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第245讲【尽心章句下】(20)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内容简要:

孟子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昭昭是光明的意思,这是一个讽刺的对比。《大学》里面谈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昭昭就是明的意思。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和我们相处的人都是德行好的人,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是不遗余力地改变着别人,不管是家人、同事、朋友乃至陌生人,这个是明德。但是我们要反过来问自己一句,我们这么不遗余力地去改变别人,结果如何?别人有没有被改变?我相信大多数的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是没有被改变的。很多人甚至想去改变别人,最后碰了一鼻子灰,碰到怀疑人生。

我们读孔子,读孟子,会发现孔孟他们讲的话都很有道理,我们看了还想再看,听了还想再听。而有些人说话我们听的会感觉头大,因为啰嗦且没有道理。有的人讲道理可以讲得清前因后果,这个是明理;不仅能讲透,而且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本身就是明德的化身,就更有说服力了。

如果他光说得有道理,但是行为不是这样做的,我们也不会认可他。就好像一个人一边跟你讲,作息、饮食要规律,人才能长寿。自己夹着个烟啪嗒啪嗒不停地抽,熬夜熬到了凌晨2:00,那么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那可能有道理,但是看着他都不像有道理的样子。         

所以昭昭必须是符合这两点:第一个言之有理,讲得出前因与后果;第二个行之有道,就是他所做的和他所说的是对应得起来的,不是言行分离。这种人才能称之为昭昭。所以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自然看着他的昭昭,我们也就变得昭昭 ,这叫做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所以我们如果要改变别人的话,就要先改变自己,先让自己变得昭昭,让自己明明德,然后亲民,从而才可以止于至善。如果我们忽略了自己明明德这一步,那就是自己过得一塌糊涂,却希望别人过得好,这是很难的。

在《楞严经》当中有这么讲:“自己得渡,再渡他人,是如来应世。自未得渡,而生渡人之心是菩萨心肠”。自己已经解脱了、明道了,而且也做到了,反过来去救助世间的众生,这是如来应世,佛陀再来。他自己还没有能够完全做到,没有完全解脱,但是也能看到众生之苦,所以生出一个我要救渡众生的心,这称之为菩萨心肠。这两个都好。如来应世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菩萨心肠是理能昭昭,行还未必能够昭昭。

但如果第三种人既非如来应世,也非菩萨心肠,只是别人的样子我们看着不舒服,就希望别人改变一些;但是希望别人改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也不清楚。只是希望别人改变,那这个就是不对的,这个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个就是自己的理路不清,行为也不够有德行;自己的理路和行为都是昏暗的,却想着别人能够变明白,这个是不可能的。

《大学》里面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道理。要平天下先治国,要治国先齐家,要齐家先修身、要修身先正心,要正心先诚意,要诚意先致知,致知在格物,得一步步来。所以明白先后次序,把理路打通了,再力行让自己的德行变的更有说服力。

昭昭,不能懵懂带懵懂,我们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孔老夫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时千古不变的道理。因为人有眼睛,有耳朵,他不仅会听,还会看,最关键是人有思想会思考,他知道什么是对的,知道跟谁一起会更好,这叫做昭昭。说一千道一万,各位要谨记修身为本;想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