为三角窝4区,下1/2为三角窝5区。

图1-13 三角窝部分区与耳穴
表1-4 三角窝穴位

7.耳屏部分区与耳穴 (图1-14,表1-5)
耳屏部总计分为4区共有9穴。
耳屏外侧面分为上、下2等分,上部为耳屏1区,下部为耳屏2区。将耳屏内侧面分上、下2等分,上部为耳屏3区,下部为耳屏4区。

图1-14 耳屏部分区与耳穴

表1-5 耳屏穴位

8.对耳屏部分区与耳穴 (图1-15,表1-6)
对耳屏部总计分为4区共有8穴。
由对屏尖及对屏尖至轮屏切迹连线之中点,分别向耳垂上线作两条垂线,将对耳屏外侧面及其后部分成前、中、后3区,前为对耳屏1区、中为对耳屏2区、后为对耳屏3区。对耳屏内侧面为对耳屏4区。

1-15 对耳屏部分区与耳穴


表1-6 对耳屏穴位

9.耳甲部分区与耳穴 (图1-16、图1-17,表1-7)
耳甲部总计分为18区共有21穴。
将BC线前段与耳轮脚下缘间分成3等分,前1/3为耳甲1区,中1/3为耳甲2区,后1/3为耳甲3区。ABC线前方,耳轮脚消失处为耳甲4区。将AB线前段与耳轮脚上缘及部分耳轮内缘间分成3等分,后1/3为5区,中1/3为6区,前1/3为7区。
将对耳轮下脚下缘前、中1/3交界处与A点连线,该线前方的耳甲艇部为耳甲8区。将AB线前段与对耳轮下脚下缘间耳甲8区以后的部分,分为前、后2等分,前1/2为耳甲9区,后1/2为耳甲10区。在AB线后段上方的耳甲艇部,将耳甲10区后缘与BD线之间分成上、下2等分,上1/2为耳甲11区,下1/2为耳甲12区。由轮屏切迹至B点作连线,该线后方、BD线下方的耳甲腔部为耳甲13区。以耳甲腔中央为圆心,圆心与BC线间距离的1/2为半径作圆,该圆形区域为耳甲15区。过15区最高点及最低点分别向外耳门后壁作两条切线,切线间为耳甲16区。15、16区周围为耳甲14区。将外耳门的最低点与对耳屏耳甲缘中点相连,再将该线下的耳甲腔部分为上、下2等分,上1/2为耳甲17区,下1/2为耳甲18区。

图1-16 耳甲部分区与耳穴1

图1-17 耳甲部分区与耳穴2
表1-7 耳甲穴位

10.耳垂部分区与耳穴 (图1-18,表1-8)
耳垂部总计分为9区共有8穴。
在耳垂上线至耳垂下缘最低点之间划两条等距离平行线,于该平行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将耳垂分为9个区,上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1区、2区、3区;中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4区、5区、6区;下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7区、8区、9区。

图1-18 耳垂部分区与耳穴
表1-8 耳垂穴位

11.耳背及耳根部分区与耳穴 (图1-19,表1-9)
耳背及耳根部总计分为5区共有9穴。
分别过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耳背对应点和轮屏切迹耳背对应点作两条水平线,将耳背分为上、中、下3部,上部为耳背1区,下部为耳背5区,再将中部分为内、中、外3等分,内1/3为耳背2区,中1/3为耳背3区、外1/3为耳背4区。


