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15章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内容简要:

这一章描述了执古之道的人大概是什么样子。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有道的人不是把道刻在额头上,别人一看就知道他是有道之人。道家讲究道与天地一体,和光同尘,有道之人不会标新立异或特立独行,以显示自己有道,而是跟所有人都一样。

如果显示自己有道,反而成了无道之人,所以真正的有道之人跟普通人差不多,很难辨认。道印在内心,不是显在外面,在行为上跟常人无异,称之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虽然有道之人与常人差不多,和光同尘,但终究不是普通人,还是可以描述的,勉强为大家形容一下:

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这七句话是描述有道之人的容貌。

豫焉和犹兮都是指做事小心谨慎,但步伐很坚定,也就是稳重。

豫焉若冬涉川

以前没有大桥,等到冬天河面千里冰封,成群结队的马匹才可以过黄河。刚入冬不久,冰面还不是很厚,要走一步探一步,非常小心才行,否则就可能会踩空。

像冬天走在冰上,小心谨慎的样子。这也是《易经·坤卦》里“履霜,坚冰至。”《诗经》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君子的入手处。

犹兮其若畏四邻

就好像四方都有邻国的危险,不会放肆,不会声张,但又并不拘谨胆小。

豫焉和犹兮是沉着而从容,谨慎而坚定,给外人看上去有点胆小,但是自己却很清楚地知道并非如此。要做到如此,是要在准备工作上下足功夫的。

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

这二者都和接人待物相关。

俨兮是指人比较威严,但又不是很严肃,不怒而威,稳重,庄重的样子。好比参加一个重要的宴会,或者见一个重要客人那样庄重。

涣兮若冰之将释是虽然有威严,有威仪,但又不是板着脸让人不敢靠近,而是春风拂面,这需要内心没有杂质才能做到。

心中没有杂事杂念,人就不会有猥琐的行为,会显得庄重,同时对人有慈爱,犹如春风拂面。这种慈是由内而发很自然的慈。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敦是质朴无华,内心很空旷,不会跟人计较,不会对事情太过在意。敦兮其若朴是很厚道忠厚的样子;旷兮其若谷是虚怀若谷,智慧无穷;混兮其若浊是与人相处平淡无奇,不会高高在上,也不会冷僻孤傲。

这七个融合在一起,就是有道之人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如果不能领会什么是古之道,什么是听之不闻、视之不见、博之不得,就努力让自己先往这七个方面靠近,分别从形和神出发,慢慢形神具备。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人的内心会有烦恼,外面的世界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我们如何在外忧内扰当中逐渐走向“道”,成为“有道之士”呢?

心中的烦恼不平之气扰乱我们,让我们没法“豫焉若冬涉川”,没法“涣兮若冰之将释”。所以心要“静”,这些扰乱我们的东西要发作时,就用静镇住,静而不染。而要静,读经背经是一个好方法。

对于这个世界,圣人处理方法也是无为而治,静之而徐清,不断散发道的力量,让泥沙慢慢沉淀下来。以前人取河水而饮之,河床上附着泥沙和其他东西,因为沉淀得足够久,河水是清的,能喝的。

从开天之时,清气上升,浊气下沉,清浊本来就是世界上共同存在的,让他们各安其位就好。

动之徐生

静极而生动,阴极而生阳,心静久了,智慧就能产生。懂得静之徐清、动之徐生这个道理的人对新鲜的东西一眼就能看穿,不会盲目追新的东西,更不会因为欲望的驱使让自己如何如何。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因为不欲盈,所以守着自己旧的东西,让它不断发挥出新的效用,而不是舍弃旧的一味追求新的。就像我们的身体,不能让心脏和肾随便用,然后实在不行了换个新的人工的。

没有东西十全十美,一阴一阳之谓道,有道之人每走一步都比较谨慎,对于世界比较宽容,胸中越来越坦荡,掌握了静之徐清、动之徐生这两个法宝,然后做到蔽不新成,这就是能“执古之道”的人。

以第10章、第12章、第13章所说的方法为修法,以15章为参照去践行,相信大家不过多时一定能够“静之徐清”。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