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南京一模作文题评析

 钟楼语文 2022-03-09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 ◆ ◆ ◆

2017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 ◆ ◆ ◆

2017南京一模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个人迷路后,多半有三种可能,一是寻找引路人,二是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三是寻找自己。

评析

      材料意图通过“路”的比喻,表达关于应对人生困局的思考。

      “路”,有方向,有长度,有坎坷,原本有很广的隐喻范围。“迷”与“路”结合,就是取了“路”的方向性,“路”就比喻达成目标的方式,“迷路”即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本题是要学生对于“迷路”后的应对方式进行评价,可以单论一种,也可以进行比较。

      第一种应对是“寻找引路人”。“人”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喻体,可以是个人、团体,也可以是书本、网络甚至自然。这个“人”可以是走过路、到过目的地的,也可以是未曾实践过,但有理论、有决心、有魄力的,或者能给人带来信心的。如果推敲细致一点,“引路人”有牵拉带领,对行路人的帮助是持续的、伴随性的,与在某个节点指点一二的“指路人”不同。

      第二种应对是“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这句稍觉费解。也许是为了一起找路。但其他迷路者跟自己要去的是同一个方向吗?难道是为了找到“迷路的不止我一个人的安慰”?改为“寻找同路人”会更加明确,改为“遇见同样迷了路的人”会更有意味。

      第三种应对是“寻找自己”。这已经改变了行路的目的,跳出了前文约束的“找路”的话题,转成了“我们该寻找什么”的话题,看似转出新意,实则落入空虚,把原本的思辨味勾兑出了鸡汤味。改为“依靠自己”会更实在,改为“发现自己”会更有意味。

      总之,本材料的问题在于语言组织时出现了关键词的转移,前面聚焦在“路”,之后借助“寻找”发散,最终落到了“自己”。本来关键词相加可以明确写作范围。但像本题这样关键词转移,就造成了多立意中心,失去了限制、引导作用。本题几乎变成了“寻找自我”的命题作文,造成套作。

      更大的豁口在“多半”上。材料说“多半有三种可能”,也就是承认了其他的可能性。那么学生是否可以另立新说?比如迷路后躺倒不干,甚至一死了之,如李广,或者迷路后自称引路人,就地布道,如释迦牟尼……

对于这个作文题,你有什么看法,

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公众号ID:jlzxzwxp

 

金中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