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第339讲 阳货第十七 第11节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内容简要:

玉帛和钟鼓,浮现出来的一句诗就是李白的《将进酒》里面所说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钟鼓是制造音乐的器具,钟鼓齐鸣,玉帛是表达礼节的工具,帛是衣服,馔玉是配饰,通过配饰和衣服把礼节表达出来,李白学的是道家的逍遥,所以他说钟鼓馔玉不足贵,有酒就好,长醉不复醒。

孔子说,我们所谈的礼节难道就只是玉和帛吗?我们所说的音乐难道就只是钟和鼓吗?

连用两个反问句,引起人的思考,很多人对孔子是反对态度,说他太迂腐了,就知道讲礼节,讲音乐,但是孔子说,难道你们真的以为我只是在讲礼节和音乐吗?非也。

这是工具形式和本质之间的关系,钟鼓是音乐的工具,玉帛是礼节的工具,而礼和乐都是形式。

本质是让人的内心变得有序、安宁,人的这颗心特别复杂,喜欢热闹,喜欢被关注,一个人一旦冷冷清清,就觉得百般无聊,了无生趣,一旦没有人关注他,就觉得好清闲,无处安放。

把礼和乐拿出来,礼乐一兴,人就在礼乐里面游走,很多时候人内心苦闷的时候听首歌就好了,人与人之间不知道怎么交流的时候,一句“你好”就可以了。

礼节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够安人的心,让人的心有一个皈依处,让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有一个皈依处。

皈依也只是一个中间过度而已,最终还是要跳出礼乐,让心归于真正的宁静。

夫子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七十岁的时候,不用任何的礼乐,不用任何的规矩给他,他也不会逾越规矩,因为这个时候的内心真正有了一个皈依处。

所以礼节不仅仅在于用什么玉器,什么锦帛,也不是拱手握手等等,这些都是形式,都是工具,最终是让我们内心有安放处,知道怎么与人相处,怎么让心彻底宁静下来。

音乐也是先让人的心从浮躁变得安宁,再从安宁归于真正的宁静,然后让那个心能够锁住宁静处,就无所不成了。

对礼乐有了根本的认知,我们再来做礼乐,才会懂得礼乐的妙用,不会被其胁迫。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