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某特级教师对《生活在树上》的批判

 钟楼语文 2022-03-09

本文并不是想针对孙特,只是想借他最近发表的三篇“分析”“贬低”“讨伐”浙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进而挖苦高考阅卷的微信文章,说一说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态度的问题。



孙特主要的方法错误是:煞有介事地分析,其实每个环节建立在自己的误读上。

孙特主要的态度错误是:明明发觉自己说错了,但还是死不承认,越抹越黑。

孙特对《生活在树上》的分析主要见于前两篇微信。我们在这里只是以他对作文第一小节的分析为例,说一说他是怎么被自己的“分析”骗了的。

(小编按:对于《生活在树上》全文的解说,本公众号已经推送过文章《浙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就是那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孙特的阅读理解错误跟很多学生一样:放弃对难字的理解,指勾取自己熟悉的字眼来作为对整句的概括。我们把原文和孙的概括一比较就能看出问题:



原: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

孙:传统不复存在,



原文的“实践传统”是个还不算达成共识的哲学概念,简单说来就是通过实践而形成的传统,就是前人做后人学而形成的那些传统。所以这里的引用,想说的不是传统的消失,而是说海德格尔表达了对传统的依赖性已经消失。孙特丢掉“实践”只取“传统”,就原本对现代社会特征和原因的说明,简单化为一个事实判断或者感慨。



原: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孙:未来也失去意义,



因为对第一句“传统”的误读,孙特在第二句无中生有地概括出“未来”这个词。而原文明明在说人们开始不再把家庭和社会传统期望当作参考。正因为人们想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才去“借鉴”自己,那又怎么会有孙特所说的“未来也失去”意义呢?



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孙:但我还是要追寻富有理想的高尚的生活



这句理解的关键是“树上的男爵”。就算没有读过原著,从作文里“好过过早地振翮”这个表达来看,考生对于“树上的生活”是持保留态度的,并不认为是最佳的,所以不能像孙特那样,把树上的男爵的生活概括为“富有理想的高尚的生活”。顺便一提,“过早地”一语说明考生对“振翮”并不是完全否定。其实在作文里,“振翮”更符合孙特所说的“追寻富有理想的高尚的生活”。

既然孙特对于作文的误读已经到了自说自话的程度,那后面的评价也就不值一哂了。但我还想把话说明白一点。作文第二句都已经把“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这个跟题目完全吻合的短语端到孙特面前了,孙特为什么还说这段跟题目不吻合?岂不是掩耳盗铃?

如果孙特只是说了这些,我还能把他当成一个不服老的前辈来尊敬,毕竟很多人难以摆脱勾选关键词的应试习惯。但孙特在读了一篇推文《三川:给这样的高考作文打满分是一种允许》,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有误后,又发表了第二篇文章,继续找《生活在树上》的茬。

这里仍然只就孙特对第一小节的评论谈。


孙特为了表现出自己跟三川针锋相对,贴出了三川文章里的文本分析。三川的概括明显与孙特不同,但孙特没有对三川进行反驳。正常的学术讨论态度是,当对于基本事实有争议时,应该先争论基本事实,而不是抛开事实,各自表达态度。

再来看孙特这次的批评方法问题。《树上的男爵》是本小说,主人公柯希莫是一个文学形象。作文只是这个形象来代指一种生活状态,取的是小说直接呈现和大众普遍认可的意义。如果要在这里来一番定义和解说,还有什么引用的意义?至于考生对于“在树上的生活”,在作文最后一段有呼应:



【原文最后一段】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这里说得很清楚了。“树上”是超越“大地”(家庭和社会传统预期)的,又不像“天空”(完全理想化的自我预期)那么虚空。有人说这种设定与卡尔维诺原著的设定不一致。其实这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是一篇作文,又不是《树上的男爵》的分析文章,更不是海德格尔哲学论。不是很多人主张作文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吗,那么六经注我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从孙特的批评来看,他的问题不是没有读过卡尔维诺、海德格尔,而是不懂写文章,也不懂文学。“看似清楚,实则不明晰的表述”本身就是文学语言的特点。

语言是一套系统,一个场域,一个词只有和其他词,已经这个词古往今来的使用相关联,才会产生意义。文学形象也是如此。退一步讲,即使是追求直白、严谨的法律条文,如果脱离了与规范书面语和法律概念体系,依然是一堆无意义的生僻词。

而这篇作文的语言兼有有社科论文和哲思散文的特点,是一种文学化的严谨。从某个词出发,你可以说他有滥用、误用,但如果观察前后词语的呼应,就会发现它们相互锁定了各自的解释。而如果考虑到这些词语在其他社科文章中的使用,会让这篇文章的内蕴更加丰富。就语言形式的运用来说,这篇文章已经非常高明了。

但也因此,孙特可以说这篇文章没有逻辑,词汇华而不实。他是在概括的基础上谈逻辑,把原文已经很精简的表达有作了删节,还怎么谈逻辑?他是斩断了这篇文章跟其他文章的关联以后谈文中的词汇,那这些词汇在他眼里,除了“华”(看不懂),还有什么“实”?

当然,孙特犯这些毛病,既有他个人学养的原因,也是吃瓜群众的推动。正是在孙特粉丝们的“期待”和“点赞”下,他才越写越勇,从批作文到批高考阅卷,再到批高考语文,从“下来吧”喊到“绝不允许”。

微信号“晋诺工作室”推文《教学手记——还是从“树上”下来吧!》下的精选留言:


这次满分作文出来后,反对的声音明显更多。这固然说明我们不再唯专家判断是从,唯高分是从。但壮这些反对者之胆的,不是专业的修养和严谨的论证,而是“站在专家对立面”这个姿态本身。如果反对权威是为了自己获得权威感,那么这种打倒还有什么意义?

(本则微信推送的封面图和插图由小编选择截取,不代表本文作者“紫金红葫芦”的态度)

警惕“名师”对高考题的“伪逻辑”批评!

怼题一时爽,逻辑火葬场——驳某特级教师“上海高考作文题徐娘老矣”论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