图1-19 耳背及耳根部分区与耳穴
表1-9 耳背及耳根穴位


二、耳针法操作技术

(一)操作前准备

1.选穴  根据耳穴选穴原则或采用耳穴探测法进行选穴组方。
2.消毒  先用2%碘伏消毒耳穴,再用75%乙醇消毒并脱碘,或用络合碘消毒。

(二)刺激方法

1.毫针刺法
针具选择:选用28~30号粗细的0.5~1寸长的毫针。
操作方法:进针时,押手固定耳郭,刺手持针速刺进针;针刺方向视耳穴所在部位灵活掌握,针刺深度宜0.1~0.3cm,以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度;多用捻转、刮法或震颤法行针,刺激强度视患者病情、体质和敏感性等因素综合决定;得气以热、胀、痛,或局部充血红润多见;一般留针15~30分钟,可间歇行针1~2次。疼痛性或慢性疾病留针时间可适当延长;出针时,押手托住耳背,刺手持针速出,同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
注意事项:同毫针刺法。
2.电针法
针具选择:选用28~30号粗细的0.5~1寸长的毫针;G6805型电针仪。
操作方法:押手固定耳郭,刺手持针速刺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仪,多选用疏密波、适宜强度,刺激15~20分钟;起针时,先取下导线,押手固定耳郭,刺手持针速出,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
注意事项:同电针疗法。
3.埋针法
针具选择:揿针型皮内针为宜。
操作方法:押手固定耳郭并绷紧欲埋针处皮肤,刺手用镊子夹住皮内针柄,速刺(压)入所选穴位皮内,再用胶布固定并适度按压,可留置1~3天,期间可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2~3次;起针时轻轻撕下胶布即可将针一并取出,并再次消毒。两耳穴交替埋针,必要时双耳穴同用。
注意事项:同皮内针疗法。
4.压籽法
压籽选择:压籽又称压豆或埋豆,以王不留行、磁珠、磁片等为主,或油菜籽、小绿豆、莱菔子等表面光滑、硬度适宜、直径在2mm左右的球状物为宜,使用前用沸水烫洗后晒干备用。
操作方法:将所选“压豆”贴于0.5cm×0.5cm大小的透气胶布中间,医师用镊子将其夹持,敷贴于所选耳穴并适当按揉,以耳穴发热、胀痛为宜;可留置2~4天,期间可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2~3次。
注意事项:
(1)使用中应防止胶布潮湿或污染,以免引起皮肤炎症。
(2)个别患者胶布过敏,局部出现红色粟粒样丘疹并伴有痒感,宜改用他法。
(3)孕妇选用本法时刺激宜轻,但有流产倾向者慎用。
(4)使用医用磁片注意同磁疗法。
5.温灸法
灸具选择:艾条、灸棒、灯心草、线香等。
操作方法:灯心草灸,即医师手持灯心草,前端露出1~2cm,浸蘸香油后点燃,对准耳穴迅速点烫,每次1~2穴,两耳交替;艾条或灸棒灸、线香灸等灸法操作类似,即将艾条等物点燃后,距欲灸耳穴1~2cm施灸,以局部红晕或热胀感为宜,持续施灸3~5分钟。
注意事项:同灸法。
6.刺血法
针具选择:三棱针、粗毫针。
操作方法:针刺前在欲点刺部位的周围向中心处推揉,以使血液聚集;常规消毒后,押手固定耳郭,刺手持针点刺出血;一般点刺2~3穴,3~5次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同三棱针刺法。
7.按摩法
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全耳按摩、手摩耳轮和提捏耳垂。全耳按摩,是用两手掌心依次按摩耳郭前后两侧至耳郭充血发热为止;手摩耳轮,是两手握空拳,以拇、示两指沿着外耳轮上下来回按摩至耳轮充血发热为止;提捏耳垂,是用两手由轻到重提捏耳垂。按摩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双耳充血发热为度。
8.割治法
针具选择:手术刀片或手术刀。
操作方法:在相应耳穴或曲张的血管处常规消毒后,押手固定耳郭,刺手持手术刀片或手术刀进行轻微的切割,以局部出血为度,最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割治部位片刻;一般割治2~3穴,3~5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同三棱针刺法。
9.穴位注射法
针具选择:1mL注射器和26号注射针头。
操作方法:在所选耳穴处常规消毒后,押手固定耳郭,刺手持注射器将按照病情所选用的药物缓慢推入耳穴皮内或皮下0.1~0.3mL,耳郭可有红、热、胀、痛等反应;注射完毕用消毒干棉球压迫局部片刻,一般注射2~3穴,3~5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同穴位注射法。

