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7版《红楼梦》未解之谜:“宝黛爱情”悲剧,为何是件好事?

 张德芬空间 2022-03-09

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如果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就好了?曾经读《红楼梦》时,宝玉和黛玉的生死爱情,一度让我潸然泪下。我时常想,如果林黛玉没有死,宝黛的感情会不会是美好的结局?

随着后来年龄渐长,才发现人生总是充满遗憾。哪怕是相爱的人在一起,生活也不一定会幸福圆满。不同于风花雪月的浪漫爱情,婚姻是基于现实的一种制度,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

回避型沟通到底有多痛苦?大概所有的误会都是“你不说,我也不问”,然后关系渐行渐远。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调查,对长期感情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回应。如果是积极建设性的回应,对感情会有促进效果。如果是消极非建设性地回应,比如说,批评、鄙视、辩护与冷战,那么就会加剧情感疏远和孤独感,甚至会导致感情的消亡。《红楼梦》里林黛玉是一个什么事都喜欢藏在心里的人。整部书看下来,基本上没有看到她对贾宝玉积极沟通的一面,反而是小心翼翼地试探。

有一次,林黛玉三更半夜去看宝玉,正巧晴雯和碧痕拌了嘴,心情不畅快的她们问也没问门外是谁,便回了句:“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林黛玉以为是院里的丫头没听清她的声音,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么?”结果晴雯假装没听见,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这一说很快让林黛玉开始陷入自怜的情绪中,她觉得自己无依无靠,连婚姻大事都没人为自己做主。

接着她又想到,在贾府寄人篱下的日子里,不知多少人“轻贱”自己,现在居然连宝玉都变得冷漠。林黛玉觉得自己的心都被伤透了!书里有一段心理描写:“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之后,宝玉见黛玉神情冷淡,也不知是什么缘故。不由感叹道:“当初姑娘来了,咱们一同吃住,和和气气。如今长大了,对我三天不理,四天不见。如果打或骂倒也罢了,但什么事都藏在心里,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哄了半天,才从黛玉的口中知道其中缘由,于是赶紧解释一番,这件事才翻篇。

看宝黛的沟通模式,林黛玉喜欢胡思乱想,赌气回避沟通,贾宝玉毫不知情,只有不停地追问,表诉衷肠。林黛玉比较敏感,很多事都习惯向内归因,因为父母不在,怕自己被别人轻视,特别需要从外界获得认同感和价值感。在感情发展的前期,相互试探是有必要的,但如果结婚生子后还是这样,那就不太好了。毕竟结婚后,夫妻双方都需要为了生活打拼,情感需求也从原先的儿女情长发生转变。很有可能你的另一半现在正为了工作烦恼,很难及时发现你的心理需求,更别提精心照顾。我们可以试想,当宝黛结婚以后,如果又发生相似的事情,他们会怎么样?结果可能是,林黛玉心里会出现巨大的落差,那种熟悉的“轻视感”又会袭来,她又会缩在安全的壳子里,防御伤害。倘若贾宝玉态度冷淡,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林黛玉恐怕很难承受得起。两个人的感情就会出现巨大冲突和矛盾。

理想主义的感情,需要金钱支撑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没有吃过生活的苦,从小到大都是在蜜罐子里长大。有一次贾宝玉被父亲痛打一顿,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他哼哼着,说自己想吃莲叶羹。莲叶羹是什么?这是元妃省亲时才难得吃上一回的名贵菜。与林黛玉偶尔忧思贾府前途不同,贾宝玉完全没有金钱观,对家族的未来也毫无打算。记得书里说,贾宝玉的床底常常堆满钱,哪个丫头要是没钱用了,上他那里拿就成,贾宝玉从不过问。哪怕她们是拿去赌钱玩,贾宝玉也只会轻飘飘落下一句:“床底下堆着这么些,还不够你输的么?”

还有刘姥姥进大观园一章,深刻体现了贾府极度铺张浪费的做派。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之下,贾宝玉和林黛玉当然可以过着不需要为生活奔波、整日谈诗饮酒的优越生活。倘若有一天,这些东西都不见了呢?既不喜欢经济仕途,又不知柴米油盐为何物的宝黛两人,该如何生存下去?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物质是基础,没有足够的物质保障作为前提,精神追求就是空中楼阁。也就是说,一切精神需求都需要建立在满足物质基础之上。在爱情中,我们可以遵循内心,享受快乐,没有什么顾忌。但进入婚姻中,家庭责任就像“紧箍”一样牢牢地将我们束缚。为了背负起家庭责任,我们需要放弃一些东西。就像《革命之路》里弗兰克那样,当他走入婚姻那一刻开始,他的生活就由一连串他不想要的事情组成。

从事一份枯燥乏味的工作,只是证明自己可以像个男人一样承担家庭责任;

