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第174讲 【告子章句下】(12)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

“执”就是我们所说的执着。这是一个反问句,体现了辩证关系。孟子说:君子如果不能够始终保持诚信的话,那么他还有什么是可以执着的呢?

我们通常说(人)执着,是说人很固执,现在大多把它用做贬义。比如一个人很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们会说“你这个人好执着啊”,言下之意是你这个人顽固不化。但事实上执着不是贬义,也不是褒义,它是中性词。一个人死抓住自己片面的观念不放,这个执着是错误的;如果一个道理是对的,那我们抓住不放就是正确的,《中庸》里说“择善而固执之者”,这是“诚之”也。颜回“择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知道了一个好的道理,就紧紧抓住它不放手。人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然后把正确的始终抓在手里面。

始终抓住一个东西,实际上是有点危险的。佛家里讲,“我执”与“法执”这两种执着成为了生死根本,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如何正确地看待执着。“我执”与“法执”确实是很危险的事情,佛陀说如何破除 “我执”和 “法执”呢?首先要执'善执’,先依“十善”。十善包括:身业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三(不贪、不嗔、不痴)。先行善事, “执善”能破“我执”。只有在“善”上面加大力度之后,才能把“不善”破掉。自我思维很顽固,就要拿更坚硬的东西把它破开。人内心有执着很正常,但拿软的东西去破自己坚硬的“执着”是破不开的,而是需要拿更硬的东西去破才能破开,这叫“正确的执”。

孟子”杀一无辜,不为也”,不会去杀一个无辜的人,这叫“守死善道”。

所以人不要执着于自己的“名利权情”,不要执着于自己的“财色名食睡”,不要执着于自己得到多少,执着那些一定是会让人越来越计较;但我们应执着于精益求精,对自己高要求,不说假话,有礼节,孝顺父母。这些确实是要执着的,就是“执善”。所以善要执,恶不能执,不能“执我”不能“执法”,要执善。

在诸多善当中,孟子单取一个“亮”,“亮”就是诚信的。信是标准,坚持做到诚信就是诚,君子守诚,凡“反诸身不诚”的都不去做。能不能够过得了自己内心这一关,如果能过说明是诚的,如果过不了就说明有问题。这个就是亮啊!朱熹夫子认为这个“亮”通论语里”友直,友谅,友多闻”的“谅”。但是我相信同一时间这两个亮同时出现,用错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不妨打破前贤的学术禁锢,这个亮可能不仅仅是通假字。孟老夫子想用明亮的亮,指我们的人性保持明亮,《告子章句下》整个篇章都在讲人性、知是知非。所以那颗心是明亮的。

总而言之,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楚什么该执什么不该执,不要认为人执着就是错的。如果认为只要是执着就是错的,那么人就是执着于执着,人要择善而固执之。这里孟子的善指人性保持光明,保持人性的光亮,这个正是我们要做的。从擦亮心中的尘,有正确的是非观开始,让我们人性亮起来。

经典原文: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