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一模考场优作选登】寻找真正的幸福

 钟楼语文 2022-03-09

2019盐城、南京一模作文材料

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随之增强;也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格局就小,人生的路越走越窄,幸福感随之减弱。

盐城、南京2019届一模作文详解

考场优秀作文

寻找真正的幸福

南京某考生

顾城的童话之心随他纵身一跃而尘封,当人们叹惋之余,也发现时代的多面性,让他无力承受。人终要长大,独自面对阴暗与丑恶,花朵般的诗人,于是凋落。

当人的视野变化,幸福感也随之变化,变化并非千篇一律或一成不变,圈子越大,接触到的事物越多,善恶美丑,琳琅满目,于是有了差异。

第一层差异,即对于认知的事物是否有探究欲。这一层的差异直接决定个体本身对于视野范围内的认知幸福感的异同。简单来说,安于现状者幸福,好奇本质者忧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生于安乐而死于忧患”,你要哪种?

第二层差异在于对认知的事物是否进行反思。视野再大,终有边界。跨越第一层边界,精神便不再充斥幸福而多了忧虑。这类人与精神满足者最大区别及对社会的洞察与思考。当本雅明走进19世纪的巴黎,他在迷惘与蒙昧中徘徊。在豪奢激情的巴洛克艺术中,孤独地挣扎。当他对话波德莱尔,试图抽丝剥茧这个世界时,却又发现对方早已于声色场中写下“我是一片连月亮都厌弃的墓地”。

正如普鲁斯特般,这个忧郁而温情的阔少,他看破整个世界不过是一场风花雪月,华而不实的闲散沙龙,可却依旧随波逐流着。于是他《追忆似水年华》,追忆那耶路撒冷的第一朵玫瑰,试图寻找微弱的幸福。

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洞察。至此,不可说不明了。正因他们看透世界的阴暗,所以他们痛苦。无力拯救,无法逃脱,他们精神迷惘,他们如何幸福?

第三层差异就仅在于对认知的丑恶真相能否抽身而出,冷静思考。当他们试图挣脱第二层视野的边界,试图逃离精神迷惘的泥淖,他们被束缚得越发紧,越发痛苦。他们在绝望之余,渐渐放松力气,于是枷锁也逐渐放松。他们在惊奇之余意外发现,视野再大,所承载的也就越多。当不可承受视野之重时,他们选择收束视野。以一种近乎克制的姿态去面对,收放自如,一身轻松。他们清醒着,却不沉溺于世界幻象。他们会在丑恶背后挖掘真于美,抚慰心灵。

川端康成的“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北岛的“零度以下的风景”,王小波对于世界的体察虽以戏谑幽默的口吻讽刺,可却仍把一片真诚寄托于写给李银河的情书中,就连王尔德也仍在写着夜莺歌唱的童话,更别说斯特林堡在鬼怪幽灵的戏剧末尾添上充满希望的温情的一笔……

他们虽看透社会加以反思,却不痛苦。我想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丑美兼并的,于是他们并不迷失。赫胥黎式的预言对他们不会起效,因为他们早已于邪恶背后找到了至善至美,他们是幸福的。

视野大小,幸福感不同,可不同的根本不在于圈子,而在于圈子里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