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三次觉醒:自律,自愈,自足

 小桥流水1i79ra 2022-03-09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年少时,我们笃信快乐是从外物和他人身上寻来的;人到中年才发现:

快乐是向内求出来的。

年少不知曲中意,读懂已是曲中人。

一个人当下的人生,是过去的觉醒造就的;一个人未来的人生,是当下的觉醒牵引的。

20岁有20岁的肆意张狂,30岁有30岁的成熟稳重,40岁有40岁的通透洒脱。

你会在什么时候,过什么样的人生,全在于“觉醒”二字。

一个人的一生,往往在于三次觉醒:自律、自愈、自足。

文章图片1

自律

《好的孤独》里说:“自律方能真自由。”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只觉自我矛盾。

明明自律是要严苛要求自己,有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又怎么和自由扯得上关系呢?

直到我成为现在的自己,我才彻底领悟其中的道理。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胖姑娘。酷爱运动,但也吃得多。因为胖自卑过,却也终是被自己的没心没肺打败,任由肉肉横向发展。

哪怕生完孩子,我的体重仍旧在150居高不下。

因为一个赌,我开始了自己的减肥之路:早睡早起、做减肥餐、每天八杯水……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几十斤肉悄悄溜走了,而我也终于和胖胖的自己说再见了。

减肥这件事让我苦了一阵子,但收获的,却远远不止身材。

许是因为第一次做到了别人认为我做不到的事,又或者是因为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我变得更加自信。

以前遇事有困难就打退堂鼓,时不时想着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结果、焦虑不安,最终不是半途而废,就是事倍功半。

几个月的严格要求、自我把控后我发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先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自由的代价,就是自律。

文章图片2

后来的我,不管是写作、看书、日常生活,自律都成了如影随形的朋友,让我一点点靠近我想要的自由。

人生这条路,成功有很多种。

但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自律”作武器。

学习很苦,但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后,换来的除了别人的鲜花掌声,还有更平坦顺畅的人生大道。

做出改变的过程很痛苦,但一个习惯的形成只要21天。短暂的坚持后,得到的往往在意料之外。

提升自我需要被约束、被管制,但一时的忍耐,收获的是未来很多年,你都可以自由选择你喜欢的人生的权利。

先自律,后自由。

在这复杂多变、瞬息万千的世界里,唯有初尝实苦的自律,才能让你遇见另一个自己。

文章图片3

自愈

很喜欢一段话:

“信仰不是神,它从来不拯救谁。而是你选择什么样的信仰,拯救自己。

拯救,都是自己的事。”

无论你是深陷不幸的婚姻里难以抽身,还是囿于生活的鸡毛蒜皮里反复崩溃。

最终,能治愈你的,只有你自己。

坚持减肥的那段时间,因为对欲望的压制,以及生活烦心事的侵扰,我暴食过、狂躁过、也颓废过。

那段时间,吃东西要么不吃,要么胡吃海喝,吃完了又后悔自责。

做事情今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明天像焉儿了的白菜,动都不想动。

对此,家人满脸疑惑,十分不解。

我也曾希望有人能拉我出泥潭,让我不再挣扎。

可旁人连感同身受都做不到,何来救赎呢?

人在泥潭,只能自拔。

文章图片4

我开始看书、开始放过自己。

今天多吃了一口什么东西,允许自己懊恼一会儿,但很快就随它去,原谅自己;昨天还有一件什么事没做好,总结经验后,便不再忧愁。

慢慢地,我从“短暂的付出就要迫切的回报”的心理中解脱出来了。

人这一生,迷茫是常态,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任由自己在生活的刁难里陷落,只会跌入更深的谷底。

学会放过自己,接受自己也有做不到的事情,接纳不完美但是努力生活的自己,才能在任何的风雨侵袭面前,不倒下、不消亡。

文章图片5

自足

年轻的时候,很多人喜欢不停地买各种衣服饰品、零碎物件,堆满了家里各个角落;

把感情寄托在某个人身上,全身心地把未来托付给对方。

总以为,这些人和事能带给自己最后的欢乐。

年纪越大越发现:

很多无用之物占据了空间,徒增烦忧;少时所托非人,生活只剩了消耗。

古人说:

“向内求一寸,多一寸的智慧。

向外取一尺,多一尺的烦恼。”

人最大的幸福,不在外求,而在内寻。

我曾经因为婚姻琐事满腹愁绪,总觉得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是他人的不作为。

我期待他们能看到我的不满,明白我的脾气,并且为之做出改变。

到最后,一边是我不断积压的情绪,一边是他们不以为然地一如往常。

为此,我苦恼了很久。

文章图片6

直到我在书海里看到那句话: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生活习惯不相融,那就随他们去吧。凭什么要求别人迎合自己呢?

沟通不在一个频率上,不如少言沉默,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与其把所有的精力用在想着如何改变别人身上,不如考虑如何让自己过得更舒心。

期待越多,期望越多。

正如明兰在《知否》里说的一样:

“凡事不要太指望人,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实在要指望也不能太多太深。

指望越多,难免会有失望。

失望多了,就会生怨怼。

怨怼一生,仇恨就起。日子就难过了”

大道不从外得,万物皆备于我。

文章图片7

当你的内心世界变得足够丰盈,就会明白“凡事求人不如立己”的道理。

把对外的希冀,变成丰满的自己羽翼,长出自己的铠甲。

当你既能一路冲上九天云霄、自在翱翔,又能在生活的巨浪打来时、遮风避雨,又何惧人生的多舛善变、翻脸无情呢?

点个赞吧!人的每个年纪,都是馈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