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在陆地爬行100多米的鱼,还会上岸重新找新的水源栖息地,传说有“翻山越岭”本领

 六维自然 2022-03-09

      有句话语“鱼儿离不开水”,这是因为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需在水中,鱼的鳃片、鳃丝和鳃小片等才能完全展开,帮助鱼类呼吸,若鱼离开水,鱼的这些器官就会贴合在一起,不利于鱼获取氧气,但也有些鱼类能离开水比较长的时间,例如肺鱼、弹涂鱼等。而在国内南方区域,在下雨的天气时节,经常能看到一种鱼陆地草地上爬来爬去,甚至能在陆地上行走100多米的鱼,这种鱼就是——过山鲫。

       过山鲫并不属于鲫鱼,而是属于攀鲈科攀鲈属小型亚洲淡水鱼,称为攀鲈,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还称为步行鱼、飞鲫、爬树鱼、攀木鱼、攀木鲈、攀山鲈等等,从这些叫法就知这种鱼的特点,能离开水生活,能在陆地、树上等爬行的鱼。攀鲈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等东南亚地区,体长一般在15—25厘米左右,全球仅有2个种,这种鱼在国内仅有一种,学名叫龟壳攀鲈。

       攀鲈能在岸上存活更久,这是因为攀鲈和现在的其它鱼类的相比,攀鲈有原始鱼类才会有的一个独特的器官,那就是攀鲈的腮盖下面比其他鱼多了一个腮上器,这个腮上器能直接帮助攀鲈从空中吸收到氧气,让它们能离开水一段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以上。

        上岸后的攀鲈也不像其它鱼类直接斜躺,攀鲈能立起来,帮助它们爬行行走,这个时候攀鲈靠的是胸鳍,加上攀鲈的身体结构让它的腹鳍和胸鳍都非常强壮有力,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过山鲫在地面活动,爬行100多米距离对攀鲈来说还是可以的。

         每当雨后,很多草地上都能见到过山鲫在爬行,这是因为攀鲈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都比较强,在原有的水域,很容易让它们种群趋向饱和,所以它们还会上岸重新找新的水源,想重新寻找新的环境,让它们有了“翻山越岭”的传说。

       过山鲫也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过山鲫的鱼肉凉拌生食、炸鱼皮、鱼骨或是完整烤鱼等,但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在鱼塘养殖业中,过山鲫会捕食一些温顺的鱼类,也会从一个池塘爬到另外一个池塘捕食,让鱼类减产,所以在水产养殖场,要注意防护过山鲫泛滥。

        攀鲈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淡水鱼类,但这种鱼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主要生活在淡水中,能在陆地上爬行,也能在海水生活一段时间,所以这种鱼分布也越来越广,在澳洲的托雷斯海峡就发现也有攀鲈的存在,一旦攀鲈适应了澳洲大陆的环境,很有可能成为澳洲新的物种泛滥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自然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