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笑说故事 2022-03-09


177639日,《国富论》正式出版,标志着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亚当·斯密因为这本书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200多年来,它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普通读者,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国富论》是亚当斯密是从人性和从市场规律角度出发,为人类发展做出最大的理论贡献。
《国富论》总共分为五篇,第一篇的重点是提出了劳动分工能提高生产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熟练了劳动者的生产技能,二是缩短了工序间的转换时间,三是促进了机器的产生在该篇中,斯密还提出了他自己的劳动价值说,认为价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组成。第二篇介绍了信贷,商业银行的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资产管理理论,该篇也是现代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第三篇考察了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和衰落的原因。第四篇探讨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这两大政治经济学体系,斯密对重商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主张自由贸易,该理论后经李嘉图发展成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当今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第五篇讨论了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是现代财政学的基础。
在《国富论》中,斯密提出了两条简约而不简单的原理,第一条:“劳动分工创造财富。”他认为,在微观层面上,劳动分工可以更加增进劳动的熟练度与技巧在宏观层面上,分工不仅是经济进步的原因,还是其结果,因果结合的过程就是规模经济、报酬递增
第二条:“看不见的手”理论:“每一个人,不需要自己关心社会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动社会的福利。他只需要关心自己,追求他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但是他在追求自己福利的过程中,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他的努力转变为对公共事业的推动。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让他的自私之心或自利之举推动社会福利的改进。”
形形色色的个体在“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努力实现自身利益,却意外而有效地改善了社会利益,这是《国富论》中所阐释的国家财富增长的微观基础。为什么追逐自身利益的行为(在很多人眼中的恶行)是增加而不是减少了社会利益(却达到了社会发展的善)?
亚当·斯密的另一本书《道德情操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亚当·斯密认为同情心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最原始的情感特质。在同情心感驱使下,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让双方在情感上感到满足。在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能够考虑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会协同增长。
《道德情操论》在当时是一本畅销书,伦敦上流社会的小姐太太们都人手一册。这本书还让斯密受邀成巴克勒公爵的家庭教师,陪同其到国外游学。这份工作薪水丰厚,还可以顺便去旅游。游学期间的观察与经历为斯密后来写作《国富论》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亚当·斯官通过《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本书,试图构造出道德世界和经济世界的和谐秩序,同情心在道德世界承担使命,自利则在经济世界履行职责。从亚当·斯密之后,欧美世界一直相信,自由竞争市场是一种设计得当、可以自我调节的系统。

亚当·斯密的一生既与不幸相伴,又与幸运结缘。他还没有出生,父亲便已去世,亚当·斯密终生未婚,与寡母相依为命,他年轻的时候曾爱上一位美丽聪慧的姑娘,却未能喜结良缘。陪巴克勒公爵游学法国期间有两位女士向他示好,又是无果而终。亚当·斯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中总有贵人相助,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名满江湖,不到30岁的时候,就已经在爱丁堡大学与格拉斯哥大学任职讲授,功名利三收。
从某种程度上说,亚当·斯密生性谨慎与冷漠,甚至有被认为背叛至亲朋友的嫌疑,他与休谟有长达36年的友谊,在休谟临终前将《人性论》的全部书稿毫无保留地交付他来处理时,他却一直寻找各种理由拒绝,因为当时亚当·斯密当时声名正隆,怕受教会攻击的《人性论》书稿会给他带来负面影响,而休谟无耐只好将书稿交于他人处理
亚当·斯密说过,所有的金钱都是一种信念,《财富的寓言》告诉我们,财富不是脱离于人的客观存在,财富本质上是人类需要的多样性,知识与名声是他的财富,权力与金钱却不是他盘中的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