三、耳针法的临床应用

(一)辅助诊断

人体疾病的发生,往往会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阳性反应),如皮肤色泽、形态改变(变形、变色、脱屑、丘疹),局部痛阈降低,耳穴电阻下降等。以上改变可以借助下列检查法加以判定,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从而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
1.常用耳穴检查方法
(1)望诊观察法:在自然光线下,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耳郭皮肤有无变色、变形等征象,如脱屑、丘疹、硬结、充血,以及血管形状、颜色的改变等,以确定所在区域与脏腑的关系。
(2)压痛点测定法:围绕全耳或在与疾病相关耳穴的周围,用弹簧探棒等工具以均匀的压力触压耳穴,当触压某穴区时患者出现呼痛或躲闪、皱眉、眨眼等反应,即可确定为压痛敏感。
(3)皮肤电阻测定法:用特制仪器如耳穴探测仪等,依照使用方法测定皮肤电阻、电位、电容等变化;仪器会以蜂鸣或指针等形式显示其异常,提示某穴区有电阻降低、导电增加等异常改变。
2.注意事项
其一,多穴区敏感时,注意其间的联系与区别。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必然会产生内在的关联与影响,均可能在耳穴上有所表现。因此,要注意敏感穴区之间的主次关系和关联度。
其二,痛敏以及变形变色与正常反应的区别。点压刺激健康人耳郭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可采用看压结合的方法综合判定痛敏点之性质,以避免假阳性。此外,如耳郭上的色素沉着、疣痣、冻疮、瘢痕等也要与疾病相关的变形、变色相区分。
其三,在观察中要做到全面望诊、有顺序、无遗漏;点压力度均匀一致,点压位置以穴区中心点为宜,注意不同程度痛敏点之间的差异。

(二)临床应用

1.适应范围
(1)各种疼痛性病症: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各种外科手术所产生的伤口痛;胆绞痛、肾绞痛、心绞痛、胃痛等内脏痛证。
(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急性结膜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腮腺炎、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
(3)功能紊乱性病症:如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眩晕症、胃肠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单纯性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绝经期综合征等。
(6)其他:如用于手术麻醉,预防感冒、晕车、晕船,戒烟、戒毒,美容、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
2.选穴组方原则
(1)辨证取穴: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辨证选用相关耳穴。如皮肤病,按“肺主皮毛”的理论,选用肺穴;目赤肿痛,按“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选用肝穴;骨折的病人,按照“肾主骨”的理论选取肾穴。
(2)对症取穴:即可根据中医理论对症取穴,如耳中与膈肌相应,可以治疗呃逆,又可凉血清热,用于治疗血证和皮肤病;也可根据西医学的生理病理知识对症选用有关耳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神经衰弱选皮质下等。
(3)对应取穴:直接选取发病脏腑器官对应的耳穴。如眼病选眼穴及屏间前、屏间后穴;胃病取胃穴;妇女经带疾病取内分泌穴。
(4)经验取穴:临床医师结合自身经验灵活选穴。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
3.处方示例
(1)胃痛:主穴:胃、脾、交感、神门;配穴:胰胆、肝。
(2)头痛:主穴:枕、颞、额、皮质下;配穴:神门、交感。
(3)痛经: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配穴:肝、肾、皮质下、交感。
(4)失眠:主穴: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配穴:胃、脾、肝、肾、胰胆。
(5)哮喘:主穴:肺、肾上腺、交感;配穴:神门、内分泌、气管、肾、大肠。
(6)荨麻疹:主穴:肺、肾上腺、风溪、耳中;配穴:神门、脾、肝。
(7)痤疮:主穴:耳尖、内分泌、肺、脾、肾上腺、面颊;配穴:心、大肠、神门。
(8)内耳眩晕症:主穴:内耳、外耳、肾、脑干;配穴:枕、皮质下、神门、三焦。
(9)近视眼:主穴:眼、肝、脾、肾;配穴:屏间前、屏间后。
(10)戒烟:主穴:神门、肺、胃、口;配穴:皮质下、内分泌。
4.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埋针法不宜留置过久。
(2)耳穴多左右两侧交替使用。
(3)耳针治疗亦可发生晕针,应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
(4)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应禁针。
(5)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针刺,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患者不宜行强刺激。
(6)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禁用耳穴刺血法。
(7)脓肿、溃破、冻疮局部的耳穴禁用耳针。
(8)耳穴压丸、耳穴埋针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过敏、脱落或污染等情况的发生。
(9)对运动障碍性疾病,结合运动针法有助于提高疗效。
(10)耳穴放血割治时,医师应尽量避免接触患者血液。

