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第一句话被误解了800年

 傅佩荣 2020-10-20

引言  何为《大学》?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短文,至南宋朱熹(1130-1200)将其收于“四书”之中,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它一跃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后来又因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明朝以来科举考试的主要材料,《大学》因此成为国人熟知的古代经典,其思想所造成的影响也普遍深入人心。

“大学”一词在古代原指高等教育机构,负责按照成为政治领袖所应具备的条件教导王公贵族的子弟。《大学》在阐述这些条件时,把握“修身”为其核心,要求政治人物以身作则,对百姓起“风动草偃”的效果,追求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这种观点符合孔子所倡言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因此,与其认为《大学》所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代共有的传统,不如肯定它是儒家思想的延伸与推广。正是为了这个缘故,朱熹将它列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是合理的做法。

今天读《大学》,焦点在于“修身”,尤其是修身之前的四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也是朱熹、王阳明二人最大分歧之处。我们在判断孰是孰非之时,还要设法提出一套合理的诠释。

我的译文和注解着重于澄清概念,回溯孔孟原典,展现一贯之系统,尽量避免抽象或玄妙的术语,由此期望古代“大学”教育的理想再现于今日,成为我们共同寻求的学习目标与修养指南。

1.被误读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教人如何彰显高明的德行,在于教人如何亲近爱护百姓,在于教人如何抵达完美的目标。

2. 重点是“如何”,而不是“为何”

这句话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开宗明义,解释了《大学》这本书的宗旨。为什么是“如何”?而不是“为何”?

因为《大学》讲的是方法和途径,“为何”则涉及到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与人性论有关,所以《大学》没讲,《中庸》里讲得很明白。

3.争议在于“明明德”

第一个“明”字,是动词,表示彰显。彰显什么呢?必须跟着一个名词。所以“明德”是一个名词术语。第一个“明”字,不太容易引发争议。

4. 明德:朱熹解释为“光明”是不对的

宋朝学者(以朱熹为代表)认为,“明德”是指“光明的德行”。说到“光明”,必须人人具备,为人性所固有;但由于某种原因而受到遮蔽,以致必须努力去“彰显”它。这种理解,能够配合“人性本善”的观点;

我的解读是:“明德”是指“高明的德行”。说到“高明”,则不是人性所固有,而须由后天的修养才可完成。高明的德行必然显得光明,如孟子所谓“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但是,光明的德行,却不一定就是高明的。这是我的主张,高明的德行也符合“人性向善”的观点。

5. 朱熹错了:拿出证据来!

在思考孰是孰非时,与其参考宋朝学者的说法,不如回溯根源,参考《尚书》与其它古代资料如何使用“明德”一语。

《尚书》中,“明德”出现了9次,大体可以分为2种用法:

第1种:“明”是动词,“德”是名词,意指彰显德行。如《康诰》之“克明德慎罚”;《多士》之“罔不明德恤祀”;《多方》之“罔不明德慎罚”。在《大学》第一句里,这个解释就不适用了,因为有两个“明”,不可能是两个同义的动词,所以这种用法不适合;

第2种:“明”是形容词,“德”是名词,意指高明(伟大)的德行,也就是对百姓行善。如《梓材》之“先王既勤用明德……亦既用明德”;《召诰》之“饱受王威命明德”;《君奭》之“嗣前人,慕明德”;《文侯之命》之“克慎明德”;《君陈》之“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再说一次,“明德”即是对百姓行善的高明德行。

无独有偶,还有很多先秦的经典文献也这么用,譬如:《左传‧宣公三年》中有“天祚明德”(上天降福有明德者);《墨子‧明鬼下》中有“帝享女明德”(上帝接纳你的明德)……

可见在先秦时代,“明德”已成为术语,是专指君主应该具备的条件,即:由善待百姓而修养成的“高明的德行”。

6. 可以确定是“高明的德行”了

因此,《大学》第一句所谓的“在明明德”,应指“在于教人如何彰显高明的德行”。以三纲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与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对照,则“在明明德”包括前五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在亲民”包括齐家与治国;“在止于至善”专指平天下。

这三纲领与八条目是由近及远,是贯穿一体的,所以后文才会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同时要以“修身”为普遍要求,所以会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换言之,每个人都需修养自己以建立“高明的德行”。在《论语‧宪问》中,子路问君子,孔子的回答是“修己以敬”。这个“敬”是指修己所达成的初步目标(尤其显示为诚意、正心、修身);后续的目标是“修己以安人”(齐家、治国);最高目标“修己以安百姓”(平天下)。

7. “在”的用法 

本段三个“在”字,皆指方法、途径而言,所以译文要说“在于教人如何”。若对照《大学》后续所说,皆可一一对应。

8.为什么先"终"后"始"?

《大学》第一段说“事有终始”,先说“终”,再说“始”。人所发起的事件,都是先设定要完成的目标(终),然后才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开始(始)。若不如此,则不可能成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