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洪|小议“同安三苏”与“眉山三苏”

 智泉流韵原创 2022-03-09

苏颂公园感赋(外一章)

作者:马洪

毓秀芦山蕴钟灵,同安三苏留英名。

巧工惊世仪象台,福被后人本草经。

浮词丽藻足华众,科技经济惠民生。

    时光涤尽陈腐后,当与眉山共光明

注:参见拙文《小议“同安三苏”与“眉山三苏”》

  小议“同安三苏”与“眉山三苏”

               作者:马洪

很惭愧自己的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第一次知道苏颂,还是十几年前在开封清明上河园见到“水运仪象台”的时候。来到厦门小住,几番到同安寻访苏颂故居,方对苏颂及其父苏绅,叔苏缄略略了解一二。

苏颂,北宋杰出的天文机械学家、医药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与王安石同科登第,官至宰相。在文学、科学技术、医药学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水运仪象台”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六个第一,被称为世界机械钟表的鼻祖。他的《本草图经》也是中医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与其《急备千金方》共同记载了他在医药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其父苏绅,弱冠及第,官至翰林学士(内相),北宋一代名臣。为官清廉,直言善谏,为国家治理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并多被采用。他举贤荐能,著名的军事统帅狄青便与苏绅的推举有直接关系。

其堂叔苏缄,与司马光同榜进士,在多地任地方官员,政声极佳。60岁时,知邕州(今广西南宁),逢交趾进犯,孤守城池四十多天,兵败城破,举家36口自焚殉国,是北宋著名的(有人称首屈一指的)民族英雄。据说现在广西不少地方,仍将苏缄作为城隍爷供奉。

同安苏氏诗书传家,自苏绅始,七十二年五世十进士。故有“五世登科只一家”之说(北宋诗人刘彦和)。其中苏颂与其父,堂叔被称为“芦山三杰”。芦山是苏氏故居附近的一座山包。为行文方便,也有为其正名之意,我称为“同安三苏”。

由“同安三苏”,我想到了名闻遐迩的“眉山三苏“。就其对民族历史贡献来说,眉山三苏在文学上的贡献特别是苏轼达到了巅峰,其为官也很有政声。这是世人共知的。但在其他方面,三苏可以说谈不到建树。而且就文学本身来说,苏洵,苏辙,与同时代的文学大家相比,也相形见绌,因而传世名作不多。而“同安三苏”不仅官位高,时间长,影响大,而且除文学外,在治国,理政,科学技术,抵御外侮等方面,都有成就,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应当说胜于“眉山三苏”。可是,同是苏姓,同是一个朝代的人,苏颂与苏轼同朝为官,两人同于1101年逝世。为什么“眉山三苏”名扬四海,至今仍可谓尽人皆知,而“同安三苏”的名气却相去甚远,原因何在?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很多,可能涉及历史观、伦理、价值取向等重大问题,这绝不是本文作者知识面所能达到的。这里就其中一点,表述自己的肤浅认识。

历史是波澜壮阔的长河,在社会这个舞台上,亿万人民群众与社会精英共同演绎了武威雄壮,感天动地的活剧。其中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推动了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历史信息的传承,除了人们部分沿袭的实践活动之外,主要是依靠文字著作,包括正史、野史还有其他文学形式。后人了解认识历史也主要是通过这些文字记载。然而这些文字记载,是由“文人”来完成的,并且由后来的“文人”不断推演,阐述以致代代相传。这些“文人”,由于他们立场、观点、知识面、才能、资料占有多寡等因素的影响,在记载历史时,对材料的取舍,人物事件的评价、褒贬,必然会有偏颇。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符合正统的为正,必宣扬光大,凡与正统相悖的为邪,必排斥抵毁。因此,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秦始皇、曹操、武则天备受诟病;具有杰出经济思想和实践活动成果的管子、商鞅、范蠡倍受冷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蔡伦、毕升、沈括等更是黯然失色。与“三苏”同时的王安石,更是“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转引自梁启超:王安石传)。由此看来,同安三苏的名气不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自古以来,经济是否繁荣,科技是否先进,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甚至是生死存亡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是现代,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该更加重视经济科技的发展,重视经济学家包括实干家、科学家。我们需要优秀的文学家,更需要优秀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军事家。在研究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前应当特别注重宣扬在经济、科技、军事上杰出的历史名人,使他们得到民族的尊崇,使他们成为民族的骄傲,民族的偶像。从而形成社会风气,引导万千学子,为发展经济,创新科技,奋发向上,担当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感曰:云遮雾障巨星暗,幸有后人建故园。

          我欲擎起扫天帚,只恨力微身孤单。

作者简介:马洪,74岁,中共党员,原星峰集团工会主席,党委委员。现系平顶山市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