四、耳针法的作用原理

(一)耳与经脉脏腑的关系

耳与经脉有着密切的关系。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提及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黄帝内经》时期,不仅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焦经,而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均有详细的记载。在十二经脉循行中,有的经脉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耳郭周围。如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等经脉、经筋分别入耳中,或循耳之前、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手阳明大肠经之别络入耳合于宗脉。六条阴经虽不直接联系耳郭,但均可借助经别与阳经相合而达于耳。因此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行到达于耳。故《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所以刺激耳郭上的穴位,就具有疏通经络、行气和血、调和百脉的作用。
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十分密切,其论述散见于历代医典。最早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和《难经》,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载:“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脉度》载:“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素问·脏器法时论》载:“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难经·四十难》云:“肺主声,故令耳闻声。”此后历代医著对于耳与脏腑的关系论述更为详细,如《千金方》载:“……神者,心之脏……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载:“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术》中进一步将耳背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其云:“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说明耳与脏腑在生理方面相互联系,在病理方面相互影响,关系密切。

(二)耳与神经体液的关系

解剖学表明,耳郭内富含神经组织。与耳相关的神经主要有来自脊神经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来自脑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以及伴随颈外动脉的交感神经。这些分布在耳郭上的四对脑神经和两对脊神经均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紧密,如延髓发出的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对呼吸中枢、心脏调节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唾液分泌中枢(呕吐、咳嗽中枢)等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由脑、脊髓部发出的副交感神经和脊髓胸、腰部发出的交感神经所组成的内脏神经,对全身的脏器几乎都有双重支配作用,两者相互抵抗,又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全身脏腑和躯干四肢的正常运功。
解剖学还表明,耳郭表皮至软骨膜中均含有各种神经感受器,如游离丛状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神经感觉末梢及环层小体;耳部肌腱和耳肌上含有单纯型和复杂型丛状感觉神经末梢、高尔基型腱器官、鲁菲尼神经末梢及肌梭。这些不同类型的感受器正是刺激耳穴产生综合调节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此外,实验结果表明,耳与体液有一定的关系,即使将耳郭的全部神经切除,耳穴的电阻点也没有完全消除,因此考虑体液也参与了耳穴与内脏联系的作用过程。

(三)耳与全息理论的关系

全息理论认为,每个生物个体中的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对独立的局部(又称全息元),均包含了整体的全部信息,全息元在一定程度上即是整体的缩影。
耳郭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全息元,从形式上成为人体整体的缩影,并包含了人体各部分的主要信息。根据生物全息律,耳郭与脑内全息联系的神经元(反射中枢)、躯体(内脏)形成了全息反射路,并通过脑内神经元的全息联系起作用。脑内神经元的全息联系,是指机体的任一相对独立部分的每一位区在中枢内的投影,都与其相应的整体部分在中枢内的投射存在着双向突触联系。故每个耳穴在中枢内的投射也必然存在着这种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躯体(内脏)-中枢-耳郭”间的双向反射径路是耳穴刺激疗法的生理学基础。全身各部位的异常,通过全息反射路会在耳部引起相应的改变,从而为耳穴诊断疾病提供了生理学的依据。对耳穴实施的各种刺激,也会通过全息反射路传达给身体相应的器官,从而调节相应组织器官的状态,使其恢复正常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注:本文由培医教育(www.tcmedu.com)整理,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