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洲区几乎村村都有了农家书屋 村民自办书屋4万余册书全部免费外借

 wupin 2022-03-09

    40多岁的新洲徐古周铁河村村民洪利平,每个双休日从城里回家,都要去村里的农家书屋借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偷得浮生半日闲”。从几年前在村里养鱼到农家书屋翻看养殖方面的书籍开始,洪利平便养成了到农家书屋看书的习惯。“40岁的洪顺林、70多岁的周尧阶都是农家书屋的常客。”周铁河村农家书屋管理人员介绍。

    在新洲,“洪利平们”不算少,他们也有便利的条件:全区667个村(社区、大队)建成实体农家书屋659个,覆盖率达98.8%;数字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村村湾湾飘书香。11月30日,全省“书香农户·耕读人家”农民读书用书赶集活动将在新洲举行。

    ■ 逛农家书屋成村民新时尚

    “农家书屋环境幽雅,来这里看书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放松。”凤凰镇凤凰社区68岁的居民刘盛祥说,他几乎天天到离家很近的三叉路村农家书屋看书。

    三叉路村今年对原有的农家书屋提档升级,扩大室内读书活动场地,打造了美丽、便捷的室外读书活动场所,书屋图书增加到6800余册。农家书屋成为三叉路村一景,村民们一下子喜欢上这里,刘盛祥老人也被吸引过来。“以前空闲时间总喜欢去打牌,为此常与老伴拌嘴。现在好了,在家里不见我的人,老伴就知道到农家书屋来找我。”刘盛祥说。

    逛农家书屋成为新洲农村的新时尚。古色古香的问津书院农家书屋,掩映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的“晴书屋”农家书屋……每个周末,都会迎来读者高峰。

    37岁的赵丹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两个孩子一个13岁,一个7岁。“每个周末我都会把孩子带到村里的农家书屋,陪他们一起看书,让他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赵丹丹说。

    ■ 村民自办书屋悄然兴起

    在邾城街东港村十份湾有一个特别的“农家书屋”,它是从十份湾走出去的村民王安良回乡为村民创办的。

    去年底,即将退休的王安良回到家乡,在亲朋支持下,将家人的房屋改造成“农家书屋”,配置1万册图书及1万册电子书,免费对村民开放。

    王安良制订了特别的借阅制度:“你看书,我买单。”只要村里人需要,都可以来这里借书、学习;村民提出的读书清单,书屋没有的,立刻安排购买。

    王安良介绍,1979年他参加高考跳出农门,毕业后一直在铁路部门工作,深刻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临近退休,他一直想为家乡做点实事,发挥余热。创办书屋,就是想为培养改变家乡面貌的人做一些自己的努力。

    今年3月,新洲区图书馆向王安良的书屋赠送了500册各类图书,鼓励他把书屋办好、用好。

    邾城街南街社区居民黄仕恒将自家的二楼全部改造成书屋,这位80多岁的老人酷爱读书,从1980年起就将大部分工资用来买书。现在,他的藏书达4万余册,全部对外免费借阅。

    “努力实现从'村村有书屋’到'人人有书屋’的转变,是新洲农家书屋建设的目标。”新洲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

    ■ “农民读书节”让更多农民参与阅读

    在道观河管理处王家河村有这样一位老人,73岁的他常常拖着羸弱的身体到村农家书屋借书。

    老人名叫谢友元,老伴患病,瘫痪在床,每天发病三四次,每次三四个小时,需要他陪在身边看护;他还主动承担了村湾保洁员的工作,每天不到5时就起床去上班。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老人硬是每天挤出一些时间来看书。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老人说,“无论生活上多苦多累,我都能在书里找到精神力量,支撑着我做好自己生命里的每一件事。”

    在新洲区今年的“农民读书节”演讲比赛上,王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忠会讲述了谢友元老人读书的故事,博得了现场评委与观众的热烈掌声,荣获此次演讲比赛唯一的金奖。“我知道,掌声和金奖是献给那些和谢友元老人一样热爱读书的人的。”张忠会谦逊地说。

    新洲“农民读书节”是新洲区全民阅读品牌活动“问津读书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民读书节”每年4月开始,组织农民参与阅读,参加读书征文比赛及演讲比赛,讲述自己或身边人读书的故事。截至今年,新洲“农民读书节”已连续举办了6届,每年参加读书节的农民近8万人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