买一栋带有花园的房子,只是因为这是一般人生活轨迹的行为;

买个车,证明自己有能力可以让家人过上好生活;要个孩子,结婚后大家都这么做……女主角爱波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感受到平静的绝望。今天重复着昨天的事情,生活没有一丝波澜,她渴望一丝光透过黑暗照进生活中。

当弗兰克拒绝去巴黎的提议后,爱波就彻底失去了希望。她用一种惨烈的方式,亲自用工具给自己流产来结束这平静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她看见自己是个普通人,缺少做演员的才华,也感受到另一半也是平庸、懦弱的普通人。两个人互相指责,爆发争吵,最后婚姻破裂。恋爱时可以谈诗歌、行酒令,想要怎么放肆、怎么快乐都可以;但结婚就不一样了。婚后,我们要承担家庭责任,为了让家人住上好的房子、孩子能上好的学校,有着稳定的生活,无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世俗”,越来越“物质”。这个时候,比感情更重要的道德和责任就会牢牢地将我们束缚。就像贾宝玉说的,“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恋爱的诗意和婚后的现实,就是明珠和鱼眼的对比,也是“本我”和“超我”的剧烈碰撞。联系到《红楼梦》中,贾宝玉在故事后半部分走上仕途之路,也是因为身上背负着要报答原生家庭的责任。如果真的跟黛玉在一起,只怕家庭责任会让他割舍更多的东西,会侵吞掉一部分自我,以及丧失一部分自由与活力。

什么才是保持婚姻长久幸福的秘诀?我们每个人都很难脱离原生家庭的剧本。尤其是生活在富贵家庭里,从小备受宠爱,不知生活艰辛的纨绔子弟,他们心理和人格成熟较晚,很难肩挑家庭的责任。从宝黛来看,他们的最好结局,估计就像林黛玉的父母相爱一生,但极大可能会复制贾政和王夫人的婚姻剧本。原因其一是贾政对贾宝玉的教育方式,平日不管不问,一出问题就棍棒“伺候”;其二就是贾府对贾宝玉的集体溺爱,让他变成了遇事就躲的“鸵鸟”。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之下,贾宝玉变得非常情绪化,这为他之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要知道,夫妻双方情绪的稳定性,对保持婚姻长久和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楼梦》里林黛玉很在乎“金玉之说”,为这事俩人不知道吵了多少回。贾宝玉也知道这个忌讳,从不主动提起,就怕林黛玉会多想。但结果,这事儿还是被摆在台面上说道了。林黛玉指责贾宝玉:“为什么我一提到这个,你就着急?由此可见,你心里定是时时惦记她了,只是怕我多心,故意着急,好安心哄我吧!”这话可急坏了贾宝玉,他左哄右哄都哄不好心上人,一气之下,直接就砸了身上戴着的通灵宝玉!惊动了贾母和王夫人跑来劝和。贾母说:“你们俩真是一对小冤家,从来不让人省心。”

加拿大心理学家曾提出PAC人格结构理论:每个人都有“父母(parent)”、“成人(adult)”、“儿童(child)”三种状态。父母状态表现为情绪稳定、负责任;成人状态表现在独立、自由;孩子状态表现为情绪化、不独立、需要关爱。夫妻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两个人都是成年人。如果一个人扮演儿童角色,另一个扮演父母角色,也会非常和谐。最难处理的就是两个人都扮演儿童,或者两个人都争当父母角色,相互争夺权力。刚好,宝黛的之间就处于两个人都是“儿童”的状态。首先他们都不是情绪稳定的人,一个不成熟易冲动,一个敏感悲观;其次他们闹起别扭来,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还需要让别人来劝和。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后生活定少不了每日鸡飞狗跳!

也许婚姻的本质,是找到一同抵御风雨的人心理学上将爱情的发展阶段分为:共存、反依赖、独立、共生四个阶段。共存是爱情的热恋时期,双方无时无刻都希望能腻在一起;到了反依赖时期,双方都希望能够多点自己的时间;独立时期则为要求更大的自由空间,而共生阶段就是互相扶持,共同成长。这四个阶段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它对应着你能不能,成功将爱情转换为婚姻。爱情可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婚姻除了感情外,更重要的是责任和担当。就像可以跟你看烟花的人,不一定能和你平淡生活;可以跟你闲庭信步的人,也不一定能和你同甘共苦。虽然有些人非常相爱,感情上非常有共鸣,但步入婚姻以后,很难过日子。因为再深刻的感情也会从热恋走向平淡,再情投意合的爱情,终究也要在柴米油盐里学会沉淀。

正如毕淑敏所说:“婚姻像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植物,需要不断灌溉,加施肥料,修枝理叶,打杀害虫,才有持久的绿荫。”

策划 | 六记

编辑 | 阿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