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17章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内容简要:

这一章讲了人们对于道的领悟,从高到低不停地变化,然后离道越来越远,对道的态度也不同,一共分成四种。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这是老子说的四个阶段,其实按照老子的意思,应该分成五个阶段。

太上

第一个阶段是太上阶段,太上是太极未分,还位于无极之时,所有人不分你我,不分彼此,无善无恶,当然就没有人作恶,也没有所谓的善。

前文说过:“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恶已。”有恶的概念,才有善的概念,没有恶就没有善,就像黄金和铁,假如人人都不以黄金为贵,黄金也就不贵了。

所以,太上的时候人人平等,物物平等,没有什么善与恶的区别,每个人都像小孩,都像婴儿一样混沌天成,那是很久远之前,可能久远到上一个文明。

太上下,知有之。

随着人逐渐有了善恶的念头,对物开始有了喜好,之后就变成贪爱,贪爱就会执着,执着就会争夺,争夺了就开始有你的,我的,所以有为善的,有作恶的。

但此时大家还知道有道的存在,知道大家是一体的,不会过分作恶,不会损人利己所以这个阶段称之为“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再然后,随着贪爱与执着越来越深,人我的分别变得越来越深。比如,小孩在襁褓里的时候,把母亲视为自己的一切,对周围的人没有什么善恶的分别。

逐渐成长之后,三岁之前他虽然有喜欢,有不喜欢,但是还是把母亲当成和自己是一个整体。

等他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之后,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和母亲也分得越来越开,这时候他知道自己和母亲不是一体的,越来越相信我是我,母亲是母亲,但母亲毕竟是母亲,我还是爱母亲的,这叫“亲而誉之”。

在“亲而誉之”这个阶段,道是道,我是我,我跟道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道的力量还是很强大,很厉害的,我还是要亲它,誉它的。

其次,畏之;

再然后,我们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强,欲望越来越多,执着越来越深,可是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做了错事,父母亲会教育我们,会管束我们,会惩罚我们,会纠正我们,所以我们不能把事情做得太出格,心中有敬畏,知道父母亲和道对自己有一种威严和震慑力。

其次,侮之;

到最后一层,自己已经完全成为一个执着的个体,非常想脱离父母的束缚,想脱离道的束缚,不想受任何人的管束,但这种不受任何人的束缚,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自由的心。

而是想自由的追寻自己执着的偏好,大多数是自私的,是作恶的,我们知道因果的定律是在的,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既逃脱不了道的规律,又非常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又不按照规律去做,就注定得不到,求而不得,心中产生无限的苦恼,又不会反求诸己,于是怨天尤人,就是“侮之”。

从“太上”到“太上下,知有之”,到“亲而誉之”,再到“畏之”,再到“侮之”,这几个过程就是人与道完全融为一体,到与道完全分离的阶段。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所谓的与道完全分离,只是自己认为与道分离,实际上不可能与道分离,就好像一个作奸犯科之人,他认为自己脱离了法律的约束,可是,是不可能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生于这个道中,是道的一份子,不可能脱离道,时候未到罢了。所以人贪爱、执着,就会追逐自己所喜欢的物,而忘了返回道的根本是“逐物迷本”,有道者观之,岂不呜呼哀哉?

老子更多的希望接近道的人能领悟这一点,希望领导天下的人能领悟这一点。在老子那个年代,很多人对于天下的治理很无奈,老子把它归结为对道“信”的程度有多深。

如果对道绝对相信,他就会直奔第一层“太上”而去,自身合于道,然后百姓跟着走,这是绝对相信道的力量。

自己就不会沉迷于“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以及“难得之货”,也就会“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 ,不见可欲”,百姓自然而然跟着他一起“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是老子在一早就提出来的治理天下的方案“民心归朴,见素抱朴”。

这里很关键的一点,不是君王用这种标准去要求百姓,而是君主自己就能够入玄妙之门,明道之真谛,能归根复命,自然就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自然可以不尚贤,也不会贵难得之货,就不会有“可欲”出现,不会让民心乱,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一个领导者如果不相信信仰,不相信“百姓为上,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就不可能把全部身心扑在百姓身上,这个信仰不是宗教信仰,而是对一个信念的坚定。

如果没有这种信仰,他的行为就不会产生,就算产生,也只是停留在表象,不会有内心发出的力量,称之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不够足,他做的就不够彻底,百姓就不可能信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我们信道的时候,要笃定。孔老夫子说要守死善道,信道要笃,之后,我们所做的事情就可以无邪、天真,然后,智、仁、勇具足。

这样子做事情,人就会相信。而人之所以不相信,之所以有不信焉,是因为在上者信不足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在整个《道德经》里讲的非常透彻,为君者是整个天下治理的核心,因为所有人都是往上看的,君主明白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之后,就要把多余的东西全部去掉,让自己笃信真道,去除私欲,言语也不要太多,因为“多言数穷”。

守中守玄,入玄妙之门,然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引领百姓往这个方面走,百姓在这样的引领下就会生活的很幸福。

而且因为有这样的引导,他们也能够取得自己的成就,由于我们是后其身的,外其身的,他们成就取得了,甚至都不知道有圣人的存在,都心满意足,认为是自己做到的,叫“百姓皆谓:'我自然’”。

所有人怡然自得,圣人看到百姓这样也非常开心自足,因为圣人是不要什么功劳的,神人无功,圣人无己,智人无名,看到百姓自然而然的成就,就很开心了。

这就回到了“太上”的时候,人人皆无善无恶,同时又可以不愁吃喝,一生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天性不受任何污染,再然后,由此而能够体悟天地之道,生命得到升华,与道融为一体,这就是自然之道。

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物质层面得不到什么,地球上面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好了歌》里讲“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王侯将相在哪儿呢?荒冢一堆!王侯将相的目的是让百姓安乐,所以百姓能够安乐才是最关键的。

要合于道才能真正的安乐,这就是老子提出的最核心的目的:心要虚,腹要实,志要弱,骨要强。做到这四点,人就能安乐,天下就能太平,功成,皆谓“我自然”,圣人、百姓各得其位,大家其乐融融。这便是上古之治。

我们要从后天返先天,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先做起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