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届南京、盐城二模古诗鉴赏题解说

 钟楼语文 2022-03-09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羌村三首

其二︶



[注]①公元757年,诗人言事触怒肃宗,被迫回到因战乱十余月未通音信的羌村,与家小相聚,写下《羌村三首》。②糟床,榨酒的器具。

10.古人评点:诗人“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请结合后八句诗,简要分析这样评说的原因。(6分)

诗歌分析及试题讨论

本诗四句为一层。

第二层是今夕对比。诗人过去绕着池树吹吹风,凉爽惬意,如今只觉得北风飕飕。情感变化的原因,就是“抚事煎百虑”。“抚事”就是追思往事,那么引发忧虑的就是上次离家至这次归家期间发生的种种。其中自然包括十余月的战乱,这可以算是国事。“百虑”就是许多思虑,有注家认为所虑是“生计艰难”“伤御寒无具”,那么国事自然也可以在思虑之中。所以,从这一句读出“心实忧国”,没有问题。

但下面一层用“赖”“已”“足”“慰”等字,情感是扬起的。当然,这种写法是以乐衬忧,这种做法是借酒浇愁,是一种自我安慰。但毕竟是乐了,浇了,安了,忧可以更深,但不该更多,非落实到“忧国”,就太刻意了。更何况末句已明确所慰是“迟暮”。“迟暮”当然说的是自己年老,而不是国家走到了尽头。总不能说杜甫忧虑国家,是因为国家没有杜甫就不行了吧。

总之,本诗最终把所忧归结到了自身,而国事没有明确提到,至多不过百虑之一。或者说:忧则必有,国则未必。“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的评语,说这首诗的后八句,并不合适。硬要编答案,也很难凑到6分。

那么,是古人这句评语错了吗?

这句评语出自清雍正年间的一部诗歌选集《古唐诗合解》,作者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王尧衢。查对原书,该条评语是全诗总评,而全诗是指整个《羌村三首》,而非单指试卷上的这首其二。

而整个《羌村三首》中,正式涉及忧国的,是其第三首的后八句:

羌村三首(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就是具体的国家忧患、人民哀苦。借父老的道歉之语引出国忧,这与《兵车行》中“行人但云点行频”“役夫敢申恨”是一样的手法。

下面是杜甫的情感爆发。父老生活如此艰苦,对自己如此深情,而自己曾为朝廷官员,并未对国家有所振救,实在有愧。歌罢又觉无能为力,仰天长叹,举座同悲,因知作者“心实忧国”也。

如果把三首诗作为整体来看。第二首是写个人的今昔之感,结尾借酒浇愁,尚有获得安慰的希望。第三首父老送酒关联上首,而酒至更添国忧。从这一叙事、情感脉络看,说第二首后八句“心实忧国”,就更显牵强了。

顺便说一下,《古唐诗合解》对《羌村三首》还有一个题注,介绍诗歌创作背景:

《唐书》本传曰:肃宗立,甫自鄜州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载,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帝许甫省视。

与试卷注①的“触怒肃宗,被迫回家”比较,《古唐诗合解》提示的背景简直是皇恩浩荡之下荣归故里。照此逻辑,杜甫一没丢官,二已归家,只是离京远君,那么诗中表达出任何忧虑,只能是献给君与国的。如此说来,总评“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是一点不亏心的。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