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声声慢》:暮年李清照的绝唱,起头十四个叠字惊艳无数人

 青于墨啊 2022-03-09

个人在时代裹挟下,真的很难。

作者:青于墨

《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经典代表作,很多学者推测这是词人晚年寡居南方时所作。

这首词表面上看是倾吐一己的孤苦落寞,却也负荷了整个时代、整个民族的深哀剧痛,读之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最妙的是起头十四个叠字,这在当时就已经惊艳了很多人。当时写词者众多,但李清照这样用十四个字叠字着实是天才的创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人张端义将此句比作公孙大娘舞剑;宋人罗大经称赞“起头连叠十四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当然,这十四个字,后代评论家也对此不吝溢美之词。明代茅暎说:“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后人效颦,便觉得不妥。”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声声慢》的成功之处不仅在起头的这十四个叠字用得精妙,后面的词句也没有一句拉胯的。

本文配图:插画师张含婧

上片:人生至暮年,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失去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一个人在陋室若有所失地踱来踱去,像是在寻找什么,过去的一切,情投意合的爱人、自足的小家庭、安逸的日子……都不断失去了,想想只觉得清冷又悲戚。

天气忽冷忽热,最难保养身体。三杯两盏淡酒下肚,也难以抵抗凉风阵阵带来的寒意。这句词有版本是“晚来风急”,有版本是“晓来风急”。无论怎样,我们都能理解到:酒这东西,只可助兴,难以消愁。

抬眼望天空,一行行大雁飞过,词人家乡在北方,因此想到这些大雁中应该有旧相识吧。看到这些“旧相识”,便不断回忆起往事。

想当年赵明诚在异地任职,李清照一人在青州,虽然距离产生了思念,但总归有盼头。那时候看到天空中的大雁,总有一种“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甜蜜。而如今,大雁还是旧相识,却再也不会收到书信了。

人至暮年,该失去的、不该失去的,都一并远去了。风烛残年,只有酒才能带来些许的暖意。

下片:命运具有偶然性,就是一个无常接着一个无常。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满地菊花开成堆,而如今的词人却憔悴不堪,没心情采摘。要知道在和平时期,每当重阳前后菊花盛开,仕女们是要摘花插戴的。

守着窗子边,一个人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梧桐的枯叶在风中飒飒作响,再加上这雨点点滴滴顺着梧桐叶坠落,那就更让人难以忍受了。

这一系列境况,岂是一个“愁”字能够说尽的!

“点点滴滴”这四个叠字,可以说与开篇那十四个叠字做了呼应。张端义评:“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宋·张端义《贵耳集》)

苏东坡有两句诗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像什么呢?像鸿雁飞过,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个爪印。要知道,什么时候下雪,下的雪能积攒起来,又遇上鸿雁,且留下印迹,这个印迹又不能消失得太快,才能被人看见。

这些因素都太偶然了,太不可控了。人生也是这样,无常后面接着一个无常。

李清照的一生,从济南,到京师,到青州,到建康,到临安……回顾往事,果然人生没有定数。时也命也运也!

物是人非,人生最难的莫过于“放下”。

金人入侵,北宋倾覆,执政者一路逃窜,普通百姓流离失所、似浮萍一般漂泊无依。

况且词人李清照失去了丈夫,在那个时代处境更加艰难。墨酱始终觉得,这是我们在和平年代中无法感同身受的,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一句“苦啊”。

李清照与赵明诚可谓真正的“门当户对”,不仅家庭背景相似,也志趣相投。两个人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而且同样都对金石学感兴趣。

青州十年,夫妻二人对文物进行系统、规范地整理。《金石录》是赵明诚一生的心血,其中包括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中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

李清照也诚意满满地为这本书写了篇序文——《金石录后序》,足见二人对这些文物的重视。

然而,在战乱中,人都难以保全性命,夫妻二人曾经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金石文物要么毁于战火,要么不得不舍弃。曾经的美好,也一并逝去。

果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啊!

她曾说:“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金石录后序》)

一路跌跌撞撞走来,该失去的不该失去的她都没有抓住,有过怨恨、有过执着,到最后,她选择放下。

若非如此,人生阻塞在苦难中就更没有出口了。

个人被裹挟在时代中,身不由己又无能为力。南渡至临安,李清照始终没有归属感,她只是一个被金人夺去家园的北方难民。

她只能靠着回忆,寻寻觅觅往日的温馨,才能支撑着巨大的落寞,到最后冷冷清清地离场。

了解了李清照颠沛流离孤苦无依的后半生,《声声慢》中的字句更让人心疼。

篇首连下十四个叠字,篇末又加四叠字相照应,这是《声声慢》的高明之处,但这种安排,又很自然。大抵,人在情绪低落时是容易写出好诗的。

其实,纵观整首词,舌尖音和齿音的交错摩擦,使得哀婉的情绪溢于言表,悲凉痛苦无一字不从肺腑中流出。

一阕《声声慢》,是暮年李清照的绝唱,也是个人在时代洪流中无可奈何的悲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